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8月11日讯(通讯员 周志荣 蓝毅辉 唐艺渊)“别看它占地小,却很实用,日常能处理我们侨星管区800多人的生活污水。”近日,在龙海区双第华侨农场,侨星管区书记郑坤和告诉笔者。
“娇小”的污水处理设施。
据悉,近年来,双第华侨农场因地制宜探索建立污水治理模式,一体化推进管区污水治理,“政府主导”与“群众主体”同发力,全面改善农场人居环境。截至目前,农场共先后投入1000多万元,在四个管理区建设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17座,完成对四个管理区农村污水和辖区内企业的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建立健全运营机制,达标排放,日处理污水765吨,有效改善农场人居环境,实现“乡村颜值”与“内涵气质”双改善。“下一步,农场将进一步完善污水管网建设,提高污水收集率和处理率,提高农场污水治理成效,确保治污设施建好、用好、管好。”副场长郑友明介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