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健康
标题图
上海公布新增病例感染来源,张文宏又有重要提醒
2021-08-04 16:29 澎湃新闻、上观新闻客户端

8月4日下午2:30,上海举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邀请市卫生健康委、市疾控中心相关负责人及有关专家介绍情况。

上海市卫健委主任邬惊雷在发布会上表示:8月2日,上海新增的1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该病例为普通型,目前在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隔离治疗,病情平稳。市、区相关部门继续开展后续调查处置,落实相关人员排查管控,做好流调溯源有关工作。

截至8月4日14时,已排查到在沪密切接触者67人,全部落实集中隔离措施,两次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已排查到在沪密接的密接377人,全部落实集中隔离措施,两次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已排查到在沪68517名筛查对象,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累计排查相关场所的物品和环境样本585件,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病例在发病前14天未接触过外省市相关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和密切接触者,发病前14天内没有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也没有进口冷链物流接触史。同时现场调查还发现,病例在7月22日-23日中曾有在污染环境中解开防护服等高风险行为。病例发病时间符合新冠肺炎发病的潜伏期特征。

与近期国内本土病例无关联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和基因测序,经国家和上海专家综合分析研判认为:该病例感染的新冠病毒属于Delta变异株。经比对,与近期国内多地本土病例基因组无关联,但与境外Delta变异株同源性较高。

经专家组综合研判分析,认为该确诊病例的感染来源可以聚焦在,因暴露于由境外输入病毒污染的环境引发的感染。

疫苗的防护作用毋庸置疑

在今天举行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提问:近期国内疫情多是Delta变异株引起,应该如何看待新冠病毒变异?

市新冠肺炎临床救治专家组组长张文宏说,新冠病毒变异特点越来越为大家所认识,作为RNA病毒其具有变异的特征,流感病毒也是如此。每一种RNA病毒的突变特征各有各的特点,delta病毒自从在中国引起本土病例扩散后,大家对它的认识逐渐比以前更为深刻。

delta病毒在新冠疫情全球蔓延中,逐渐进化成为一个传播速度比以前病毒更快的一种病毒,通过其最近在中国引发的疫情,大家已经认识到,这个病毒传播速度比较快,潜伏期比较长,病毒载量比较高。最近国内多起由输入型疫情引起的传播和蔓延,与delta病毒传播速度更快是有关系的。

我们也不能因此就认为我们不具备对付delta病毒的能力。delta病毒是目前全球最主流的病毒,大多数国家流行株都是delta病毒。中国的输入型病毒无论是其他城市还是这次在上海,虽然来源不一样,但是都是delta病毒。

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会产生一种观点,觉得病毒一直在变异,我们是不是没有办法了。特别最近在一些疫苗注射曾经取得比较好成绩的国家,疫情也有反复,这也影响了大家接种疫苗的积极性。

从比较科学的角度来看,delta病毒在全球蔓延之后,在临床研究和真实事件研究方面已经获得越来越多的数据,特别是在疫苗接种非常好的国家,数据就更为充分了。最近我们在和delta病毒正面交锋后也积累了一些数据,与国外的数据出现了比较一致的结果,就是delta毒株引发的感染疫苗突破的病例数比原来病毒毒株突破数量有所增加。但是大家无一例外可以看到,疫苗对于delta毒株引起的重症化和死亡是出现急剧下降的,也就是说现在的疫苗对于delta毒株防护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如果一旦世卫组织确认病毒变异已经完全逃避了疫苗对它的作用,也请大家放心,针对病毒的疫苗也会随之被研发出来。所谓“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就是这个道理。

当前对于delta病毒,一是要坚决贯彻疫苗接种的策略,二是大家要加强个人卫生,也就是我们反复强调的“三件套”“五还要”这些措施。目前delta病毒和人类的作战中,局势仍然在人类的可控范围内。

delta不会是最后一次变异

“除了防疫部队做得好,市民们如果出现发热症状,哪怕你提早一天,甚至一小时来到医疗机构就诊,都是对我们莫大的帮助。”张文宏说,“感谢广大市民的配合,千万不要自行前往药店买药,应尽快前往发热哨点诊室、发热门诊寻求帮助,平时要做好个人健康情况监测与管理。”

张文宏说,delta之后,一定还会出现其他变异株,“但只要我们始终遵守落实防疫经验,就一定会看到胜利。”

下一步,上海继续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体防控策略,紧盯“入城口、落脚点、流动中、就业岗、学校门、监测哨”等关键点、关节点,加强疫情防控全链条闭环管理。其中,重点落实机场口岸等高风险岗位工作人员闭环管理和定期核酸检测,严格落实个人防护措施;进一步发挥发热门诊和发热哨点诊室等“监测哨”作用,强化预检分诊和发热门诊规范管理,严格落实首诊负责制,严格落实“四早”要求;稳妥、有序、持续推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进一步扩大人群接种覆盖率。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