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App-新福建7月25日讯(通讯员 詹春艳 沈旻书 张克维)在来郑州支援的路上,我一直在想:“灾难面前,大爱是什么?”
经过20个小时的跋涉,我们终于抵达达郑州,我看见高架桥底下有汽车泡在水里,积水已冒过车顶,有的车还在水中漂荡,我瞬间明白了大爱是什么?于我而言,大爱就是“用心、专业、敬业”。
我叫张克维,是国网福建电力龙岩供电公司支援河南抗灾抢险的一名普通员工,我还是国网福建电力铁军(龙岩古田之光)共产党员服务队临时党支部的一名党员。到达郑州的48小时后,我所在的支援抢修队一共完成7个抢修任务,目前,还在争分夺秒地抢修安徐庄公馆小区地下配电室。说实在的,如今正值三伏天,谁家能忍受停电三五天?我们作为专业电力抢修人员,尤其是来支援抢修,既然来了,一定要解决居民的用电问题,因为“使命必达”。
我的想法就是这样,很简单,用最快的速度、最安全的方法快速恢复受灾小区的供电。
最困难的事
这次支援前,我从来没来过郑州,但我想着,郑州是个大城市,这次特大暴雨的洪峰又是从郑州旁边经过,城市积水应该能及时消除,到达之后就可以直接参与抢修了。
没想到,受灾情况远比我想象的更复杂。一些地下配电室积水还未退去,在等待消防人员抽干水;一些配电室虽然积水已经退去但却满是污泥,需要清洗;原本以为配电室只是被水淹过,没想到有的配电室完全被水淹了,抢修难度增加了不止一倍两倍。
举个例子,7月25日我们抢修任务的其中一个点安徐庄公馆商配地下室还有积水,我们就花了大半天的时间在抽水,抽完水再烘干电力设备,只有具备这些条件后我们才能开始进行设备的绝缘电阻实验和耐压实验。
由于地理环境和语音语调不同、组织机构和管理模式不一致等因素,我们和当地配合抢修的人员有个磨合过程,通过在腾飞建材公司搅拌厂的抢修配合,现在,我们的工作越来越顺畅了,抢修项目的完成速度也越来越快。“我们来支援,是客人,肯定要以当地的运维管理模式作为抢修工作的出发点,跟上他们的节奏,按照他们的步骤开展好抢修工作。”
抢修遇到最难的是抢修所在的小区设计不合理,抢修时,我们把轴流风机接入发电机,却发现它吹出来的气是对着门口,吹出去的污浊空气又被风吹回来。正常情况应该是轴流风机将配电室的空气吹送到地面,再把外面的新鲜空气带进来。后来,我们只能关掉轴流风机,用临时买来的鼓风机将配电室在外的空气送入,提高我们作业空间的氧含量。
做得最多的事
从历次参加的抗灾抢险工作中,我感觉最深的就是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协调,这次也不例外。协调解决问题,看得到的,看不到的,都非常考验耐性。
在这48小时内,我做得最多的一件事就是“协调”,我每天的电话接打记录达100多个,布置、协调、指挥,现场安全管控……每项工作都离不开协调。我的协调分对内协调和对外协调,对外主要和郑州供电公司的沟通协调,对内主要是我所在的运维抢修队,合理安排布置工作,让大家对项目抢修的总方向有清晰了解。举个例子,今天处理安徐庄公馆小区,一到现场,我们就明确分工,谁该干什么都清清楚楚,在满足安全的条件下,我们马上一步一步紧扣抢修进度,从早上8时到下午2时就完成抢修任务了,紧接着,我们就可以马上接下一个抢修任务,为下个抢修任务做好前期勘查,一个环节一个环节进行,忙而不乱。
同时,我个人也受益于这看似“繁琐”的沟通。在我所在的抢修队伍中,因为沟通得当,我们的抢修管控和指挥都很顺畅,负责人以身作则,队员团结协作,抢修队的凝聚力很强。今天在郑州市管族回城区安徐庄公馆小区商用配电房的抢修,由于配电室被水淹过,室内存在有毒气体,我就让队员们轮流下去工作,因为人心都是肉长的,我们有替他们考虑,他们也更用心地工作。
最自豪的事
“看国家电网公司的工作人员来了,我们就放心了。”郑州市管族回城区安徐庄公馆小区居民陈女士说。听到这句话,我觉得自己所有的辛苦付出都值了。
“人民电业为人民”,在我们这绝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我们会尽己所能满足群众用电需求,同样,他们也对我们的辛苦付出给予了真心回报。正如孟子所言,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
我们支援的移动应急发电车旁边堆了好多西瓜,这不是我们工作人员买的,而是附近的居民买来悄悄放在这送给工作人员解暑的,还有一家人拿来自己做的肉包分给工作人员吃,一些居民煮了一大锅茶水,还暖心地贴上“矿泉水煮的普洱茶,放心喝”字样,让我们大为感动。
零零总总,这些河南老乡自发的表达,就是我们支援郑州抗灾抢险最自豪的一面,因为,我们做的事,他们都看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