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坚持以人民群众健康为中心,加快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着力筑牢基础设施、人力资源、长效机制、组织领导等四道保障线,找准困难群众看病就医的堵点、痛点,切实解决贫困失能、半失能患者“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做好群众健康的“守门员”
本报记者 萧镇平 通讯员 郑文典 刘钦赐 林聪华 文图
在家就能把病看
一大早,方美娇医生到达龙文区步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后,就开始忙着和她的同事们将心电图、血压仪等医疗仪器搬上救护车,今天,她们要入户到辖区的签约居民家中,为一些行动不便或失能的患者出诊检查。
“陈阿姨,您今天感觉怎么样,我们过来给您复检一下”一进入浦下村的陈阿姨家,方美娇和她的同事就开始忙碌起来。陈阿姨常年卧病在家,大小便无法自理,现由其已外嫁的女儿在照顾。
各种医疗仪器搬进陈阿姨昏暗的家中,方美娇就她的同事们忙开了:抽血化验、量血压、测心电图、带回尿液化验等。
“由于陈阿姨常年卧病在床,住的地方又昏暗,身体消瘦肌肉瘘缩,心电图的吸盘几次都没能吸上。”方美娇只好叫来同事帮忙,一人帮忙用人工固定吸盘,另一人操作仪器,忙和了好一会儿,终于完成心电图测量。
“总体情况稳定,药要按时吃,定期回访,一有什么情况可随时打电话。”临走时,方美娇和她的同事们不忘叮嘱着。
从陈阿姨家中出来后,她们又继续下一户签约群众的入门随诊。据统计,今年上半年,步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为失能半失能的入户体检复诊153人次。
“要让群众在家就能享受到医疗服务。”步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罗凯杰说,自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以来,签约总人口数20007人,其中重点人群11108人。而且尚能行动的居民则由卫生中心定期派车以村为单位,载到中心进行复诊体验,不用排队,方便群众,这几天刚好轮到碧湖村,该村完成后,那么今年度的签约群众的复诊复检宣告完成了。
“还要让患者在‘家门口’享受大医院服务。”罗凯杰进一步介绍说,许多居民生病后一直往大医院跑,无非是认为大医院里有大医生,所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联合漳州市医院内分泌一科赖鹏斌主任团队深入社区,进行大型义诊活动,与漳州市内分泌专家为辖区内长期卧床的失能家签对象提供上门义诊服务等,家庭医生签约与公共卫生项目相辅相成,取得良好的效果。
健康有了“守门人”
“血压119-81,很好。”在芗城区人民新村里的县后社区便民服务中心里,到此坐诊的戴美容医生详细看了社区居民邱阿姨的体验报告单,又帮她测了一下血压后,认真的叮嘱道:“血压比上次降了许多了,今后继续多时多吃些蔬菜及清淡的,少吃辣的,多运动。”
戴美容是芗城区东铺头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生,每周四下午,她都会到这里坐诊,方便其所签约服务的社区居民看病及健康咨询,当天下午,她共接诊了10多位社区居民。
东铺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漳州市最早实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基层卫生单位,是全市首家“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试点单位。
“我们共分为10个医疗小团队,我们采用的是‘1+1+X’的服务模式”东铺头社区卫生服务心主任戴励彬说,其中“1+1”为:1名上级医院专科医师作为团队指导老师;1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负责指导签约病人就诊、转诊和随访管理,开展慢性病联合诊疗门诊的医疗服务,落实督促专科医师诊疗方案的执行,“X”由社区护理、公卫、药剂、妇幼等医技人员组成。
签约对象以辖区内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户籍或常住人口为主,优先满足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和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残疾人等人群。总人口数59163人,已签约的居民约24802万人,其中重点人群9800余人。
杨小青医生说,为了让居民随时能联系到自己的家庭医生,家庭医生团队都向签约群众分发联系卡,公布签约医生的联系方式,有的还和签约居民建立了QQ群或微信群,随时在线解答健康方面的咨询。从签约到现在,每个签约医生每隔一段时间就要上门一趟,随时关注老人的健康变化,记录下的问诊单已经厚厚一叠了。
“做好辖区居民的健康守门人。”戴励彬说,2021年全年管理高血压患者3200余人、糖尿病患者1200余人,老年人3500余人。让居民由在家坐等式的被动接受随访,变主动预约门诊和入户随访,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市级医院的专家服务。
决不让群众因病返贫
“看来治疗效果还不错,我再开一些药去,费用就不用了。”在步文卫生服务中心,谢志忠医生对前来检查郭同学关切的说道。
郭同学的龙文区步文街道某小区,几年前父亲因重病去逝,母亲外出无音讯,现在他及一位堂姐和年迈的爷爷奶奶相依为命,而更不幸的是,他在从小又患有直肠方面的顽症。
“他的病症很特殊,是顽症,而家里很苦,以前每次过来拿药时,卡中都没钱了,都是许多医生护士主动帮他交付的。”步文卫生服务中心主任罗凯杰说,后来了解到他家的情况后,中心主动和他结对进行帮扶,也请了市医院、市中医院的专家、医生对他进行全诊,设计了长期中药理疗过程,如针炙、拔罐、推拿等,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现在病情已有明显好转。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漳州各级卫生医疗机构实现医疗卫生服务从“寻医问药”到“访贫问苦”、从“守株待兔”到“主动出击”的转变。如平和县法华村坎二组村民陈某明患有二级残疾,一段时间经常头晕,健康助理员林丽珊入户查询后及时通过手机APP通知乡医林汉宗,林汉宗入户检查发现他患有高血压、高血糖,将信息反馈给签约团队,签约团队给予及时诊治并引导其到县医院办理特殊病种,经诊治后陈丽明病情好转,医药费新农合、民政部门共予报销95%。
“漳州市始终高度重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的落实,尤其把贫困对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摆上健康扶贫的重要议事日程,着力筑牢基础设施、人力资源、长效机制、组织领导等四道保障线。”漳州市卫健委基层卫生科科长林惠芳说,截至2021年6月底,漳州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签约率40.75%,重点人群签约率74%,脱贫人口签约11.57万人,做到应签尽签、应服务尽服务,有力助推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人口实现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