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莆田>本地新闻
标题图
莆田:这项新技术让"手术禁区"变"通途"
2021-07-22 10:42 福建日报客户端

福建日报APP—新福建 7月22日讯(记者 陈盛钟 通讯员 严俊腾)昨日,记者从莆田学院附属医院获悉,该院微创脊柱外科团队近日在省内率先开展显微镜下颈后路寰枢椎关节间融合手术治疗寰枢椎脱位,填补了省内此项技术的空白。

微信图片_20210722100014.jpg

患者林女士今年55岁,一年多来颈部疼痛、四肢无力、走路不稳,生活无法自理。此前,其辗转多家医院,接受各种保守治疗方案,但症状一直未见好转。经过多方打听,林女士在家属的陪同下来到莆田学院附属医院微创脊柱外科就诊,希望通过治疗能够恢复到正常的生活。

微信图片_20210722100432.png

入院后,医生为林女士进行了详细的问诊、查体和术前检查,拟诊“寰枢椎脱位伴不全瘫”。

据了解,寰枢椎位于颅颈交界区,上接颅骨下连颈椎,是连接生命中枢的必经之路,一度被视为“手术的禁区”。寰枢椎脱位为临床上比较少见的一种上颈椎疾病,多由外伤、炎症、肿瘤、退变、先天性畸形等因素引起,严重者导致颈脊髓受压损伤,进而出现高位截等由脊髓病变引起的系列临床症状,更有甚者危及生命。因而,临床上一旦确诊为寰枢椎脱位,在经系统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的情况下,应早期、积极接受手术治疗,以达到理想复位、解除脊髓压迫及维持寰枢椎稳定性的目的。

莆田学院附属医院微创脊柱外科手术团队经过认真讨论,决定为林女士施行寰枢椎关节间融合术式,并制定了周密的手术计划。此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宣武医院神经外科陈赞教授团队开创了寰枢椎脱位治疗金标准,此项技术类似颈椎或腰椎的椎间融合技术,更符合Wolff定律。从目前积累治疗的两百多例寰枢椎脱位患者的疗效来看,融合率接近百分百。

微信图片_20210722100436.png

手术当天,在陈赞的带领指导下,莆田学院附属医院微创脊柱外科手术团队通过显微镜辅助,成功为林女士施行“颈后路显微镜下寰枢椎复位、侧块关节融合术”。手术历时约1.5个小时,术后林女士恢复良好,第二天就能下床独立行走。

IMG_20200130_115049.jpg

莆田学院附属医院微创脊柱外科主任戴建辉教授介绍说,林女士是一名寰枢椎脱位伴不全瘫患者,像这样的病例,常规手术风险大,而且术后融合失败率较高。寰枢椎关节融合术融合率高,是治疗寰枢椎脱位的一个重要补充。今后,莆田学院附属医院微创脊柱外科团队将运用推广好该技术,造福更多的患者。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