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原创
标题图
大漆工艺:中国古代“奢侈品”的现代化实践
2021-07-21 22:41 新福建 原创

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7月21日报道(记者 陈梦婕 文/图)镶嵌、刻画、研磨等各种技法在这里都能看到。福州以中国传统工艺的“三宝”之一的脱胎漆器闻名遐迩。脱胎漆器的主要优势是坚固和轻便,但现在很多新材料的出现取代了这些优势。因此,在新时代大漆的艺术价值需要进一步提升凸显。

大漆的可塑性和包容性非常强,艺术质感既可光亮也可粗糙,并且文化背景深厚,用于创作很有优势。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越南漆画对我们影响比较大。近几十年,我国漆画发展很快,已逐步成为独立于国画、油画等画种之外的一个独立的画种。目前,福建的漆画创作在全国占有很大份额,也走出了不少名家。除了漆画,大漆工艺还有实用类器物、空间陈设品等。

台湾漆艺家黄宝贤说:“我把玻璃与漆相结合的艺术创作灵感源于‘如胶似漆’这一成语。反复试验了两年,我发现,在光滑的玻璃表面喷砂使其粗化后再入窑烘烤,待大漆渗入细缝中形成独一无二斑驳的肌理后,就可以打磨出想要的图案。并且,时间越久,漆与玻璃的黏合越牢固,作品也越华美。从我的创作经验来看,大漆可以说是产品的化妆师,艺术想象空间很大,它可附着于金属、木胎、陶瓷等各种媒材。未来,漆艺可与文创分工合作,不一定是一个人从头做到尾。”

代代相传

记者:现在,越来越多的艺术院校开设了大漆方面的课程。在海峡两岸,大漆的传承情况如何?

闽江学院美术学院副院长 郑频:2018年,全国首个“漆艺产业学院”落户闽江学院,我们增加了多个漆艺方向的课程,让学生从胎体做起,一步一步接触大漆工艺。学院还请来日本东京艺术大学及台湾艺术大学的漆艺大师定期来上课,开阔学生的视野。课程中包含漆画、漆首饰、实用漆器、漆综合材料等内容。对学生来说把设计与传统工艺相结合也是很有挑战的一件事。一件漆器常常要反复打磨、荫干数次,历经几个月时间才能完成,学生要坐得住、耐得下心。虽然有越来越多年轻人在参与,但漆艺队伍人数还是偏少,仍需不断努力。

郑频在进行创作。

台湾漆艺家 廖胜文:我从1996年开始接触大漆,是台湾工艺研究发展中心开办的漆器艺人陈火庆技艺传习班的第一批学员。这些年,台湾很多艺术院校都陆续开设了大漆相关的课程,大陆漆艺家的作品也逐步走入台湾,福州漆画艺术家汪天亮老师等的作品在台湾有不少藏家收藏。

台湾漆艺家 林芊劭:我在台湾艺术大学本科学习期间接触到大漆,它华美的纹理表现让人惊艳。2012年我跟着老师来到福州学习,三个月的时间意犹未尽,因此我决定毕业后留在这里继续探索。在大陆期间,我参与了很多美术项目在各地游历学习,了解数字化保存文物技术等,各民族的文化也给我无限灵感。

国际化之路

记  者:漆艺的国际化程度如何?您认为该如何打开国际市场?

福建青年漆画家 朱莉燕:其实大漆工艺在19世纪到20世纪初期在欧洲就有高认知度了。明清时期,福建的漆工坊鼎盛时总共有100多家,都是几代人传承下来的,漆器生产有比较成熟和完善的生产模式。漆器随着丝绸之路大量出口到国外,福建以出口脱胎漆器为主,如咖啡杯、酒杯等。而现当代漆器出口得少了,主要是现在工坊制作还不成规模化。并且,漆器在造型工艺上还偏于传统,大家都还在摸索现当代漆艺的应用,不断尝试新的东西。

朱莉燕进行创作。

郑  频:漆画是一种年轻而又古老的艺术形态,它注重造形、色彩和构图等,并且还有材料质感、肌理之美,与西方审美吻合,西方人能够欣赏。工艺的复杂与否并不一定是消费者真正关心的,美感、艺术价值的提升才能让作品走得更远。

黄宝贤:漆艺手工制作的特性使其无法大量生产,某种程度上也限制了它的品牌化道路。但它的天然质感是其它材料无法替代的,它的艺术功能大于实用功能,其潜在价值仍有待我们去发掘。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