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梅列工商联大厦,
打造“竖起来的园区”,
化解企业难题70余件;
用“活”党群服务中心,
推行“零距离”服务机制,
帮助企业增加贷款3.3亿元;
以党建为引领,
科学引导4家工业企业“退城入园”
……
这些是三明不断完善工作体系、扩大组织覆盖、抓好重点工作、补齐短板弱项、搭好平台载体,提升全市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以下简称“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水平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我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市委部署要求,牢牢抓住非公企业党建这一“牛鼻子”,不断发挥红色领航作用,助推“两新”组织高质量发展。
抓重点夯实“两新”党建根基
“我们实行‘线上入驻+线下服务’,共召集20余个涉企部门‘云入驻’,设置线下服务驿站窗口6个,帮助企业解决问题40余件。”6月17日,梅列工商联大厦党委书记陈金煌说,通过建立“街道党工委——大厦党委——企业党组织”三级联动组织架构,楼宇企业实现了经济效益和党建工作的互促双赢。
梅列工商联大厦党委实现党的工作100%覆盖,仅是我市探索“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有效路径之一。
近年来,我市着力健全体制机制,结合企业实际,构建完善“园区党(工)委——园区非公企业党委——党群活动服务中心或网格综合党支部、园区内非公企业党组织”组织管理架构,开展“两新”组织“提质扩面”集中攻坚行动,精准推进“两个覆盖”,并将“强党建促发展”联合行动与“访企业、解难题、促‘六稳’”专项行动相结合,持续推动“双向进入、交叉任职”。
截至目前,全市共成立14个市级以上园区党(工)委,建立党组织2255个,组建群团组织2568个,非公企业、社会组织党组织覆盖率分别为87.25%、80.33%。全市“两新”党组织“双向进入、交叉任职”人数达1859人,形成了“两新”党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新格局。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我市在抓党组织覆盖、管理的同时,更注重“两新”组织党员的教育培训,补足“两新”党员精神之钙。
5月20日,一场生动的“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培训示范班”在市高级人才培训中心开班,学员们在专题授课、现场教学、党史学习中忆初心,担使命。去年以来,通过举办培训班,全市共培训“两新”组织党务工作者1598人次;开展“送书进企业、以学促发展”主题活动,发放《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6500多册;组织红色三明故事宣讲进园区、进企业200余场次;结合“两新”组织党员实际,打造“掌上课堂”,依托“学习强国”“e三明”等,实现在线“跨屏”学习人次达6.23万人,“两新”党建根基进一步夯实。
补短板激活经济发展动力
组织分散、规模较小,党员人数较少、流动较大,这些都是“两新”组织党建工作难以回避的现实问题。为破解这些难题,我市聚焦党建引领作用,围绕企业管理、技术攻关、人才和文化建设等,持续推动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同频共振、同向发力。
坐落在明溪县主城区东侧的福建南方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去年遭遇了发展瓶颈——老厂区产能几近饱和,急需新增建设用地。“了解到这一情况,我们将老厂区厂房、土地给予企业免租使用,选派党建指导员,积极帮助企业争取政策扶持及中央预算专项补助。”明溪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陈建东说。
“目前,我们的抗肿瘤新药系列产品生产项目已进入试生产阶段,二期预留用地已着手推进用地报批及场地平整,在党建引领下,企业正驶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福建南方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党建指导员李文建感慨道。
从迁建方案到项目资金再到惠企政策,福建南方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正享受着党建工作释放的红利。去年以来,在明溪经济开发区党建指导员和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众诚塑业、金煜丰新材料、浩锐新材料等3家企业顺利完成“退城入园”,累计盘活各类闲置土地面积350余亩。
明溪县科学引导工业企业“退城入园”仅是我市补齐“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短板,破除发展“藩篱”的其中一个有力注解。
近年来,我市持续深化“一线四员”工作法,调整选派党建指导员3100余名,帮助“两新”组织抓好党建工作,累计帮助企业解决技术攻关、生产经营难题、技术创新等急难险重任务3.2万件。同时,明确乡镇(街道)对辖区内“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实行兜底管理,组织村(居)、企业联动开展党员“双找”行动,“两新”党建正催生出更大的发展活力。
搭平台持续迸发创新活力
党组织建起来,还得有效转起来,如何进一步加强党建引领,促进党企融合是关键。
近年来,我市充分发挥党群服务中心“四项”功能,打造了党的政策宣传、党组织活动、职工群众服务等综合性平台。与此同时,设立“红色服务驿站”、临时党组织等,推动“两新”组织靠前保稳定、保生产、保供给。此外,我市还加强示范典型培育,优化完善党支部前置研究事项清单,截至目前,全市共新增省、市级“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示范点13个,“两新”组织党建入章1842家。
搭上网格化服务企业“零距离”的“顺风车”,福建万峰节能建材有限公司受益颇丰。去年以来,受疫情影响,公司生产的新型节能墙体材料货品积压,挤占了运输通道,这让公司负责人黄建英愁眉不展。将乐经济开发区副主任李耀辉了解情况后,一周内便协调到周边10亩的堆放场地,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
“我们将园区内74家投产运营的企业和18家在建企业划分为10个网格,组建10支服务小分队,由班子领导分队挂包,党员骨干具体联系,每周抽出1至2天走访企业,形成一张覆盖园区企业的党建服务网。”将乐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陈玮健介绍,在将乐经济开发区搭建的网格化服务企业“零距离”平台下,企业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国企帮民企,央企带县企”党建结对共建平台,正助力全市“两新”组织党建品牌百花齐放。
行洛坑钨矿(黄尉峰 摄)
位于宁化县湖村镇的国企行洛坑钨矿党委带头做好表率,与民企鸿丰纳米科技有限公司党支部结成对子,在组织建设互促、党员职工互动、党建资源互享等方面不断探寻新方法,实现双方发展“1+1>2”的效果。
引导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引导各地各行业培育具有地域特色和行业特点的党建品牌,深化“163”党建工作机制、“1+N”党建工作模式……随着一个个铿锵有力的“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落地见效,全市“两新”组织也不断迸发出创新活力。
笃行致远,砥砺前行,
我市红色领航,助推“两新”组织
高质量发展之路仍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