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6月15日讯(通讯员 黄建和 唐小玲 文/图)6月14日,端午节。华安县仙都镇“世遗”大地土楼群二宜楼内,4位清理工借助抽水机为两口古井“洗澡”。“每年端午节清洗古井,从祖上传下来的这个习俗,已延续约250年。”二宜楼居民介绍说。
移走圆形井盖。
二宜楼内两口古井,水质甘甜,至今仍为楼内居民供应源源不断的生活用水。午时一到,古井清洗开始。先移开古井上的圆形石井盖,然后用3台电力抽水机抽干井水,直至水井见底。约4米深的井底淤泥、杂物等,由人工清除,随后井内各撒入4斤盐以清除异味。
向井内撒入食盐。
在以往,须由一个生肖属龙的人来开启井盖,并打上清理后第一桶井水,寓意着水井日后泉水源源而来。如今,家家户户都用水泵抽水,也就不再讲究这一细节,但每年端午清洗水井已约定俗成,延绵至今。
刚抽取的“午时水”,清凉透心,游客也加入“玩水”队伍。
过去,古井主要是依靠人工清理,需要有个人站井壁上,不停地打完井水后清淤,需10多人配合进行,约3个多小时才能完成一口井的清理。如今,使用抽水泵抽井水,一口井的清理仅需3-4人、约1个小时即可完成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