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未可知也。
——毛泽东
↑点击播放,文字更温柔哦~
晚上好,欢迎收听新福建夜读。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1917年4月,毛泽东在《新青年》发表的《体育之研究》中的一段论述,今天的高考作文也考到了哦!为了方便大家阅读,我们选用了白话译文:
1917年4月,年仅24岁的青年毛泽东以“二十八画生”为笔名,在《新青年》杂志发表了著名的《体育之研究》。来源:电视剧《觉醒年代》
属于人类而有规则可言的运动,就是体育。我们已经在前面说过,体育的效用就在于强筋骨。我从前听人说,人的器官、骸骨、肌肉、血脉等发育到一定的时期就定了形,不再改变,大抵二十五岁以后就一成不变了。
现在知道这种说法是不对的。
毛泽东打乒乓球。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人的身体原来每天每时都在变化着:新陈代谢的作用不间断地在各部组织之间进行着,视力不好的可以变好,听力不好的也可以变好,虽是六七十岁的老人,也还有改变官能、骨骼的可能。
又曾听人说,体弱的人是难以转弱为强的,现在也知道这说法不对。
1952年6月10日,毛泽东为新中国体育工作题写了“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12个大字。这一题词,是毛泽东为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成立大会所作的。来源:国家体育总局
原来生而体强的人,如果滥用他的身体,不戒绝种种不良的嗜欲,因而渐渐戕害身体,自恃是天生的好身手,自满自足,认为不须锻炼了,即使最强的体质也可能转为最弱的体质。
相反地,体弱的人如果总是警惕到自己体质不好,唯恐活不长久,经常兢兢业业地谨慎自持;在消极方面深戒不良嗜欲,不敢使身体有丝毫亏损;在积极方面经常自觉锻炼,弥补自己的短处,时间久了,就会变为强壮。
1956年,毛泽东在武汉横渡长江。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所以,生而体强的人固不可沾沾自喜;生而体弱的人也不必悲观失望。你生来体弱么,这或者正是自然诱使你变为强壮也说不定。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夜读的全部内容,想听更多夜读文章,请下载新福建客户端,祝您晚安!
动之属于人类而有规则之可言者,曰体育。
前既言之,体育之效则强筋骨也。愚昔尝闻,人之官骸肌络及时而定,不复再可改易,大抵二十五岁以后即一成无变,今乃知其不然。
人之身盖日日变易者:新陈代谢之作用不绝行于各部组织之间,目不明可以明,耳不聪可以聪,虽六七十之人犹有改易官骸之效,事盖有必至者。又闻弱者难以转而为强,今亦知其非是。
盖生而强者,滥用其强,不戒于种种嗜欲,以渐戕贼其身,自谓天生好身手,得此已足,尚待锻炼?故至强者或终转为至弱。
至于弱者,则恒自悯其身之下全,而惧其生之不永,兢业自持。于消极方面,则深戒嗜欲,不敢使有损失。于积极方面,则勤自锻炼,增益其所不能。久之遂变而为强矣。
故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未可知也。
来源:节选自《体育之研究》及其白话译文
主播:姜雨婷
作者:毛泽东
释义:王燕士(1913~1968),曾任华南师范学院(今华南师范大学)院长。
编辑:刘育志 郭怡希
策划、审核:雷光美
监制:陈煜晃
吹灭读书灯,一身都是月。
更多《夜读》文章,请持续关注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