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标题图
【先进典型】“交管能手”陈伟芳:勤奋加汗水擦亮为民警徽
2021-05-21 08:49 莆田交警微发布


GUIDE

题引


从警17年,5次荣立个人三等功,9次获得个人嘉奖,8次获评“优秀公务员”,先后获得支队“优秀人民警察”、“优秀共产党员”、市政府创城个人嘉奖......一个又一个的先进证书,一个接一个的荣誉奖章,记录着他爱岗敬业、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从警过程,在平凡的岗位上诠释着一名人民公安交警的职业道德情操和永恒的追求。他就是莆田市公安局“十佳交通民警陈伟芳

扎根基层


十年青春奉献边远海岛


湄洲岛,宁静而又美丽的海岛,妈祖文化的发祥地。当时整个岛没有一个红绿灯,每年接待游客上百万,但交通秩序简洁有序。管理这些车辆,维持岛上交通秩序、处理事故的是扎根海岛6个年轻民警,陈伟芳也是其中重要一员。十年的海岛生涯中,他从事过路面执勤、事故处理、违法处理、车驾管业务等一线工作,岛上民警少,业务杂,需要他独挡一面。
岛上居民的交通意识比较薄弱,一些人对事故处理的方式就是粗暴地“闹”,为了有效整治岛上交通,作为交管股负责人的他只能是从零做起,他和同事经常挨家挨户、进学校进行广泛宣传普法,并逐步完善岛内道路交通安全设施,消除交通安全隐患。在他和同事的共同努力下,海岛交通秩序明显改观,严重交通违法明显下降,交通事故连年下降,实现了连续三年无亡人事故,海岛交通步入了持续好转的良性循环。

作为旅游胜地的海岛交警,每逢节假日、妈祖诞辰纪念时,游客激增,也是是他最忙碌的时候。早出晚归,夏天海边阳光特别毒辣,全岛道路巡逻及景区重要路口定点指挥交通,让他浑身晒得黝黑。作为海岛上为数不多的警力,他经常在岛上一待就是一个月,经常和战友们一道加班加点,但他从来没有因为工作辛苦和劳累而抱怨过,全力以赴维持岛上的交通秩序。面对岛上群众的困难,他也总是想方设法出手相助,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岛上有一名热心耿直的陈警官。远离家庭,让他对家的照顾变得微不足道,面对爱人的劳累,年幼女儿的牵挂,他更多的是愧疚,但是在公安交管工作和家庭生活中,他仍然选择了前者,默默地奋战在交管工作第一线。


艰难探索


六年汗水浇筑智能交通


在海岛坚守了十年,2015年陈伟芳从综合部门被调到交警支队信息化中心,担负信息化中心和交通秩序管理工作。在车流保有量剧增的新形势交通大环境下,摆脱人海战术,依托新技术,强化智能警务迫在眉睫。交警支队党委审时度势,创立信息化中心,支队长李洪忠大胆创新,提出的新型视频技战法,在破解历史性难题和交通违法整治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陈伟芳作为信息化中心的中坚力量,在业务工作中身先士卒、苦练基本功,认真研究探索支队领导提出的“事后查纠”全新技战法,带领中心“查找手”团队,积极抢占科技信息化时代制高点,以“智慧交通”为导向改革创新,破解路口压线加塞、摩托车交通违法、交通肇事逃逸、假套牌等交通管理顽疾以及滥用远光灯、车窗抛物、不礼让斑马线等有悖于文明交通的乱象。他本人也在2018、2019年度全市交通指挥研判岗位比赛中均获得第一名。

依托科技助力,他带领“查找手”们对车辆动态交通违法进行比对、轨迹跟踪、录入,年查纠违法达20万余起,全市主城区的交通事故逃逸侦破率从不足20%上升至95%,极大震慑了交通逃逸行为,解放了基层事故处理警力,莆田交警的交通管理发生了质的飞越,人民群众满意度普遍提升。在他带领下这支女“查找手”团队屡获殊荣,先后获得莆田市青年文明号、莆田市三八红旗集体、福建省三八红旗集体、2018年荣获“全国三八红旗集体”。

2017年,正逢文明城市创建,他带领信息化中心全员参与一系列“除交通陋习”整治行动和交通秩序的治理,深入推进文明交通工程,常态化开展城区道路文明创建工作。工作中他还爱钻研,运用信息化中心后台统计数据,分析研判拥堵时段规律,结合城市智慧停车系统、微笑自行车系统以及卡口车流数据,形成大数据分析,经过探索,由他主创的“道路拥堵快速预警处置模型”荣获莆田市第二届智慧警务创新暨大数据建模大赛二等奖。通过该系统,实现了拥堵快速发现、快速处置、精确跟踪,对于保障群众日常出行发挥重要作用。


攻坚克难


屡破悬案伸张公平正义


陈伟芳的工作特点就是“精”,多年的事故处理经验锻造了他一双火眼金睛。他业务精通:不断探索管理上的创新,圆满完成多项大型安保警卫交管工作;他技能精湛:政治素质过硬,在交警大练兵中屡获佳绩;他判断精准:侦破案件善于发现新线索,破获过多起悬案要案。

2021年1月,陈伟芳接到一个信访督办案,张某骑自行车被横过马路的电动车撞上后摔倒受伤,电动车驾驶人驾车逃逸。当时天色昏暗,相关视频无法看清车牌,基层大队进行视频追踪,但因视频覆盖点位缺失,侦查一度陷于僵局。了解案情后,他立即实地查看现场,针对逃逸人员多次“逆行”这个细节,他判定肇事者对线路十分熟悉,独辟蹊径地决定“逆向追踪”,组织“查找手”调阅三个月后的十天视频监控进行详细比对,排查出在相同路口有“逆行”特征的电动车。功夫不负有心人,陈伟芳的精准判断,为案件的成功侦破打开了缺口。案件终于柳暗花明出现转机,在短短两天时间内就将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破获,成功化解了这起信访积案,切实维护了交通事故受害者合法权益,赢得了基层事故处理民警和群众的好评。

2018年城厢区灵川镇发生了一起交通肇事逃逸案,死者是附近一位村民,由于事发路段处于乡村路段没有监控,又发生在夜间,没有目击证人,仅凭现场遗留的一顶红色头盔,很难确定肇事车辆。案件侦破迟迟没有进展,警方发布了悬赏公告,但仍然没有线索。

接到协助破案任务的陈伟芳分析完案卷后,全面排查周边道路视频,通过对现场地形和周围环境的分析研判,他以现场遗留的头盔细节特征为突破口,调取附近工厂唯一一个覆盖路面的模糊视频进行筛查甄别,从中查找案件中红色头盔的线索。
调取的视频追踪到的图像很模糊,辨识度有限,经过连夜的辛苦工作,细致的他发现了监控中隐约一闪而过的红色头盔。通过分析,他大胆判定肇事驾驶人就是该工厂的下班工人。通过进一步的核查与摸排,很快将在工厂上班的嫌疑人抓获归案,充分印证了他最初的判断。至此,这起交通肇事致人死亡逃逸案,经过陈伟芳几天的连续奋战,终于告破,捍卫了法律威严,还给了受害人及死者家属一个公道。


疫情防控


冲锋在前构筑平安屏障


2020年在疫情防控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陈伟芳作出了同往常一样的选择——“主动请战、冲锋在前”,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在疫情面前,警令一下他勇往直前,按照疫情防控领导组安排进行全面部署,他加入了疫情防控交通组专班。防控期间他放弃节假日坚守岗位,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卡点检查,用对职责的坚守、无私的奉献,写下一名公安民警的为民初心,圆满完成上级布置的各项任务。他依托信息化中心研判涉鄂车辆,全力推广各卡点无纸化登记,逐一指导基层大队完成登记系统的培训使用工作。疫情防控期间,每天车流量达两千余辆,研判、统计任务繁重。作为双警家庭,妻子也在疫情防控一线,他只能把一双儿女托付给年迈的父母照看。白天忙卡口防疫,深夜忙整理材料和参加视频会议。妻子负责监所防疫,两人聚少离多,家庭无法照料。防疫期间,信息化中心共对比分析过车数据543万辆,排查登记客运人员10万余人,预警疑似运输境外人员的车辆3857辆并全部核查布置到位,为莆田辖区构筑起一道交通安全防御屏障。


有些路注定充满风雨,有些人必须勇往直前。从穿上警服的那天起,陈伟芳就义无反顾地践行着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宗旨,以平凡的身躯践行着“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铮铮誓言。边远海岛里,有他坚定的步伐;平凡岗位上,有他辛勤的付出;重大任务中,有他忙碌的身影;疫情防控前,有他始终的坚守。陈伟芳用自己的青春年华,践行着一名交通警察的责任与使命,谱写了一曲交通警察无私奉献、勇担责任的忠诚赞歌。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