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时,她们穿上白大褂,为了患者健康挥洒汗水;生活中,她们脱下白大褂,则是孩子的母亲或者母亲的女儿。她们没有超能力,却拯救了万千生命。今天是护士节,晨报记者走进厦门市海沧医院护理团队,为您讲述3位护士妈妈的感人故事。
陈小云(神经内、外科护士长,主管护师) 生日与护士节是同一天
陈小云为患者提供细致的康复服务。记者陈理杰摄
陈小云是神经内、外科护士长。她从事护理行业快二十载,获奖不计其数。当护士长的这些年,她坚持每日指导病房护理工作,给患者宣教,为有疑问的患者答疑解惑,让一个个患者在神经内科找到了家的感觉。
去年“双十一”,大家都在“剁手”,她却忙着迎接二胎的降生。为了迎接福建省护理质控中心质控检查,陈小云挺着大肚子上班到预产期最后一天。
那段时间,作为一个高龄产妇,她仍心系患者,坚持居家随访工作。从怀孕到临产,这期间陈小云还上门入户服务好几位偏瘫卧床的患者,为他们进行各种留置管路的更换、手把手教偏瘫肢体功能的锻炼等。
神经内科经常会遇到一些患者,病情重、康复慢,很难得到周全的照顾。张军(化名)就是这个情况。他40多岁,没结婚,由于脑梗出现了偏瘫、失语的后遗症,需要协助进食。父母体弱多病,照顾不了他。一开始,张军心理状态不稳定,不愿意配合治疗。陈小云一边帮助他做一些功能训练,一边给予心理支持。
“脑梗后遗症患者很多有焦虑、抑郁的倾向,因此帮助他们重塑信心很重要。”在陈小云的支持和鼓励下,张军开始配合治疗,自主生活的能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同时,在住院的近半年时间里,陈小云替张军多次向科主任、医院申请联系社会援助机构,并申请纸尿裤、护理垫等生活物资;还自掏腰包给他添补生活日用品。张军出院那一天,主动要求和陈小云合影,并对她说:“等我康复了,一定要来感谢你。”
陈小云作为医院慢病护理专业小组的负责人,还积极和社区卫生机构联合,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慢病管理活动。旁人担忧她身体吃不消,她总是开玩笑地说:“我生下来可能就是当护士的命,生日都在‘5·12’护士节这一天。既然上天赋予了我这个使命,那我就不能轻易停下。”
刘凤梅(呼吸内科护师) 挺着大肚子跑上跑下抢救患者
刘凤梅挺着孕肚坚守岗位。记者陈理杰摄
人很瘦弱,颧骨凸出,手背上的血管清晰可见……第一次见到刘凤梅的人,很难相信她是一位怀孕九个月的准妈妈。刘凤梅是呼吸内科的护士,今年是她工作的第十年,她开玩笑地说:“肚子里的宝宝或许就是给我十周年庆的礼物。”
在呼吸内科,经常会有患者突然出现呼吸衰竭,如果不马上进行抢救,随时有生命危险。刘凤梅经常为了抢救患者的生命,忘了肚子里的小生命。
她怀孕2个月时,有一次值夜班,两个患者的血氧饱和度突然下降、心跳加速,她顾不上肚子里的宝宝,忙上忙下,最终和医生帮助患者转危为安。怀孕6个月时,她值班时遇到一位因肺部感染导致呼吸衰竭的患者,患者病情进展很快,血氧迅速降低。刘凤梅挺着肚子,一手提心电监护仪,一手提吸痰器,一路小跑着到抢救室,只为了给患者争取抢救时间。“患者脱离了生命危险,我才停下来休息一会,摸一摸肚子里的宝宝。”她说,“有时候也会后怕,但是抢救别人的时候,真的顾不上那么多了。”
除了科室的工作,刘凤梅还去疫苗接种门诊支援。在疫苗接种门诊,她一天最多接种了三百多人次。由于一直是坐着的姿势,晚上下班后,她常常腰疼得躺不下来,睡觉也只好坐着。
今年“三八”妇女节那天,她照常在接种门诊支援,由于坐得太久,宝宝在肚子里不舒服,用力踢了她一脚,她忍不住叫了一声。接种者听到了,关心地询问刘凤梅,并说:“你休息一下再帮我接种吧!”另外一个接种的市民特意去花店买来鲜花,送给刘凤梅。
刘凤梅告诉记者,患者的鼓励和理解,是她坚强的源动力。
吕东梅(手术室主管护师) 准二胎妈妈也是战“疫”女英雄
吕东梅在整理手术室的医用物品。记者陈理杰摄
手术室护士吕东梅是一位准二胎妈妈,她的预产期就是“5·12”护士节这一天。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她还是一位战“疫”女英雄,去年挺身而出驰援武汉。
在武汉支援期间,她曾护理过一位70多岁的老人。老人患有新冠肺炎、偏瘫加帕金森综合征,病情比较严重,却不配合治疗。
吕东梅主动和老人接触,得知老人还有其他家属也得了新冠肺炎,住在其他医院。吕东梅就用手机跟老人的家人视频连线,老人和家人聊天后,心理舒服很多。吕东梅还把自己的蛋白粉、营养品送给老人。老人很感动,开始主动配合治疗,并对吕东梅说:“你千里迢迢来救我们,这份情我永生难忘。”最后,老大爷治愈出院了。
由于剪了短发,吕东梅刚从武汉回来时,女儿都认不出她了。听到妈妈在武汉的事迹之后,女儿很崇拜妈妈,总是骄傲地说:“以后我也要像妈妈一样,做一位白衣天使。”
因为有在武汉抗疫的经验,回厦门后,吕东梅还主动申请去发热门诊支援,做核酸采集工作。在支援的两个多月时间里,她的工作强度很大,核酸采集量一天在800人次-1000人次。
怀上二胎后,作为一名手术室的护士,挺着大肚子上手术台已是家常便饭。“小的手术一台接一台,一天最多的时候上过5台手术。”前段时间,在一台肺癌手术过程中,患者由于术中出血量大,亟须大量输血。吕东梅从五楼到二楼取血,上上下下来回跑了六次。
从前陪伴患者的时间远胜过家人的吕东梅,现在有一点“私心”:她老家在山西,因为工作忙已经三年没有回家过年了,今年,她想带着两个孩子一起回老家,和父母一起共享天伦之乐。
(海西晨报记者 曾昊然 夏华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