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伟俊(左)张春木(中)郑兆荣(右) 郑小滨摄
厦门网讯(海西晨报记者 陈晓青 实习生 张雅雯 通讯员 于鲁川)马克思曾说:“劳动创造世界。”“五一”国际劳动节,是广大劳动者的节日。然而,在这个假期里,仍有一部分劳动者坚守在工作岗位上,用行动践行敬业奉献精神。
教育整顿锻造过硬铁军,政治建警淬炼忠诚警魂。近期,翔安公安分局全面推进政法队伍教育整顿走深走实,努力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新时代政法铁军。今天,晨报记者就带您走近几名在工作岗位中履职尽责的优秀警察代表。
侠肝义胆帅小伙黄伟俊
会抓贼还会弹吉他画沙画
翔安公安队伍人才辈出,“90后”小伙黄伟俊就是其中一位。他侠肝义胆又多才多艺,擒得了贼还会弹吉他、画沙画。
工作时,黄伟俊秉持着为民服务的宗旨,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今年3月25日,在黄伟俊主办的一起案子中,涉嫌诈骗的犯罪嫌疑人林某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32名被害人被骗的55万余元也被顺利追回。
“得知有群众因办理信用卡被骗一万余元后,我们立马就着手调查,结果发现犯罪嫌疑人林某仍在厦门活动。”随后,黄伟俊通过研判分析,成功在本市某商场附近将林某抓获。当他查看了嫌疑人的手机后,发现其微信内全是各种被害人要求退钱还钱的消息,显然被骗群众不止一人。
然而,由于犯罪嫌疑人试图抵赖,拒不认罪,致使案件侦办初期困难重重。黄伟俊并没有放弃,他立即奔赴各地寻找受害者制作笔录,补充固定证据。最终,林某被绳之以法。
去年12月,黄伟俊通过缜密侦查,成功捣毁辖区内一地下“六合彩”窝点。经查,警方发现嫌疑人刘某白天卖海鲜,晚上通过微信多次帮助他人购买“六合彩”,从中赚提成,而前来找他购买的人员大部分是同辖区的居民和找他买海鲜的熟客。黄伟俊顺藤摸瓜,抽丝剥茧,最终将包括刘某在内的12名涉赌人员抓获,有力维护了辖区治安环境。
工作之余,黄伟俊喜欢在家画沙画、弹吉他。“我很乐于学习新事物,也相信只要想学,什么时候都不晚。没有成不了的事,只有成不了事的人。”正是有着这样的信念,黄伟俊才能静下心积累沉淀,不断前行。
兢兢业业“老黄牛”张春木
从警21年甄别逃犯有“绝招”
无论是烈日当空,还是寒风凛冽;无论是白昼还是黑夜,你总能在翔安街头看到张春木巡逻的身影。
从警21年来,张春木一步一脚印,先后从事基层派出所社区警务、案件办理及特警等岗位。但无论干哪一行,他都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是同事眼里的“老黄牛”。
巡逻防控、人车盘查是巡特警的重要职责,也是强化社会面管控、震慑违法犯罪的有效手段。平日里,张春木钻研盘查技术和核查技巧,并根据经验总结出核查“三步法”。此外,他还擅于借助“移动警务”提升盘查质量。在每场巡逻战斗中,他都最大限度发挥警务通信息采集、录入、核查等优势,多时段多地点采集信息,快速甄别违法犯罪嫌疑人。
今年3月22日,张春木在处置一起纠纷警情时,发现多名人员情绪激动,肆意大声喧哗。他一边安抚一边请他们出示证件时,发现一男子形迹可疑并有逃跑迹象。张春木随即上前盘问,并将该男子信息录入到警务通信息采集系统中进行比对,发现该男子正是涉嫌故意损毁财物的网上在逃人员。确认身份后,张春木并未立即实施抓捕,而是按照平时训练的战术动作向同事传递信息,两人趁男子不备之时,迅速上前将其控制。
细心观察的张春木,让逃犯无处遁形。然而,面对同事与群众的称赞,他却连连摆手。在他心里,所做的一切都只是履行从警时的铮铮誓言。如今,张春木依然秉持严谨的工作态度,从点滴线索中抽丝剥茧,致力于为广大居民筑起一道平安防线。
网络犯罪“克星”郑兆荣
甘居幕后守卫“看不见的安全”
在信息碎片化时代,郑兆荣以维护网络空间清朗、打击网络犯罪为己任,身居幕后,专心研究克敌“招数”。他在网络这一无形战场上,以高超的研判技能,连续作战的作风,与网络犯罪分子斗智斗勇。
不历经风雨,怎能见彩虹。成为网络犯罪“克星”、让犯罪分子闻风丧胆谈何容易,需要付出比他人更多的努力。于是,年幼的女儿发烧时,他在单位;因肠胃炎上吐下泻时,他在单位;周末轮休时,他仍在单位;在键盘声和电话铃声此起彼伏间,他看着盒饭渐渐冷却,更是常态。
在网络安全管理中,他走遍辖区重点单位,通过技术检测和现场检查等方式,及时发现重要网站和信息系统漏洞隐患,并着手解决,确保辖区网络安全万无一失。
“疫情来势汹汹,每个人都是一道防线。防控核查是我的责任,我核查反馈得快一点,前线的安全就多一分。”疫情防控期间,面对核查需求量大、警力有限的情况,郑兆荣将涉疫情数据查询工具推荐给一线民警,使得核处效率得到明显提升。
在核查防控的同时,郑兆荣依旧紧盯打击犯罪的本岗职责。今年以来,他主动研判各类案件300余起,协助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100余人,破获各类刑事案件100余起。
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犯罪手段更是层出不穷。身为网络安全保卫队里的一名警察,郑兆荣始终走在犯罪分子前面,默默守卫这“看不见的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责任编辑:
廖文焱,赖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