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白茶城(余倩欣/摄)
闽北政和,全国因茶得名唯一县,茶香千年,拥有一部关于茶叶的清香史。4月24日,就在这里,一座新兴的城——中国白茶城投入营运。
中国白茶城是一座怎样的城?茶企为什么会选择它?……带着疑问,记者日前来到中国白茶城探寻究竟。
中国白茶城项目占地120亩,总建筑面积约18万平方米,总投资8亿元,是中国供销农产品批发市场控股有限公司携手政和县人民政府联合出资兴建的,由中国农批控股并具体负责实施建设和运营的国有项目。
中国白茶城将以中国白茶主产区为依托,打造以白茶交易为核心,多品种茶叶交易相融合,建设成集茶叶展示交易、智能仓储、检测认证、信用担保、期货拍卖、金融服务、白茶价格指数发布及茶文化旅游等九大功能为一体的“一站式”全国白茶集散中心。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国家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福建工作站、政和县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等已经入驻。”中国白茶城总经理孙晓伟介绍,在白茶业内,“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这句话很出名,有了这些专业机构入驻,白茶城就可以得到更精准的数字,赋予白茶价值研究确证。
“杭州茶叶研究院和检验中心共同建设的中国白茶研发中心,为白茶城和仓储存货做品质管控,检测认证和信用担保,解决茶叶流通中品质安全和年份茶信用问题。”
▲大数据中心内,工作人员正在查看当日数据(陈可/摄)
说起茶,政和人是骄傲的。茂旺红茶创始人、现任福建茂旺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杨茂旺亦是如此。近日,茂旺茶业体验店在中国白茶城开业。
杨茂旺告诉记者,他从1992年开始经营茶叶,近30年了,全国的茶叶市场几乎都跑过,“中国白茶城是我见过标准最高的茶叶市场”。
“以往茶叶收获季节,由于没有专业市场,茶农只能坐等收购,根本没有议价权。”杨茂旺认为,品质上佳的政和白茶因此还处于价格洼地,中国白茶城的投入运营将彻底扭转这一局面。
“依托权威茶叶检测机构,从顶层控制茶叶品质,解决品质安全问题,将使得好茶企更加注重品质,政和白茶的生命力将越来越强。”杨茂旺这样认为。
一年之计在于春!
中国白茶十强企业——政名白茶体验店于3月16日开业,是中国白茶城首家开业的店铺,开业当日政名白茶邀请了77名经销商齐聚政和,共同参观即将开业的中国白茶城。
“我们对体验店开业这件事十分重视,当日来参观的经销商都对中国白茶城的高标准建设表示十分震撼,这也坚定了我们在中国白茶城继续做大政和白茶市场的决心。”政名白茶市场总监李诗野告诉记者。
李诗野经营白茶十多年,对白茶行业十分熟悉。尤其关注白茶趋势和方向。“政和白茶品质非常好,可能还需要一点时间,但这个时间不会太长,政和白茶产业将进入高速增长时期。”李诗野对政和白茶的未来信心十足,“中国白茶城投入运营后,政和白茶产业将再上一个台阶。”
4月18日,位于政和县同心经济开发区内福建萧师傅厨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切玻璃、割圆、剪边、钻孔、放片、钢化、套环、打眼、包边、包装,呈现一片繁忙景象,80多名工人正在忙碌着生产一批锅盖,将销往国外。
萧师傅厨业有限公司是政和引进的回归企业之一,该公司董事长萧庆东是政和人,长期在河北、浙江、广东等地创办钢化玻璃锅盖企业,和苏泊尔、九阳、爱仕达、美的等品牌合作,产品销往世界各地。
在政和广东招商会上,萧庆东了解到家乡经济开发区的优惠招商政策,决定回家创办企业,投资2000多万元,创办了萧师傅厨业有限公司,2019年11月设备进厂,并开始试生产。去年2月份开始复工复厂,4月份产值达到200多万元,产品畅销到哥伦比亚、俄罗斯等国。“今年生产订单排到七月以后,政和真是一块福地。”萧庆东笑着说。
回归经济是廖俊波主政政和期间提出的城市经济、工业经济、旅游经济、回归经济“四大经济”之一。2012年,随着宁武、松建两条高速公路相继建成,政和到宁德三都澳港只有1个多小时的车程,成为闽北地区距港口最近的县城,政和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
时任政和县委书记的廖俊波抓住这一机遇,一手创建了政和经济开发区,自2012年7月开始动工建设以来,在政和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努力下,202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6.6亿元,上缴税收7632万元。
“经济开发区建设以来,我们秉承着廖俊波书记所倡导的‘企业建到哪里,服务就跟到哪里’,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继续推行并审联批制度,为企业提供24小时保姆式服务,始终把服务至上的理念贯穿在日常工作中,让企业进得来、待得住、办得好。”政和县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魏重胜说,樵夫食品有限公司、那杯茶业有限公司、华纺机械有限公司等都是通过商会引进的回归企业。目前,园区已签约入驻企业111家,81家企业投产,13家企业正在建设,总投资超100亿元。
魏重胜表示,未来,开发区将继续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努力把政和经济开发区建成产城融合的绿色生态工业新城。
4月9日,政和县闽北同心电商创业园电商一条街人来人往,白韵茶叶工作室内,福建白韵茶叶有限公司总经理蔡青正专心致志地为发往全国各地的政和白茶打包。
蔡青自2006年来到政和,2007年开始在淘宝销售政和白茶,2011年将白韵茶叶开到天猫,至今已有14年了。“2013年以前,整个淘宝和天猫只有我一家卖白茶的,2013年以后做白茶生意的就多了起来。”蔡青说,由于开店早,天猫店铺积累了不少老顾客,生意一直都还不错。
在天猫白韵茶叶旗舰店,记者看到店内销售的茶叶款式有12种,全部为政和白茶,销量最好的一款为60克罐装的政和白茶特级头春茶,售价为118元。
“信赖白韵已6年,每年要买几次,每个品种都爱不释手。”“送给朋友的,朋友收到后大赞,从没喝过这么好喝的银针,谢谢店主。”“毫香凸显,清甜可口,花香变化多端,甜香向花香竹叶香转化,值得细品……”顾客点评中,大家都对白韵茶叶赞赏有加,更有不少是多年老顾客。
“我的店铺一直以来都以销售政和白茶为主,靠品质取胜。为了进一步做好电商销售,去年我将工作室搬到了同心电商一条街,多接触年轻人,多了解一些新事物。”蔡青告诉记者,作为在淘宝、天猫开店的传统电商,虽然已经50多岁了,但她还是会经常去楼上同心电商创业园学习抖音、直播等新型电商形式,充充电,继续让好茶叶卖出好价格。”
为充分发挥政和电商基础较好、在外电商人才较多等优势,在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下,政和县按照廖俊波同志提出的“思路领跑、谋划超前、行动快捷”的理念,谋划实施回归项目,推动回归经济发展。一期占地38亩,总投资10亿元的闽北同心电商创业园是政和县“回归经济”重点项目之一。
通过搭建平台、制定优惠政策、打造商业街区等方式,去年起,同心电商创业园已集聚一批电商人才、电商企业落户电商园,目前意向入驻的电商企业200多家,已投入运营企业65家。为促进电商产业集聚发展,目前,已从租金奖补、销售奖励、装修补助等方面,制定同心电商创业园入驻企业扶持政策,通过“线上+线下”等多元化方式,集聚了一批商品在电商园供需交易,打造了电商一条街。
近年来,政和县积极探索电商产业发展之路,6年来,开展培训150期,参加人员近万人,全县从事电商人员近3万人,为县域电商人才培育奠定了良好基础。目前已注册电商企业1100多家,上线淘宝天猫、京东、拼多多、抖音等网络平台店铺超2000家,主要销售产品涉及竹木制品、农副产品、手表、化妆品、服装等。
政和电商办负责人许王锋告诉记者,“在政和县,本地电商企业购销来自全国各地网货品类110多个,其中不乏政和白茶、竹木制品、农副产品等本土优质特色产品,去年完成网络零售额14.98亿元,真正做到了好产品卖出了好价格。”由此先后被评为“福建村淘第一县”“国家级农村电子商务示范县”, 四年获评“全国电商百佳县”称号,起到较好的电商示范带动效应。
廖俊波精神教育学院项目建设进度过半
最美人间四月天,政和县石屯镇石圳村游人如织。在这个满是廖俊波书记曾经足迹的小山村,游人们一边欣赏着旖旎的乡村风光,一边听着廖俊波书记将这个垃圾村变成风景区的故事。
在这个廖俊波书记曾经最挂念的地方,政和县红色教育培训基地暨廖俊波精神教育学院项目建设正如火如荼。记者了解到,目前该项目建设进度已经过半,施工人员正抢抓工期,确保11月30日全部完工交付使用。
▲政和县红色教育培训基地暨廖俊波精神教育学院项目工地 (李世翔 摄)
廖俊波精神教育学院位于石屯镇松源村桐岭峡,占地面积54.42亩,建筑总面积28065.64平方米,总投资1.85亿元,是省旅游集团投资政和县全域旅游的首个项目,也是学习和弘扬“廖俊波精神”,积极探索“旅游+研学”“旅游+红色教育”的产业新模式,推动政和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重点项目。
项目紧紧围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追寻廖俊波同志抓旅游促进富民工程和乡村振兴的足迹,建成集住宿、餐饮、会议、教育培训、文化交流、廖俊波事迹展示等功能于一体的红色教育培训基地,进而串联石圳湾、念山梯田、天村稠岭、洞宫山等相关景区和乡村,建设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现场教学点,打造一座“没有围墙的党校”。
记者在现场看到,廖俊波精神教育学院由8栋3-4层建筑组成,全部建筑已封顶,施工人员正在屋顶做防渗水及贴瓦施工。施工方陕建丝路(福建)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该项目技术负责人王绍钦告诉记者:“为了抓紧工期,我们采取两班制施工,每班有140多名工人进场施工,现在正在进行砌墙、内部装修和屋顶铺装工程,之后进行内部装潢施工。相信不用多久,白墙灰瓦的廖俊波精神教育学院将展现在大家面前。”
(张莎、廖晨星)
编审:汪海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