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今日头条抓取
标题图
用说唱表达初心和人生态度 探究厦门本土说唱音乐
2021-04-04 09:29 厦门网
 有一群热爱说唱的年轻人,为厦门注入活力,小众圈层逐渐变大,体现厦门的包容开放

 厦门说唱音乐尚存在短板,需结合大众审美和现实生活创作高质量本土化作品

  MINSTA参加“闽南·YOUNG——2017第六届龙舟唱晚集美学村音乐节”。

  INSPIRER GANG合影。

  音乐节工作人员在进行充满嘻哈文化的喷绘。

  MINSTA演出现场气氛很嗨。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陈冬 许舒昕 图/受访者提供)对于24岁的说唱音乐人唐家豪(JAiHO)来说,4月2日是很重要的日子。这天,他在厦门的RealLive AND Books迎来了首场线下个人专场演出,并正式发布了首张个人作品合辑。在3月下旬收官的“地下8英里”2020-2021赛季中,以厦门城市赛冠军身份进入总决赛的唐家豪,获得全国八强。

  在这座沉淀了多元文化的城市中,有不少像唐家豪这样热爱说唱的音乐人、爱好者,他们或组成说唱音乐厂牌,或组成小团体,用说唱表达自己的音乐初心和人生态度。日前,本报记者通过与几位说唱音乐人的对话,试图探究厦门本土说唱音乐的发展现状。

说唱属于嘻哈文化之一 小众圈层逐渐变大

  对于中国人来说,嘻哈是舶来品。这种形式源自美国贫民窟的街头文化,其中包含了四大元素,说唱作为其一,传播度较广,其他三种元素则为街舞、DJ和涂鸦。

  2017年之前,说唱还只是一小部分年轻人的爱好。当年的夏天,《中国有嘻哈》掀起了说唱音乐领域的狂风,也把说唱音乐带到了大众面前。从《中国有嘻哈》到《中国新说唱》《说唱听我的》,原本小众圈层的说唱文化成功“出圈”,并开始拥有了一个开放包容的舞台。

  其实,厦门很早就有一批玩嘻哈音乐的人。时间回到2008年,厦门嘻哈音乐制作人之一的Dave,在沙坡尾开了一家名为Thank You Cafe的咖啡馆,白天卖咖啡,晚上变身为聚会吧。在这里,Dave结交了很多对嘻哈文化志同道合的朋友,比如从小生长在厦门的Roy,以及Dfu、小老虎等,他们在厦门港的慢生活里,让嘻哈文化呈现出惬意、松弛的氛围。

两大主要音乐厂牌 为厦门说唱做出贡献

  说唱歌手满舒克,虽然是云南人,但曾在厦门待了七年,加入过厦门本土音乐厂牌扭蛋音乐“MusicLoop”,2012年又创办了厦门FreshTape鲜卡带独立音乐唱作团队。值得一提的是,“MusicLoop”的音乐曾得到美国音乐公司的认可。

  同为厦门本土说唱厂牌的“MINSTA”,也为厦门说唱的发展做了不少贡献。来自台湾的青年王耀安,是“MINSTA”创始人之一,90后的他从出生就开始接受父亲Hip-Hop的熏陶,初中开始翻唱并尝试写歌。2012年,王耀安考入集美大学,所学专业与音乐毫无关系。但在校园里,机缘巧合认识了热爱说唱的好友,12个在校生于2013年一起组建了厂牌“MINSTA”。“周围的朋友都喜欢说唱,开始自己做音乐,一切顺理成章。”王耀安说,说唱的方式能让年轻人更直接地表达情绪。

  “MINSTA”意为“闽氏人”,“MIN”为“闽”, “STA”是Staff的简写,意指“某地发生的人事物”,代表着这一群聚集在闽南地区的年轻人,渴望成为业内代表福建地区标杆的决心。 2013年,推出首个厂牌音乐录影带《我要当学霸》,同年举办旗下赛事“吵架王”,从而受到各方关注。2015年,他们带着首张厂牌混音合辑《M.I.N》进入大众视野,包括《沿海线》《Min Flag》等作品在各大音乐平台上收获不小的反响。随后他们又发行了《嘲笑声》等作品。一经发布,同样收获无数赞誉。

  “MINSTA”这个厂牌经过8年的浮浮沉沉,其间,有人离开舞台退居幕后,有人依旧保持热血冲锋陷阵。尽管有局部变动,“MINSTA”剩余的队员依然凝聚在一起,组成全新的厂牌“LOYAL MUSIC”,他们整装待发,希望重新扛起闽字大旗。

新生力量慢慢崛起 遵循作品至上理念

  鼓起勇气开个人专场的唐家豪,目前是厦门理工学院音乐工程专业的大四学生,之所以接触说唱,他坦言源于内心的喜欢。2018年,唐家豪跟一群朋友在学校后门的酒吧里创立了音乐厂牌“INSPIRER GANG”,并成立了“厦门理工说唱协会”,算是厦门说唱的新鲜血液。10位成员大都是厦门理工学院的学生,所学专业五花八门,但他们从始至终一直遵循着作品至上的理念,希望最好的作品和舞台去实现厂牌的价值。

  从四川来到厦门学习、创办音乐厂牌,厦门已成为唐家豪的第二故乡。在他创作的音乐中,就有展现厦门地域文化的歌曲,如《Amoy》《想和你在厦门有一个小家》等,这些带有厦门元素的歌曲,在音乐平台上引来许多网友的共鸣。

本土说唱水平不高 需要专业团队包装营销

  厦门说唱音乐的现状究竟如何?包括王耀安、唐家豪在内的不少说唱音乐人指出,目前,本土说唱音乐发展存在短板,大量的说唱音乐人尤其是专业的说唱歌手,都在苦于没有施展的舞台,市场依旧属于小众。当然,这也与目前说唱音乐人水平参差不齐有关,低门槛让一批水平不高的人存在,愿意买单的歌迷自然不多。

  有业内人士表示,为说唱服务的包装及营销团队和公司,厦门几乎没有,工作室和厂牌的体量不足以支撑能够迎合市场的说唱顶流需求。同时,还需要更多平台,提供让说唱音乐发声的渠道,给予说唱音乐更多支撑和引导。最重要的是,说唱需要更多本土化的创作,将大众审美、现实生活、歌曲想表达的情感与说唱的形式有机结合,创作出更多高质量的作品。

  厦门的说唱音乐人深知,未来是一场艰难的战斗。但他们大都明白,要静下心做音乐,其他的则交给时间和命运。

展开阅读全文

责任编辑:

李奕佳,赖旭华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