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炜(右一)在训练中
3月,又是一年征兵季,热血青年纷纷投身军营。他们当中,有一些是二次入伍的退伍老兵。“两年前,我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脱下军装,原以为此生再也没有机会穿上这身迷彩服。没想到,我还有机会再次入伍。我既然选择了圆梦,便只顾风雨兼程,今后的军旅生涯再多艰难困苦,也决不放弃。”近日,在武警漳州支队、云霄中队的新兵座谈会上,既是新兵又是老兵的刘炜,讲述了他两次应征入伍实现梦想的经历。
1996年出生的刘炜,福建三明人,是武警漳州支队执勤二大队云霄中队的列兵,也是武警漳州支队目前唯一两次入伍的战士。2019年9月,刘炜脱下军装回到家乡,但是他心中仍有未完成的军人梦,这成了他挥之不去的遗憾。2020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刘炜从家乡的武装部了解到退役军人二次入伍的政策,高兴得一晚上没睡着,当即决定再次报名参军。
2020年秋季,刘炜第二次报名参军。“我从小的梦想就是当军人。第一次的军旅生涯改变了我,使我变得稳重、坚毅,更加热爱、向往部队生活。我把想再参军的想法跟家人说了,家人很支持,觉得好男儿就应该把青春和热血挥洒在军营里,他们希望我能继续在部队里打拼,有一番新作为。”接受记者采访时,刘炜一开始有点腼腆,但一讲到自己的军旅生涯,便打开了话匣子。
在武警漳州支队新训三个月后,今年1月,刘炜被分配到云霄中队。第二次来到军营,刘炜没有把自己当老兵,而是始终保持谦逊的态度,把自己当做新兵。“我第一次参军是在安徽滁州的解放军部队,下连队后主要做后勤保障工作。这次兵种不一样,训练任务、勤务工作也有不一样的地方,我要重新学。”刘炜说,这是一次来之不易的机会,他更加珍惜,加倍努力。
刘炜所在的中队指导员杨文秋说,中队训练任务重,但因为有过一次当兵的经历,在同年兵中,无论是体能素质还是工作能力,刘炜都比较突出,也因此,他认为自己无论做什么,都要做到最好。器械训练中,他的手磨起一层又一层的老茧;射击训练时,据枪定型到脚尖发麻;即便是整理内务这种做了无数次的事,他每次都像第一次一样认真对待:被子的线捏了一遍又一遍,一定要平整得无可挑剔……
杨文秋介绍,刘炜除了训练表现更加刻苦外,在生活上也更加成熟。“他第二次当兵,年纪比同年兵大几岁,特别有责任感,平时非常照顾队友。”所以在其他列兵眼中,刘炜既是同年兵,又是知心大哥。刚下连队时,新兵小汪的体能差,一到训练就犯难,尤其是5000米训练,经常吃不消。“慢慢来,跑步训练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只要坚持下来,后面就轻松了。”见小战友训练跟不上,刘炜总是在训练之余给他“开小灶”,陪他一起加练。他总是一边鼓励战友,一边分享自己“匀速大口呼吸、摆臂自然用劲、尽量脚尖着地”的跑步方法。一段时间的加练后,小汪的体能有了很大的提升,跑步成绩慢慢跟上去了。
刘炜的表现,受到队友和领导的赞扬,但他始终认为,这些都是他应该做的,因为他用老兵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他说:“一个人的生命是应该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这段话,是刘炜军旅生涯的座右铭。他把第二次军旅生涯看做是新的开始,希望这次的表现能更出色,更有担当作为,更不留遗憾。“再次入伍后,我会更珍惜部队的生活,无论是训练还是战友之间的感情,我希望和大家一起脚踏实地,相互鼓励共同进步,成为更优秀的军人。”
☉记者周杨宁
通讯员 蒋锐文/图 责任编辑/杨朝华 罗培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