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海峡导报
标题图
台湾两军机擦撞坠毁,为何又是志航基地F-5E战机出事?
2021-03-23 15:26 海峡导报

台湾两军机擦撞坠毁,为何又是志航基地F-5E战机出事?


    海峡导报讯(记者 吴生林)“我儿子早就说,F-5这样飞迟早会出问题”、“零件你们不会换吗?你们会冒着危险去开吗”、“说再多也没有用,只希望不要再有下一个遗憾”、“可怜的是他的孩子跟他的老婆”……

    去年10月29日,同样是台东志航空军基地,台湾空军飞行员朱冠甍同样也是驾驶F-5E型战机,结果也是失事坠毁。朱冠甍上尉跳伞落海,经抢救不治殉职。朱冠甍的母亲赶到殡仪馆,情绪崩溃,大声控诉台湾军方。

    未料,朱冠甍母亲一语成谶,不到半年,F-5E型战机再出事,而且坠毁的还是两架,1死1失联。为什么会这样频繁出事呢?我们来了解一下志航基地和这款F-5E型战机。 


飞行员飞行时间普遍较短

    志航基地被台湾人誉为“飞行员的摇篮”,很多台湾人尤其是对飞行员职业有向往的年轻人,都对此引以为豪。

    志航基地缘自于蒋介石的“神鹰计划”。1960年代,两岸军事对峙严重,由于台湾多数空军基地都位于西部,很容易暴露于解放军雷达之下,不利于战力保存,因此,蒋介石决定在台湾东部兴建新基地,并以“神鹰计划”为代号。基地于1970年2月动工,1971年8月即启用,为了纪念抗战时殉职的空军上校高志航,蒋介石将该基地命名为“志航基地”。

    蒋经国时代,台军实施“建安三号”战机钻地计划,即对花莲佳山基地和志航基地实施“机库地下化”防御工程。1990年代中期建成后,志航基地的洞库内最多可容纳150架战机。由于抗炸、抗震程度较高,两个基地成为台军重要生命线。按照规划,一旦两岸战事爆发,西部基地战机必须第一时间起飞,转场躲藏到花莲佳山基地和志航基地的地下机库。

    平时,志航基地所承担的任务,更多是作为台空军的训练基地,由空军第7飞行训练联队(7联队)驻守。按台军规定,高雄冈山空军军官学校的学生,除在校需完成包括T-34、AT-3等型教练机的训练外,毕业后还要到志航基地第7联队接受F-5型机的飞行训练,合格之后才被允许驾驶F-16、“幻影2000”和“IDF经国号”等三大主力战机。

    也就是说,在志航基地的飞行员,多是从空军官校毕业不久的飞行员,飞行时间不是很长,飞行技术自然就相对处于低阶程度。这或许是战机频繁失事的其中一个原因。

    对于昨天这起事故,台湾空军前副司令张延廷就表示,失事战机的飞行员潘颖谆飞行总时为601小时,罗尚桦的飞行总时为404小时。“训练科目虽多,但是循序渐进的,两飞行员训练时数都未满1000小时,都是较年轻的飞行员。”


战机服役超40年共29起事故

    高雄冈山空军官校配备的是AT-3(“自强号”)教练机,而下辖三个中队的台军第7联队,是全台唯一完全部署F-5E/F的联队。

    1970年代,台当局以“虎安计划”为代号,在美国诺斯罗普公司的授权下,由台湾航空工业发展中心生产了242架单座的F-5E型机与66架双座的F-5F型机,作为台军主力战机。由于F-5E/F战机英文名为“TigerⅡ”,因此,志航基地又号称“虎窝”。

    换句话说,F-5E/F战机服役时间超过40年,机型非常老旧。资料显示,该机型此前共发生28起飞行事故,造成22名飞行员失事死亡,这次是第29起事故。

    台军其实也很清楚,老掉牙的F-5E/F战机已不再适合继续飞行,因此这些年加紧制造新型“勇鹰”教练机。根据台军透露的进度,目前剩余的31架F-5E/F战机,到2024年全部由“勇鹰”教练机替代。

    虽然此番两架F-5E战机失事,台军怀疑是飞行员在“变换队形”时在空中擦撞导致,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失误?有没有机型老旧和机械故障原因?尚待进一步调查。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