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APP—新福建 3月19日讯(记者 陈盛钟 通讯员 阙丽君 陈岭 文/图)18日,莆田东圳精神教育基地迎来了一批客人,他们是莆田学院领导班子成员、机关部门负责人、二级学院党委书记,以及莆田学院两名学生讲解员。在这里,师生们现场感受了“团结协作、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东圳精神,并举行座谈会研讨交流学习心得,上了一堂生动又深刻的党课。
“各位领导,欢迎来到东圳精神教育基地!中间这座雄伟壮观的大坝,当年举莆田人民之力,热火朝天建设水库的历史记忆就在这里。这里也是我们团结协作、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东圳精神发源地。”下午3点左右,莆田学院学习团一行一踏进基地大门,学生讲解员魏智蓉指引着展览墙,声情并茂地介绍起来。
莆田学院学习团一行在学生讲解员的带领下,聆听了东圳水库兴建史,参观了东圳水库兴建图片展和建库工具、生活用品等实物展示,观看《与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东圳水库发展现状》电教片,深入了解了时任莆田县县长、东圳水库建设总指挥原鲁山带领全县军民团结奋斗、万众一心修建东圳水库的事迹。学习团一边听、一边议、一路看、一路比,还不时拿起手机拍下经典图片和励志语录。
参观结束后,莆田学院学习团一行随即到基地会议室召开座谈会,研讨如何牢记初心使命,弘扬“团结协作、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东圳精神,凝聚各方力量,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莆田学院党委书记宋建晓谈了自己的体会:要肯于奉献。东圳水库凝聚了先辈们的心血,他们对党忠诚对人民有情怀。做好教育同样需要奉献精神,要以培养新时代接班人为使命,围绕师生,充分发挥干部作用作奉献。要敢于担当。干事业要以原鲁山为榜样,学习他敢于担当、艰苦奋斗的精神,处理好量力而行与尽力而为的关系。要善于团结。众人拾柴火焰高,东圳水库建设的过程就是各种力量团结奋斗的过程。要以项目为单位,加强学校内部力量凝聚和外部力量联动。四要严于律己。东圳水库是廉洁项目,原鲁山廉洁作风给群众留下深刻印象。要以他为榜样,廉洁奉公,严格自律,在师生中形成无声的号令。最后,宋建晓借用原鲁山对“干部”二字的理解,勉励大家发扬优良传统,争取更大光荣。
“东圳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莆田学院校长周瑞祥说,教育者应有的情怀与东圳精神高度契合,只要全校师生员工团结协作、艰苦奋斗,学校一定会越来越好。学校其他班子成员分别结合从父辈流传下来的建库故事、在地方工作的所见所闻、莆田学院的办学历史、高校管理者岗位实际等,逐一发言。大家纷纷表示,要以原鲁山同志为榜样,继续弘扬艰苦创业精神,主动担当作为,为加快学校改革发展和内涵提升不断奉献。
赴东圳精神教育基地学习,对标先进,开展党性教育,力促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是莆田学院党史暨党委中心组学习特色活动之一。莆田学院党委中心组着力从学习场景、学习形式、研讨主题上丰富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立足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围绕“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目标,把开展党史教育与党委中心组学习同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各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确保学习成效。
东圳水库 许金珊 摄
据悉,东圳水库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经国务院批准建设的全省最大的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孕育出“团结协作、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东圳精神,是党始终与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的真实写照。为继承和发展东圳精神,莆田市决定在东圳水库坝区建设东圳精神教育基地。基地以党带领人民建设东圳水库艰苦卓绝、恢宏壮阔的光辉历史作为主线,通过对史料、图片、实物展示,结合视频影像模拟场景等,展示建库过程中孕育出来的宝贵精神内涵,是福建党史学习教育参观学习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