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闽声
标题图
走进RECP成员国之马来西亚
2021-03-17 16:32 闽声传媒

封面

图片

目录

图片

封面故事

图片

大马的“峇峇娘惹”与新客——走进RCEP成员国之马来西亚

独特的姓名、专属的服饰装扮、奇特的见面礼仪、茶文化与美食以及宗教信仰,共同构建了多元的马来西亚文化。

早年的印度文明支配着马来西亚,从印度输入的印度教和佛教文化,主导了早期马来西亚的历史。公元初马来半岛建立了羯荼、狼牙修、古柔佛等古国。15世纪初以马六甲为中心的满刺加王国统一。

在历史上,马六甲与中国有着密切的关系,当初郑和率领许多中国人向马六甲提供了许多实质性的支援。因此,马六甲今天开辟了唐人街“鸡场街”。这个鸡场街也有300多年的历史。它的前身是郑和在这里建立的官营工厂,现在成了中国人的观光地。

翻开马来西亚的华族史,“峇峇娘惹”总是绕不开的第一代移民。只是将近500年的时光里,东亚大陆的政治与文化不断变换,他们的生活却在马来亚继续,吸收马来文明成为了这些早期华人融入社会的唯一办法。峇峇娘惹发展到今天,也终于变成了一群融合东亚文明与东南亚文明的特殊民系,拥有自己的语言和风俗,对后来殖民东南亚的英国,也有着特殊的认同感。

马来西亚是新兴的准发达国家,处于未来世界经济最活跃的区域。它的经济在1990年代突飞猛进,为“亚洲四小虎”国家之一。马来西亚产业结构多元,在能源业,汽车业,钢铁业,纺织业,制造业,电子业,航运业,旅游业金融服务业,高科技产业个个开花。

此外,大马的旅游资源还相当丰富,阳光充足,气候宜人,拥有很多高质量的海滩、奇特的海岛、原始热带丛林、珍贵的动植物、千姿百态的洞穴、古老的民俗民风、悠久的历史文化遗迹以及现代化的都市。

总之,走进马来西亚,领略品味娘惹文化下的异域国度,看看这个“香料国”的“峇峇娘惹”与新客的前世今生。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特别报道

图片

怒海争锋,中国跨境电商的饕餮盛宴还会火多久? 

2020年改变了很多业态的命运。

有的就此覆辙,有的却借风兴起。

诞生届满十年的DTC行业,就在2020年经历了浪奔浪流,大喜大悲。

有人笃信DTC在内的中国跨境电商即将拥抱大蓝海时代,是未来十年最有机会的领域。

有人只拿盈利说事,跨境电商竞争激烈,将要在红海求生。

2021年,跨境电商创业者谁能留下,共赏这碧海潮生?

全福游

图片

图片

图片

闽都的乡愁与记忆——福州年俗文化巡礼(上)

任时代的脚步匆匆向前,让影像留住时光、传承记忆,讲述生动有趣的福州传统年俗故事。

农历春节是福州最大、也是最重要的节日,古称元日,俗称“做年”。

春节不仅仅是一天,而是若干时日。你知道传统福州人“做年”时间有多长吗?从什么时候开始,又是什么时候才算正式结束的?这当中有什么趣闻,又蕴含哪些丰富的福州传统年俗文化?

一年到头洗洗荡荡,年前又要大筅(xiǎn)堂。每到春节前,家家户户都开始大扫除准备过年了,风俗上叫作“筅堂”。按旧例,“筅堂”要择吉日,方可筅堂。旧时,“筅堂”用的扫帚是用刚采的新鲜竹枝,用红纸包着,快过年了图个好彩头。福州俗语“过年没洗被,睡了会倒晦”。“筅堂”,除了清洁居住环境,它还是一种表达消灾祈福仪式化行为。“筅堂”过年,成为民间的习俗,广传不衰直到今天。

青红酒,有着浓浓福州“乡味”的米酒。酒曲醇浓,冬酿春成。福州人说,青红酒是纯糯米酿制,是滋补身体的好料。早些年,冬至前后,家家户户都炊饭酿青红。为春节开坛办春酒备好酒品。家中炊饭酿酒时,他们可以趁机吃上香喷喷的糯米团。也为迎春增添浓浓年味。

传说,公元前202年,无诸建都冶城在大庙山被册封为闽越王。民间美女十八娘向闽王献自酿美酒。此酒取闽江江畔之糯米和闽越山泉水兑古田红曲。经处子之身的女子十八娘亲手,经十八道工序酿造而成并置于上好阴地,泥封静置数年。破泥之时酒香扑鼻而来,色泽青红浓稠,入口极软,易咽爽口,谓之:“青红酒”。闽越王无诸大悦,遂在九月九之夜在于山九日台大宴。自此,青红酒开始从民间走入朝堂。闽越王宫祭祀婚嫁,必饮此酒。至今民间仍有好多人在冬至前后炊饭酿造青红酒。

大年年底,福州人总喜欢自已做“米斋”粿来拜祭祖先神灵。素有福州“迎春四味”之称的红年糕,白年糕,菜头粿和肉丸既是供祖的祭品更是福州人春节必备的传统小吃。

年糕、菜头粿的原料基本上是用大米磨成米浆配以其他的辅料制作而成。这里特别要讲的是菜头粿和肉丸。因为它与年糕不同。菜头粿用菜头,寓意“好彩头”。菜头粿也就是萝卜糕,南方多数城市都有这小吃,但是福州人的萝卜糕里会加入特殊的材料---紫菜、虾米。肉丸,在福州方言中,“肉”与“禄”同音,取吉利也。肉丸是以地瓜粉,白芋丝和肥膘肉为原料调入红糖,蒸制而成,肥而不腻。这四种粿是正月里家家户户办春酒不可缺少的美食。年底,家家户户忙着炊年糕、肉丸、菜头粿,为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增添了浓浓的年味。

............

图片

图片

图片

风物

图片

图片

陶瓷匠人的“信仰”

德化瓷烧制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福建省陶瓷艺术大师、福建省雕刻艺术大师等。出生于世界陶瓷之都·德化,她扎根德化传统瓷雕的丰厚土壤,以匠心手艺博采众长,融会贯通,其作品构思独特、精雕细琢、气韵生动,充分展现了德化陶瓷文化的底蕴内涵和精神境界。

“白如雪、润如玉、透如绢”走进曾素妹的工作室,似是走进了德化白瓷博物馆,柜台上白瓷成品和半成品摆得满满当当,有日用陶瓷、传统雕塑工艺瓷、西洋工艺瓷、红壤陶等等,曾素妹对每个产品的特色、细节都如数家珍,对我进行一一介绍。

“这个作品是雕塑工艺瓷,取名《龙行天下》,曾荣获第四届中国(天津)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曾素妹介绍其经浮雕、镂雕、圆雕、捏雕、堆雕等技法制作而成,造型精美鲜活,粗犷的龙舟和精致的亭台楼阁相称,虚实结合、生动传神。

成功,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特别是通往艺术创作的道路,更需要有别与其他匠人的创新。从16岁接触陶瓷至今,曾素妹的陶瓷创作道路,正是“信仰造物”的完美诠释。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敬请订阅《闽声》2021年3月刊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