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茶道
标题图
新刊 | 佳人与佳茗,自古风情万种!
2021-03-16 17:13 茶道传媒

《茶道》2021年3月刊  (总第79期)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更多详细内容请订阅《茶道》杂志)

独家阅读

佳人与佳茗 

——讲述古代那些懂茶的女子

图片

 最早把茶比作女子的人大体是宋代大文豪苏东坡,一句“欲把西湖比西子,从来佳茗似佳人”成为千古美谈。茶源于自然,禀天地之灵气而生,却蕴蓄人世间的情愫,与佳人是何等的相似。

茶者益身益心,最利于滋养女子。从古至今,爱茶懂茶的女子将茶的芬芳与柔美演绎地格外精彩。时值一年一度的三八女人节,让古代那些懂茶的女子穿越时空,来到我们的身边,讲述她们与茶的传奇故事,定能带给我们韵高致静的非凡感受。世人所言茶之妙处种种,在佳人的举手投足之间更显分情万种。

纤手捧 冰雪心

——茶是一位婉约的女性

在中国历代文人的诗词意象里,茶是一位婉约的女性,正如诗词中所记录的“纤手捧”、“冰雪心”。茶似一位无染出尘的女子,在山谷里生发,清净芬芳,承载土地厚德,姿态柔美,在千年的时光里散发清韵幽质。

她们懂茶,亦懂爱

有人说,爱情像一杯酒,越久越香醇。但,她们的爱情更像一盏茶,没有轰轰烈烈荡气回肠,却耐人寻味,可品浓淡甘苦。

李季兰与陆羽,若即若离,友情爱情,相互纠缠着,宛如青茶,在似与不似之间,令人回味无穷。李清照与赵明诚,赌书泼茶,堪称夫妻恩爱之典范,离乱却让他们阴阳两隔,徒留如团茶般的苦涩回忆。陈芸娘与沈复,相敬如宾,茶酽情浓,纵是闺房之乐,也无不流淌着文人的闲情逸趣。

她们是才女佳人,懂茶,亦懂爱。

引领茶文化“国潮”的宫廷女子

  提起古代宫廷女子,人们总会想到“后宫佳丽三千”。偌大的深宫内闱中,宫廷女子的生活,难免令人好奇。而如今,我们只能从古代的画作和文学作品中,去想见宫廷女子的生活场景,感受属于那个朝代的生活情趣。这其中,自然少不了品茶这一雅事。她们有的写下了流传百世的神级茶诗,有的对茶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她们的存在,让茶文化平添了许多温柔。

图片

特别报道

闽茶百年复兴系列报道之一

第一生产力,赋能闽茶竞争力

  闽茶是中国茶叶的一块重要拼图。地处东南沿海、与台湾隔海相望的福建,千载茶史灿烂辉煌,是出产佳茗的黄金地带,是红茶、乌龙茶、白茶、茉莉花茶的发源地,也是拥有茶类最齐全的产茶省。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尽管闽茶发展道路崎岖坎坷,却是壮丽澎湃。它所涉及的一二三产业,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是名副其实的特色产业、主导产业与民生产业。一串串闪亮的数据,一张张耀眼的成绩单,无不映照出了闽茶蓬勃的生机与活力。

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茶道》杂志推出闽茶百年复兴系列报道,让我们回望历史,感受百年沧桑、闽茶辉煌。

习茶

武夷十八名丛品鉴录

  罗盛财所著《武夷岩茶名丛录》为迄今为止最权威的武夷岩茶品种著作,成为岩茶发烧友的必备教材,里面提及的名丛大多前所未闻,更别提品鉴了。本次我们在茶树品种研究员、国家一级评茶师陈荣冰的带领下,依次品鉴了《武夷岩茶名丛十八锦》,次套茶品系选用生长在武夷山的18个名丛首春芽叶为原料,采用武夷岩茶(大红袍)技艺分别精工制作而成。我们在其中感受不同名丛的品质风格特征,领略武夷岩茶“百花齐放”的丰富内涵。

幽赏

让一杯好茶成为生活里的“小确幸”

走在福州上下杭历史街区的金银里,很难不被一家漂亮的门店吸引。门口首先抓住眼球的是一座木头抽象雕塑,而招牌上只有英文——I TEA MO。

不禁让人猜测,这是一家咖啡馆?一家外国餐厅?还是一个文创书店?可当TEA的拼写映入脑海的时候,立刻抓住了它的主题——茶空间。古街与新潮,传统茶与新表达,构成了当代茶生活的新景象。

足立美术馆及其庭园和茶室

位于日本西南部岛根县安来市的足立美术馆,由当地出身的实业家足立全康于1970年建立,它以多达130件的现代日本画家横山大观的作品和日本庭园而闻名于世。

面积达5万坪的宽大庭园内,在借景出云的群山间建造出枯山水庭、苔庭、池庭、白砂青松庭、龟鹤瀑布等各种创意庭园,春天的杜鹃、夏天的深绿、秋天的红叶、冬天的雪景,在这里都有着四季不同的美丽景致。庭园大胆采用借景的方式,将原本不属于园区的山水,在视觉上与其他景色融为一体,体现出了“和”的气氛。

问茶

十三行,成也茶,败也茶

  十三行行商中,以闽籍商人居多,且诞生了如潘振承、伍秉鉴这样的商业奇才。他们不仅独具国际视野与商业智慧,而且很懂茶。茶,在18~19世纪的国际贸易中可谓是“爆款商品”,掌握了茶叶流通,就意味着掌握了财富的钥匙。

然而,成也茶,败也茶。鸦片贸易的繁盛,印度茶业的兴起,西方科技的进步,中国茶的“桂冠”日益黯淡,再加上制度本身固有的致命硬伤,导致了十三行的最终陷落,成为中国近代商业史的绝唱。

图片

秘境六堡,水路山林味深长

在山水稠密的梧州,西江、桂江、浔江,三江萦绕古城,这座曾经的岭南首府,有很多古老的故事,隐约都藏在梧州的牌坊街巷里。古街坊,有传说中的龙母庙,有百年来依然为人挡雨的骑墙楼,骑墙楼的二楼还留着为防水患而备用的铁门。三江汇合从而商贸云集,特别是明清以来,梧州本地茶品以船运、沿江行,通粤港、销南洋,一时间西江千帆竞渡,茶熏两岸,成为一条名副其实的“茶船古道”。

图片

图片

将进茶

做个岩茶时空的收集者

认识小霞,是通过朋友介绍。他说这个小姑娘很有志向,自己在武夷山租了个场地,建了个茶窖,存放她收集来的各种年份的岩茶。年纪轻轻却深爱岩茶,其中不仅有很深刻的故事,还有她对岩茶独到的理解。

图片

七碗流风

图片

专栏

蔡荣章/ 泡茶席上这些动作的取舍

陈荣冰/历史特色名茶之漳平水仙茶饼

许玉莲/ 茶席比赛要比什么

曾园/ 茶有高下,而人是平等的

图片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