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今日头条抓取
标题图
奏响乡村振兴“奋进曲”——荔城区北高镇注重产业支撑增强乡村发展动力
2021-03-16 09:20 莆田网

  五侯山景区完善旅游步道、安全护栏等基础设施。

  山前村推进中欧文旅小镇等项目建设。

  □湄洲日报记者 林英 通讯员 翁国城  文 /图

  北高镇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强试点村建设,推进中欧文旅小镇等项目建设,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通过土地流转、建设生态观光园和绿色蔬菜基地等,带动村民增收。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今年以来,荔城区北高镇把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推动乡村振兴结合起来,牢牢抓住产业、旅游、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示范先行,不断增强发展动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今年春节,我做的线面卖出很多,收入增加了,日子是越过越好了。”昨日,北高镇福岭村脱贫户王文炉在家一边晾晒线面,一边高兴地说道。

  今年47岁的王文炉曾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帮扶过程中,考虑到他会制作线面的手艺,该镇结合激励性产业扶贫项目,为他提供了一笔扶持资金,帮助他发展生产,增加收入。如今,每年春节前后,王文炉可以生产近5000公斤线面,一年有4万多元收入。

  细化帮扶举措,激活内生动力,变“输血”为“造血”,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该镇坚持靶向施策、持续精准发力,落细落实教育、医疗、就业等帮扶政策措施,持续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去年,共投入资金578.8万元,实施12大类扶贫行动,并建成5个产业基地,发放各类补助资金368.98万元。全镇233户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1个贫困村稳定摘帽。

  脱贫摘帽后,北高镇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据介绍,该镇结合实际,制定全镇乡村振兴工作实施方案,将全镇24个村进行分类规划、合理布局,避免出现“千村一面”的现象。其中,重点推进江边、山前、福岭这3个入选福建省乡村振兴试点村建设。邀请高校专业团队为试点村出谋划策,委托福建省城乡规划研究院团队为试点村制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指导推进试点村乡村振兴项目落地。去年,这3个试点村全年开工建设项目16个,完成投资2330万元。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阳春三月,正是登山游玩的好时节。五侯山以其秀美风景,吸引了众多游客前往观光。

  五侯山古称“五峰山”,因远眺山峰状如笔架,又称“笔架山”,为莆田沿海第一高峰。“五侯秋望”是莆田新二十四景之一。站在山顶极目远眺,海湾港口、原野田畴、林木溪流等织成一幅沿海地区的山川风物图。山上蕊月宫、清云亭、迎宾阁、天后宫、大雄宝殿、圆明殿、通明殿等依山而建,还有祈梦的“仙女洞”、黄金巨龙临崖腾、天然巨石“第一峰”等。今年春节期间,五侯山景区因开启梦幻夜景灯光秀而迅速蹿红,成为“网红”打卡地,日客流量高峰期达到5万人次。

  助力乡村振兴,乡村旅游大有可为。北高镇福岭村充分利用五侯山景区的特色优势,着力发展乡村旅游。该村一方面注重加强完善乡村基础配套,改造蓄排水沟2000多米,建设东田激情广场、福井励志公园、井字菜园和福岭文体休闲广场等。另一方面加快五侯山景区配套建设,已投入资金600多万元,初步建成“网红”情人桥、五侯石林步道等景点。

  据福岭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陈劲群介绍,3000多米长的五侯山旅游步道已初步建设完成,景区主入口道路实现拓宽绿化美化,增设旅游标识标牌和安全护栏等,游客服务中心正抓紧建设中,大型停车场选址也摆上议事日程。

  陈劲群表示,该村成立五侯山旅游投资有限公司,邀请湖南兴乡农业项目规划设计院对五侯山创建3A旅游景区进行规划,目前已完成初步规划成果。整个景区分为五侯山祈福祈梦与休闲观光区、田园康养区、研学旅行区、现代果蔬采摘区。下一步,该村将围绕规划,实施五侯山文化园项目,建设五侯阁、传统文化讲习所、通明书院、一山观三湾等景点,为发展乡村旅游、推进乡村振兴奠定基础。

  北高镇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该镇素有“金匠之乡”“黄金珠宝首饰之乡”之称,镇内五侯、鲤鱼、牛尾“三山叠翠”,千亩围垦、万顷滩涂,田间阡陌,山水生态环境优越,发展乡村旅游潜力大。

  昨日,记者在该镇栏山村的火龙果种植基地看到,一株株郁郁葱葱的火龙果种苗长势喜人。据介绍,该基地计划将装上反季节夜间催花的补光灯,设计成灯海的效果,打造旅游观光点,并结合周边北高珠宝产业园等旅游项目,延伸旅游产业链。

  串点成线,整合资源。北高镇树立全域旅游理念,以景区景点、特色村为支撑,串连分散的旅游资源,努力实现旅游效益最大化。下一步,该镇将积极引进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旅游建设,打造乡村特色旅游目的地,助力村民收入持续增长。

做大特色富民产业

  连日来,在北高镇山前村九十六港的中欧文旅小镇,工人们正抓紧时间对入口处的旅客服务中心进行施工,加快室内装修。

  走进中欧文旅小镇,只见一座座仿建的埃菲尔铁塔、荷兰风车、田园水车等具有欧洲风情的建筑立在田园里。“再过一两个月,这里的百日草、荷花等将陆续盛开,届时游客就可欣赏到一片新的花海。”中欧文旅小镇董事长余国泉说。

  近年来,山前村以“花”为介,借“花”发展,着力打造以“四季花海”为主题的休闲农业,助力整个九十六港田园综合区建设,不断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为持续促进农民增收、农村发展,该村成立农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村集体以基础设施投入入股,与莆田市研学旅行有限公司合作打造中欧文旅小镇。由中欧研学总投资2亿元,分三期规划构建“一环一带双核十板快”,即田园游憩环、中欧水上风情带、入口和中心公共服务核,以及欧亚草原、耕读田园、浪漫爱琴海、星空营地、童话湾、“可食地景”花园、风车牧场、勇者拓展营地、文创艺术街区、水上乐园等十大板快。

  去年起,中欧研学加快中欧文旅小镇一期项目建设,包括四季花海、国防教育基地、党建沙雕、农耕文化、知青广场等五大主题,计划于今年5月正式对外开放,全力打造集休闲旅游、亲子教育、劳动教育为主的“网红”打卡点。届时,还将引导村民在景区规划区内设点销售工艺品、开设农家饭馆等,带动当地群众创业致富。

  农田变花园,农村变旅游观光地,农民在家门口就能赚到钱。“通过这个合作项目,可以确保村集体获得稳定收益,也能有力带动第三产业发展,帮助村民就业、增收。”山前村党支部书记陈钒表示,近年来,山前村党支部以强村为要、以发展为纲,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发展特色产业、壮大集体经济等方面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子,仅去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就达到670多万元。

  据介绍,该村还集中成片流转土地,引进利农集团建设现代农业综合园区项目,租期15年,搭建钢结构智能温控大棚,进行蔬果农产品的研发、种植、加工和销售,预计年产值1500多万元,能够解决100多人的就业问题。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北高镇积极培育优势特色产业,依托休闲农业发展基础,以山前村为中心,辐射带动周边的江边、栏山等村庄休闲农业、旅游业发展。通过土地流转、建设生态观光园和绿色蔬菜基地等,让产业为乡村振兴增添活力,带动更多的农民从中增收致富。

  春风吹来满眼春,乡村振兴正当时。“十四五”开局起步,北高镇将奋力推动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逐步探索乡村振兴的有效实现路径,努力绘就村美民富的美丽新画卷。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