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今日头条抓取
标题图
鸭子住上“吊脚楼” 〉 水禽旱养拓出环保养殖新路
2021-03-15 12:32 南平广播电视台新武夷

■南平广播电视台:郑晟

延平融媒


针对畜禽养殖存在的污染问题,延平区充分发挥省科技特派员团队的优势,推广新的科学养殖模式。支持发展水禽标准化规模生产和产业化经营,推广使用栏网或垫料的旱养模式,促进水禽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养殖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日前,福建省农科院家禽健康养殖与产业化生产技术服务团队,来到延平区峡阳桂盛安窠养殖小区开展科技服务,指导养殖户试行“肉鸭高床旱养技术”。据了解,养殖小区是延平区桂盛养殖专业合作社在福建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指导下建设的项目,总投资约1.2亿元,分两期建设,目前正在进行一期项目建设,投资约6300万元。主要建设饲料车间、养殖区、冷库、办公楼及宿舍楼,配套建设厂区道路及绿化,购置加工、运输等生产设备。

南平市延平区桂盛鸡鸭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蔡桂盛



前期要做的是水电、孵化室、保温室还有包括这里的高床养殖的鸭舍。最重要的我们后期要建一个屠宰场,这个屠宰场如果建成的话,我们整个养殖小区就会形成一个非常良性循环的流通模式,我们从种蛋到孵化到养殖到屠宰,可以一条龙。


传统的鸭鹅养殖都离不开水域,在养殖的同时会对水体造成一定的影响。如果规模继续扩大,就需要更多的水库。除了很难找到符合条件的养殖场地外,把生产线铺得太大也很难管理到位。另外,大规模的水养,也会给环保带来很大的挑战,环保这关很难过得去。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科技特派员 郑嫩珠



传统养殖有几个方面的缺陷,一个是生物安全方面。因为鸭子跟地面直接接触,造成病不好防控,而且发病率比较高。另外一个是环保方面,因为传统的养殖都在临近的江河建一个简易的鸭舍,粪便直接排放到水里面,造成了环境的水源的污染。


郑嫩珠告诉记者,这些难题在高床养殖模式投入使用后都将被破解。形似吊脚楼的鸭舍设计精巧,肉鸭排出粪便将会通过二层漏缝地板掉落到一层的益生菌垫料中,经过混合发酵成为有机肥料,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水的产生,同时实现粪污的高效利用。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科技特派员 郑嫩珠



因为鸭子高床养殖,它直接网上养殖,不跟粪便直接接触,发病率就非常少了。而且粪便可以用发酵床来处理,可以作为有机肥进行直接回收利用。

南平市延平区桂盛鸡鸭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蔡桂盛



鸭粪会通过益生菌发酵,发酵完这个就是非常好的一个有机肥,那我们返输到水果那边的话,果蔬无形中又是有机水果,一个非常好的品质,可以作为一个全生态的产业链来循环、去生产。


蔡桂盛介绍,养殖小区全面建成后,每年可出栏肉鸭约80万羽,为省内沃尔玛、永辉等商超供货。同时,这种养殖模式还是延平区的养殖示范模式,若取得成效良好,将在全区范围内进行推广。

南平市延平区桂盛鸡鸭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蔡桂盛



整个基地建成以后,我们可以年宰500万羽鸡鸭,可以创造产值大概接近于两亿元。


制作:南平广播电视台
微刊编辑:许文婷
微刊校对:陈音频
微信合作热线:13905994321



本地视频推荐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