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闽声
标题图
日本文化里的“中国印记”
2021-03-11 17:28 闽声传媒

日本思想家池田大作,曾经问过著名的英国学者汤因比:“假如给你一次机会,你愿意生活在中国这五千年漫长历史中的哪个朝代?”

汤因比坚定地答道,“要是出现这种可能性的话,我会选择唐代。”

善于吸纳学习的国度

图片

在当时的日本人心里,遣唐使就像英雄一样。他们跨越大海,战胜风浪,走出死神的阴影,才能踏上大唐的土地,然后从那里带回世界上最先进的文化,这样的文化,让人大开眼界、为之折服不说,就是对国家的整体发展,也能带来极大的推动。

而遣唐使背负的使命中,极为重要的一条就是,带回唐朝的各种器物:唐人怎么生活,我们就怎么模仿;唐人用什么,我们也跟着用什么。

与唐玄宗差不多同时代的圣武天皇,他的起居室摆着椅子、屏风、书法挂卷等物,满满的“中国风”;圣武天皇的妻子光明皇后,不光在生活上使用唐朝的器物,还擅长挥舞毛笔,写得一手好书法,在她写的书法作品末尾,她还署上了自己的中国名字“藤三娘”。

图片

「日本千本鸟居」

从以上历史不难看出,唐朝时期,中日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达到空前繁荣。日本对于外来文化的接受程度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说不能超越的,只要是先进的东西,它都会想方设法地吸纳,但是在此基础上又继续发展,使之成为自己的文化。

比如,樱花、茶道、插花、围棋这些都是起源于中国现在却被大多数人认为是日本国粹,当然日本也是以国粹的态度对待。汉服(和服的起源),诗赋,戏剧,浮世绘(大量吸取了中国古代绘画),建筑(日本古建筑,大多数保存相当完善,并且这些建筑风格可以很大程度上看到受中国建筑的影响),饮食(日本饮食受古代中国影响讲究尽量减少对食材的加工,以求追求食材本来天然的味道和营养),包括日本的一些传统节日很多都来源于中国。

日语,国人最好学的外语

图片

例如中国汉字对日本的影响。日本原来是一个没有文字的国家。中国史籍《隋书•倭国传》中记载:古日本“无文字,以刻木结绳记事”。

在日本形成自己的文字之前,汉字一直是日本使用的主要记录文字。汉字传入日本大约已有2000年的历史。公元1世纪前后,中国的铜镜、印章、货币等传入日本,其上的文字即是最初入日的汉字。大陆移民把汉字带入日本,从此汉字就成了日本流行的文字,官方用以记录历史,学者用以著书写作。

公元5世纪以前,懂汉字汉文的只是少数上层统治者和大陆移民。公元6世纪以后,不仅上层统治阶级学习使用汉字,就是普通百姓也学习使用汉字,汉字成为日本人表达自己思想的工具,是日本惟一正式使用的文字。

公元9世纪中叶,留唐学生吉备真备和空海创制了日本文字片假名和平假名。片假名是取汉字的偏旁、部首或汉字的一部或全部而创制的,平假名是在汉字草书基础上创制的。日本假名创造以后,仍然须要配合汉字使用。虽然日本创造了片假名和平假名,9世纪至11世纪仍是日本汉文学的兴盛时期,出现了许多有名的汉诗文集。 

图片

「日本居酒屋」

一直到现在,日本所使用的文字仍是假名夹汉字,仍是中国文化圈内的国家之一。日本文字并不是假名和汉字作为同等价值混杂在一起,而是汉字在使用中具有更高的价值。日本人一方面创造了表音体系的假名文字,一方面保留了表意文字的汉字体系,这就把汉字运用简便,一字一意的优点与假名易读易写的特点结合起来,使日语文字语言成为一个完整的文字体系。 

东渡扶桑

图片

「日本大阪城天守阁风貌」

例如佛学对日本文化的影响。在东汉永平年间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后,又从中国传入日本,如三国孙吴赤乌年间佛教传入天台山,当时浙江境内共有九所寺庵,天台山一带就占了6所。“东土小如来”智者大师集当时中国佛教之成,融“南义北禅”于一炉,在天台山创立了中国佛教史上最早的宗派一一天台宗,使天台山佛教进入鼎盛时期。至唐代,天台山佛教开始“文化输出”,东渡扶桑,对日本佛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唐代高僧鉴真六次东渡日本,在日本传播律宗的同时,大力弘扬天台教义,从而揭开了天台山与日本文化交流的序幕。中国上古时代就有太阳崇拜,在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的陶器上就出现很多太阳纹图案,显示着当时的人们普遍存在太阳神崇拜观念,这种观念在中国古代史上曾发生了相当广泛的影响,并涉及海东的日本,把日本视为“扶桑之国”,用“太阳的故乡”取国名,名日“日本”,用太阳做日本国旗,这些都渗透着中日文化交流的结晶。

圣德太子摄政期间,在汲取中国儒家学说的同时,也积极传播于6世纪中叶传来的佛教。他基于“世间虚假,惟佛是真”的谛念,不仅借助天皇诏令“兴隆三宝”,而且在制定《十七条宪法》时,在第二条里提倡“笃敬三宝,三宝者,佛法僧也,四生之终归,万国之极宗”,强调了佛法普渡一切众生,适用于万国,这里的万国即指的是中国、朝鲜、日本。

在这一历史背景下,日本文化自此至大化革新(645年)后一段时期,在建筑、雕刻、绘画以及装饰性艺术诸方面都有长足的发展,迎来了以7世纪前半叶圣德太子时代为中心的佛教文化的黄金时代。因当时建都飞鸟地方,故史称“飞鸟文化的时代”。在日本文化史上,从大化革新至和铜三年迁都平城京,史称“白凤文化时代”。这一时代佛教仍然是日本文化思潮的主要倾向。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