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热报
标题图
上下杭的“门面担当”,原来是它.....
2021-03-06 15:00 台江史志

上下杭,也称“双杭”,百年前就是福州最繁华的商业街区,也是福州对外商贸重要的航运码头,因此造就了河道发达、桥多的特征。

在上下杭三捷河畔矗立着一座斑驳古桥,它见证了上下杭的沧海桑田,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它就是——三通桥

“门面担当”

三通桥

三通桥建于清嘉庆十一年(1806),桥长36.7米、宽3.1米、高6.37米,敞肩式石构拱桥,二墩三孔桥墩为船形,颇具气势。

桥栏石板有“嘉庆丙寅年仲秋吉旦造”题刻。

图片

所谓“三通”,是指城内的三条小河通过此桥,东通小桥(达道河)、西通三保(三捷河)、南通新桥仔(新桥仔河)。

图片

▲张真君祖殿

涨潮时,三条小河的潮水汇聚于此,在三通桥北侧张真君祖殿前,形成“河水两头涨”的汇潮独特景观。

这也是福州谚语“圣君殿水两头涨,涌出黄金滚滚来”的由来,迎合了商人“财源滚滚”的吉利口彩。

图片

每到重要节庆日,三通桥更是“盛装打扮”,上演诸多精彩节目,游人、古桥、美景自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图片

古桥不语,流韵悠长,或许,“三通”应有新解,它不仅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