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民党主席改选预计7月登场,自从中广董座赵少康表态参选后,百家争鸣、群雄并起。台湾东海大学政治系教授张峻豪接受访问时表示,蓝营目前因为主张反莱猪,取得政治红利,情势上扬,所以党魁选举表态者众,但要当心2018到2020的开高走低重演。他认为,接下来无论谁要带领蓝营,有两个面向要处理好,一是开创两岸关系新局、二是贴近青年世代,若处理不好,声势都只能昙花一现。
针对国民党主席选举群雄并起的态势,张峻豪表示,国民党近期声势上扬,因此让许有志之士跃跃欲试,但值得注意的是,蓝营的声势看涨并非建立在自身,而是建立在民进党的政策失误、缺失,国民党趁势检枪操作,从去年底的莱猪进口争议开始,国民党积极主张反莱,并依此为立基,加码推动“割莱委”等多项罢免泛绿民代的运动,确实成功吸引目光,创造声量,但终究不是蓝营本身的功劳。
张峻豪提到,国民党在2018年九合一选举大胜后,情势大好,当时同样出现一票党内人士表态竞逐2020“大选”,未料马上就因为两岸论述不够清晰,被抹红无法即时说明,加上流失青年族群的支持度,开高走低,瞬间跌至谷底。
张峻豪认为,无论接下来带领国民党人是谁,必须处理好两岸论述并贴近青年族群,唯有开创两岸关系新局、争取青年世代的支持,国民党才可望跳脱泥淖,然而,上述步骤,现任党魁江启臣都尝试过,但成效不彰,目前台面上的可能参选人,能否有所突破,有待观察。
谈到赵韩结盟,张峻豪指出,赵少康有创立新党的形象在,后续包括亲中、抹红的标签,势必会成为赵的包袱。加上韩国瑜在青年支持度方面趋弱,赵的青年族群好感度也可能受到影响,所以处理“两岸论述、青年支持”,对赵而言会是一大难题。也就是说,赵要胜选党魁不难,困难的是如何去除掉自我包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