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著名心内科专家葛均波院士(右)数次来厦为患者实施高难手术。
复旦中山厦门医院心内科执行副主任王翔飞坐诊,耐心解答患者疑问。(本组图/复旦中山厦门医院提供)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楚燕 通讯员 洪于蕙 陈嘉俊)率先在福建开展左心耳封堵术,从源头上降低房颤病人中风风险;创新性开展微循环障碍诊治,让不明原因的心绞痛病人不再频繁胸闷胸痛……作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这家被赞誉为“家门口的上海医院”——复旦中山厦门医院,开业三年来填补了50多项厦门乃至福建医疗领域技术空白,精准补齐本地医疗短板。作为医院的“拳头”科室心内科,也传承了上海总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王牌学科心内科的先进技术和理念,在葛均波院士及其名医工作室专家成员的指导和助力下,以“创新”“关爱”为核心,快速提升综合实力,让广大患者不出福建,在“家门口”就能享有原汁原味的复旦中山“心”服务。
新技术
房颤患者易中风,封堵心耳一针根治
很多人知道房颤(心房颤动)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却不知房颤还是导致中风的重要原因。与普通人相比,房颤患者的中风发生率要高出5倍。
过去,房颤患者靠口服抗凝药来减少血栓形成,预防中风。华法林是应用较广的口服抗凝药,但其用量很难掌控,“没吃足”达不到抗凝效果,“吃过头”容易出血,且药物浓度个体差异大,服药过程中要经常到医院监测血药浓度,很多患者做不到。而其他新型抗凝药物,价格昂贵,且存在出血风险。
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够很好地预防房颤导致的中风呢?左心耳封堵术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房颤导致中风的血栓,90%以上源于左心耳。左心耳脱落的血栓一般较大,所以一旦进入大脑,堵塞的是大血管,后果严重。”复旦中山厦门医院心内科执行副主任王翔飞介绍,脑部大血管堵塞,最好在4小时内取栓,但实际上,从发病到送医,加上检查、手术,往往超过4小时。因此,对于房颤导致的中风,医学上一直强调“预防为主”。
记者了解到,与上海总部“同质化”管理的复旦中山厦门医院,持续开展新技术新项目。自2019年开始,该院就率先在福建开展左心耳封堵术。这项手术在上海总部已常规开展,不用开刀,创伤小、出血量极少。操作时,医生通过传输装置将封堵器置入左心耳,左心耳被“封闭”了,血栓跑不出左心耳,就能从源头预防房颤患者中风;且术后患者不再需要终身口服抗凝药,大大降低了抗凝药导致的出血风险。
新项目
无创检查经济便捷,诊治微循环障碍不再难
随着健康知识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熟知,冠状动脉堵塞会引发心梗,而冠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但是临床上有一些频繁胸闷胸痛的患者,通过冠脉造影却查不出明显异常,这部分人群中,30%-40%存在微循环障碍。如果把心脏的血管比作大大小小的道路,微循环障碍就是“主干道”没拥堵,但“小路”狭窄或堵塞,时间久了,也会影响氧气和营养物质的运输,造成心脏缺血。
王翔飞专家介绍,微循环障碍诊治的一大难点就是检测麻烦。首先要做造影,还要放入多普勒导丝监测血流速度,再用药水扩张血管,让血流速度加快,监测血流速度变化,从而判断是不是微循环障碍。这是一项有创检查,费用昂贵,仅导丝就要1万多元;而且一旦确诊,药物治疗过程中还要重复这项检查以判断疗效,疗效不佳则要换药,再定期复查。由于检查复杂且花费昂贵,该项检查在我国难以推广。
现在,更经济更便捷的检测方法诞生了。2020年,复旦中山厦门医院心内科在省内率先运用体外超声诊断微循环障碍。“这是一项无创检查,费用约几百元,重复检测也方便。”王翔飞专家介绍,医生通过将超声探头放在患者心脏位置,监测其血流速度,就可以诊断有无微循环障碍、判断疾病严重程度,并监测药物治疗效果。据了解,该项检查对超声设备和操作医生的要求较高,全国不超过10家医院开展此项检查项目,截至目前复旦中山厦门医院已做了20多例。
新提升
高难手术占比超90%,提升区域心内诊治水平
心内科是上海总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王牌学科”,厦门医院心内科秉承“同质化”管理模式,在葛均波院士及其名医工作室专家成员的指导和助力下,全方位平移上海总部心内科的优势资源和先进技术,工作室专家成员每月甚至每周轮流来厦看诊、手术,指导学科建设,其中王翔飞等专家更是常驻厦门医院,每周均在厦看诊和手术。开科3年来,该院心内科已成功开展了包括复杂冠心病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复杂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起搏治疗和先心病介入封堵手术在内的各类介入手术超600余例,其中三四级高难手术占比超90%。
除了创新技术的平移落地,复旦中山厦门医院心内科还积极举办学术活动、从事科学研究,比如,举办沪闽心内外科沙龙、沪闽左心耳封堵术高峰论坛等,致力搭建更加专业、开放和前沿的学术交流平台,进一步推动厦门乃至福建一带心内科的共同发展,更好地造福本地百姓。
【链接】
高难度手术解除CTO病变
70岁的吴老伯,3年前开始稍一活动就胸闷气促,且症状持续加重,甚至无法平卧休息,慕名到复旦中山厦门医院求治。经检查,患者吴老伯心功能不全,冠状动脉多处狭窄堵塞,且有的重度钙化,有的完全闭塞。CTO病变(慢性完全闭塞病变)手术难度极高,风险较大。王翔飞专家带领心内科团队,凭借高超技术,成功打通其右边闭塞血管,在右冠状动脉植入支架,并在几近全部闭塞的左回旋支中段成功植入支架。术后经过进一步药物调理,吴老伯胸闷气促的症状明显好转。
植入起搏器封堵左心耳一站搞定
82岁的刘奶奶因反复头晕住进复旦中山厦门医院心内科病房,住院期间突发晕厥,经抢救后苏醒,被诊断为“病态窦结综合征,心房扑动”,需要植入永久起搏器。然而老人家还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外周动脉硬化等病,栓塞风险高,同时需要进行左心耳封堵术才能预防血栓形成。本着“一切为了患者”的中山精神,心内科汪菁峰副主任医师和张晓春医师为刘奶奶施行“一站式”手术,首先植入永久起搏器,再为其实施左心耳封堵术。术后,刘奶奶恢复良好,未再出现头晕、晕厥的症状。
扫码关注复旦中山厦门医院视频号,听心内科医生讲述关于心脏那些事的趣味科普。
展开阅读全文
责任编辑:
廖文焱,赖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