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水熊虫”?
这是一类有八只脚、生活在水中的动物,以植物、藻类、细菌和小型的无脊椎动物为食。
它们之所以得到“水熊虫”这样的通用名称,是因为它们的外表、爬行的姿态就像熊一样。
水熊虫至少在5亿年前就已存在,2亿5千万年前出现的恐龙与之相比,可是个小后生。
别看水熊虫憨态可掬,这家伙可是顶着一个“地表最强”的称号。这个“最强”,是指“生命力最强”。
八腿一蜷,脱水成干,新陈代谢几近停止,水熊虫进入一种隐生状态(cryptobiosis)。在隐生状态下,即使环境再恶劣,水熊虫照样能够创造生命奇迹:
冰封三十年?活!
5700格雷强度放射?活!
要知道30格雷强度的放射当量就可轻松杀死人类。
上到喜马拉雅,下至马里亚纳,都可以找到它的踪迹。
更厉害的是,有研究报告指出,把收藏在博物馆达120年的苔藓类标本添加水分后,其中处于脱水隐生状态的水熊虫又恢复了活动状态。
它还是迄今唯一一种无任何防护措施、暴露在外太空环境中还能正常存活的生物。
这么一看,难道水熊虫真的就无敌了?其实并不尽然。
我们可以把前面的那些条件理解为“魔法攻击”,但水熊虫对机械力这种“物理攻击”可没什么耐受力。简单来说,就是“一巴掌拍死”。
介绍完今天的主角,回到最初的那个问题:
水熊虫对人体到底有没有危害?
供稿:福建省疾控中心卫生检验检测所微生物检验研究室 郑盈翔
配图来源于网络
传播健康知识,
展示疾控风采!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