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海都全媒体记者 石磊磊 实习生 蒋诗晴 文/图
昨日,记者从福州市古厝保护开发集团有限公司获悉,经过对台江上下杭街区剩余古厝的梳理,今年上半年,该单位将对上下杭的28处登记文物点进行修缮,其中包括历史上规模较大的会馆——兴安会馆和南郡会馆,同时龙岭顶相关建筑也将同期修缮。
兴安会馆 曾是最气派的会馆
据专家统计,福州的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里,曾有16处会馆。这些会馆“馆庙”结合,建筑华丽,既承传祖籍地的传统建筑特点,又吸收福州地区建筑艺术风格。过去几年,上下杭修复了永德会馆等会馆。上杭路的建郡会馆(建宁)目前正在进行装修布展,预计在今年3月开放。
今年,上下杭将修缮5处会馆,包括上杭路的江西会馆、寿宁会馆和周宁会馆,以及下杭路的兴安会馆和南郡会馆。
昨日,记者在现场走访时看到,经过各时期的改造,部分会馆只剩下了一堵门墙,这也给后期施工修缮带来了挑战。在这些会馆中,修复体量最大的是兴安会馆,总建筑面积达到5100平方米。
据福州市古厝保护开发集团的工作人员介绍,兴安会馆是莆田商帮集资建成的,曾是上下杭最为气派的会馆,现在作为上杭小学、台江区教师进修学校的场地。街区会按照真实性原则,保护好古厝的遗存。
龙岭顶武圣庙,现为一家幼儿园
龙岭顶 古时台江重阳登高地
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中,龙岭顶是制高点,也是大庙山的重要节点。郑子端老师说,古时重阳节,鼓楼的居民登乌山,而台江的居民则是登龙岭顶。
去年,龙岭顶下山路上的5处民居率先启动了修缮。今年,该片区将有多处古厝被提上修复计划,包括关帝庙,龙岭顶巷34号、36号、38号、40号和42号商铺,龙岭顶文昌帝君庙,戚继光祠堂等。
其中保存较为完好的是关帝庙,它始建于明代,清代重建。门墙由红砖绿瓦砌成,约八九米高、十多米宽。正上方写着“武圣庙”,两扇边门上各有一个牌匾,写着四个古文大字“居仁由义”。
福州本地老建筑爱好者薛纪天告诉记者,龙岭顶武圣庙是福州市区现存历史最悠久的关帝庙之一。
不过,11年前,龙岭顶南麓曾遭遇火灾,地块目前处于荒废状态。按照修缮方案,荒废的地块将绿化,打造成龙岭顶小公园。
据福州市古厝保护集团相关工作人员介绍,28处登记文物点的修缮,意味着上下杭现存的古厝修缮工作将进行收尾。福州市将再投入近1亿元资金,对33000多平方米的古厝进行修缮。修缮的总工期是547天。
古建专家表示,和原先的修缮相比,此次修复将让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的道路形成连贯的景观风貌,充分展现福州传统街区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