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31日
是第68届“世界防治麻风病日”
暨第34届“中国麻风节”。
国家卫生健康委、民政部、国务院扶贫办、中国残联和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将联合开展主题为“全面消除麻风危害,共同走向文明进步”的活动,号召各地有关部门携手合作,消除麻风危害,防止因病致贫返贫发生,关心尊重麻风病患者和防治工作人员,推动麻风病防治工作再上新台阶。
麻风病在我国流行已有2000多年历史,曾给人们的身心健康带来严重危害,是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经过70多年的防治,麻风病疫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从2013年起,我国每年新发现麻风病患者减少至1000人以下,2015年实现了全国以县为单位基本消灭麻风病的目标,麻风病防治取得了巨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在麻风病防治工作取得积极成效的同时,因为麻风病流行程度降低、流行范围缩小,造成不少部门和单位对麻风病防治工作的重视程度降低。
现状一:临床经验不足导致麻风病误诊漏诊增多
当前,很多临床医生没有接触过麻风病例,特别是年轻的皮肤科医生诊治麻风病的实践机会极少,临床经验积累不够,对麻风病的警惕性下降,导致麻风病误诊漏诊增多。
现状二:潜伏期长导致麻风病疫情时有发生
目前人群中仍然存在着未被发现的麻风病传染源,部分地区的麻风病疫情仍时有发生。
由于麻风病潜伏时间长,平均2~5年,甚至长达十年、几十年,造成传染机会的增加。
2020年,莆田市新发一例50多岁的麻风病女性患者。她在回忆自己的麻风病接触史提到,在她20多岁时所住的农村发现一例麻风病人,后来她搬到外地居住,就再没有接触到其他的麻风病人。
现状四:家庭内传染导致青少年麻风病例增多
福建省内某县发现的一例初一女学生麻风病人,因延迟发现,治愈后出现右手垂腕的畸残,调查发现其母亲曾患有麻风病。
福建省内另一个县发现的一例高中生麻风病人,也是因为其母亲有麻风病史。这名高中生因为延误发现、治疗,出现轻度垂足的畸残。
全国目前约有600个麻风村,遗留20万以上治愈存活者,约2万人仍然生活在麻风村中。这些治愈存活者身上有不同程度的畸残,老龄化及缺乏养老照顾是目前麻风村中治愈存活者面临的主要困境。特别是在人少的麻风村,孤立无援、精神空虚的问题尤为突出。
推进麻风病防治工作,这些措施我们可以做到:
积极动员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医务人员,特别是皮肤科医生参与麻风病防治工作,保持对麻风病的警惕性,强化重点地区和重点人群麻风病患者发现工作。
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提升公众对麻风病的认知和关注度。
一旦发现麻风病可疑症状,请尽早到各级皮肤病防治院诊断治疗,或联系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咨询。
全面消除麻风危害
共同走向文明进步
供稿:福建省疾控中心麻风病防治研究室 张子胜
配图来源于网络
传播健康知识,
展示疾控风采!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