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今日头条抓取
标题图
“蝶变”起飞当空舞——城厢区龙桥街道聚焦兴城市奋力谱写新篇章
2021-01-15 09:01 莆田网

  魅力龙桥城更新

  绶溪天桥

  绶溪片区改造现场

  电商城

  香格里拉大酒店

  举办技能培训

  普及环保知识

  龙桥社区“党建+”邻里中心

  垃圾分类屋

邻里中心——孩子阅读学习的乐园

  核心提示

  时间无痕,奋斗有迹;岁月更替,日新月盛。2020年,城厢区龙桥街道党工委、办事处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统筹抓好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围绕实施“双轮”驱动,扎实推进重点项目建设,聚焦城区环境提升,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推动“党建+”社区邻里中心建设,铆足干劲狠抓各项工作落实,努力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作出更大的贡献。

  1 景观提升 城市颜值越靓丽

  莆田学院、绶溪公园风光宜人、文化深厚,文献路、梅园路、东园路、荔城大道、学园街四通八达,新街口、城北洋西片区旧貌换新颜,电商小镇、泗华陂展现新貌。

  老城更新,城市蝶变。泗华溪畔、绶溪公园旁,一座座现代化的住宅小区拔地而起,城北新城市中心正在强势崛起。

  作为老城区以及市政府所在地的龙桥街道,可以说是莆田发展的缩影。“十三五”以来,街道持续发力,不断推进城区建设,环境美化、绿化,让群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

  冬日暖阳,绶溪公园靓丽的景色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打卡”。古桥上、古树下、河岸边,市民们或欣赏着冬日的美景,或沐浴着温暖的阳光,或聊天跑步,一派惬意和谐的景象。

  一旁的绶溪公园片区则是一派繁忙的建设形象,工人们抢抓晴好天气,抓紧推进片区改造各项工作,力争工程保质保量。

  绶溪公园项目是省市重点项目,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将其作为我市城市大客厅、绿心、中央公园打造。对此,街道作为项目所在地之一,高度重视,在落实“双轮”驱动、促进旧城更新的同时,片区的改造将进一步放大绶溪公园效应,推动建设“山、林、水、湖、田、城”共同体示范区,加快推进“北优”战略实施。

  项目东至延寿溪西岸线,西至延寿溪东岸线,南至畅林社区,北至绶溪公园,占地1058亩,涉及拆迁户883户,建筑总面积约47万平方米。分两期推进,一期占地约341亩,涉及拆迁户251户,建筑面积约14.2万平方米;二期占地面积约717亩,涉及拆迁户632户,建筑面积约32.8万平方米。

  街道抽调区、街道、村三级精干力量,与市里同频互动,构成四级联动网络,形成征迁攻坚合力。通过强化“指挥部+临时党支部”,把指挥部、工作站建成决策、咨询、执行、保障综合部,把党员干部压在征迁一线,佩戴党徽,亮明身份,挂牌上岗,带头学习政策、方案,带头入户答疑释惑,带头落实进度要求,带头增强各项保障,确保整个征迁推进有力有序。

  目前,一期已全部完成征迁签约交房;二期已完成签约交房880户,预计本月15日前完成剩余3户签约交房。项目基本已经完成土地预征工作,预计本月25日前全部完成迁移。

  绶溪公园的进一步建设只是街道有力提升人居环境的缩影。连日来,位于街道太平、下磨社区的文献北片区项目现场,工作人员正抓紧完成民房面积确认签约。

  文献北片区里大部分房屋建筑结构简陋,已经变成危旧房,加上缆线老化杂乱、道路交通管网堵塞、地势低洼排水不畅、火灾内涝安全隐患大,群众对改造的意愿强烈。

  旧城更新势在必行,街道根据市委、市政府部署,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强力推进片区改造,该片区于去年9月14日启动以来,1个月完成片区2597户丈量(完成100%);两个月完成民房面积确认签约2376户(完成91.5%),计划本月底前全部完成签约。

  改造后,街道将进一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优化城市功能配套、地下管网等,同步规划建设新的小学幼儿园、社区邻里中心等,有效改善城市民生,大大提升居民生活获得感和幸福感。

2 邻里中心 生活便捷更贴心

  人大代表工作室、便民服务大厅、崭新的惠民宝政务自助机、各种休闲娱乐设备,来到北磨社区“党建+”邻里中心,“高颜值”的设施、“接地气”的功能,受到社区居民的连连称赞。

  中心不仅可以方便居民办理政务业务,还整合资源,将社区内超市、家政、养老、托幼、医疗等资源纳入邻里中心平台,在二楼日间照料中心配置多功能服务区等,打造带动力强的“一刻钟”便民服务圈,最大限度地为居民群众提供多元、便捷、高效、优质、贴心的服务。

  去年,我市出台了《关于推进“党建+”社区邻里中心建设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实施意见》,以党建引领为主线,建立一套幼有所育、老有所养、病有所医、食有所安、居有所乐、事有所办的基本保障体系,同时拓展切合社区实际和群众需求的其他功能。

  建设邻里中心,是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有效途径。去年以来,龙桥街道在着力建设党群服务中心基础上,围绕“1+6+X”的服务功能合理布局,打造北磨、龙桥、太平三个社区“党建+”邻里中心示范点,让周边居民不出社区就能轻松享受到优质、高效、便捷的“一站式”服务,构建15分钟生活便民圈。

  街道结合社区志愿服务站,采取“社工+志愿者”模式组建服务团队,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免费搭建平台,邀请辖区居民志愿参加中心活动。依托邻里中心各功能室,对接第三方资源,联合市、区直相关部门、社工企业开展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

  书法启蒙教学、“笔墨书法、老有所乐”交流活动、“党员红色驿站”免费自助体检活动、健身达人现场互动、儿童科普体验、“调解衔接工作站”、“四点钟学校”……眼下,街道的各邻里中心,提供的托幼、养老、医疗、文化等服务功能,大大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全面打造开放、集约、共享的社区邻里“一刻钟”服务圈打下基础。

3 垃圾分类 引领龙桥新时尚

  蓝黄红绿四色垃圾桶有序摆放、宣传引导标识醒目非常、一座座垃圾分类亭颜值靓丽……如今,走进街道的很多小区,这样的新变化随处可见,提示着居民做到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新风。

  去年,省财政厅、省住建厅公布《2020年福建省首批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创建名单》,龙桥街道位列其中,获得省级补助资金400万元,将用于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创建工作,同时也列入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名单。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根据省、市、区鼓励生活垃圾分类回收资源化利用的有关法规、政策,街道大力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和处置工作,引导群众养成良好的垃圾分类习惯,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垃圾处理场垃圾焚烧量,降低对空气和水源的污染。

  近年来,街道陆续启动了12个先行小区、街道办公场所、学校、酒店、医院的生活垃圾分类实施工作。共发放宣传手册26000份,设立垃圾分类屋10个,垃圾分类亭30个,招收生活垃圾分类督导员3名,社区自愿者60多名,80多条公共场所沿街店铺LED屏宣传标语。投入制作72块生活垃圾分类上墙宣传材料,完成了6个社区12个试点(先行)小区的宣传氛围布置。

  配齐“硬件”,升级“软件”。作为我市首家省级示范片区,龙桥街道办及时成立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由街道办事处主任任组长,增设街道生活垃圾分类督查小组,确保生活垃圾分类创建工作有效推进。同时,推进分类屋、分类亭的落实建设,在垃圾投放点的显眼处设有垃圾标语和提示牌,图文并茂宣传生活垃圾如何分类,开展环保酵素制作教学,提醒居民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对参与垃圾分类的居民群众给予奖励,对有毒有害垃圾回收实行实物兑换,增强分类意识,引领生活新时尚。

  当前,街道正以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目标,精细化、多举措鼓励引导居民参与垃圾分类,严格实施垃圾分类监督管理,多渠道后端分类处置垃圾,垃圾分类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居民幸福感的作用逐渐显现。目前,城厢区龙桥街道已建成省级高标准示范小区3个,其中开放式小区1个,封闭式小区1个,安置房小区1个。

  据统计,2019年实际产生生活垃圾29250吨,日均81.25吨,垃圾减量工作全市领先(要求生活垃圾零增量),与2018年同比减少906.75吨,减量3.1%,2020年上半年同比减少4293.9吨,减量14.68%,远低于我市平均水平。

  下一步,街道将不断完善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居民配合、社会协同、舆论宣传的“五力合一”工作机制,目前街道开展垃圾分类的48个生活小区约3万人参与垃圾分类,生活小区分类覆盖率70%。采用“四定”机制,建立定时投放、定点收集、定人管理、定位监控,提升居民参与垃圾分类便利性、积极性。

  蹄疾步稳启新程,砥砺奋进开新篇。立足“十四五”新起点,龙桥街道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围绕实施“双轮”驱动,以更高的标准,更加饱满的干事激情,铺展生态优美、商贸发达、人兴业茂的新画卷,以优异成绩向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献礼。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