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头条
标题图
鼓励弹性休假、机关干部等应带头……福建多地倡议就地过春节
2021-01-06 21:20 新福建综合

春节的脚步日益临近,

但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

福建省总工会、

福建多地发布最新通知!

图片

鼓励弹性休假,倡议就地过节。

详情如下——

省总工会推出措施,鼓励外省籍职工留闽过年

今年春节怎么过?记者1月5日从省总工会获悉,为确保全省广大职工度过一个欢乐、祥和、安宁的新春佳节,全省各级工会迅速行动,靠前服务,推出“八个一”措施,用暖心行动鼓励引导外省籍职工留闽过年。

对留闽过年的外籍职工提供更多便利

省总工会向全省广大职工发出倡议书,倡导在我省工作的外省籍职工积极配合新冠肺炎疫情防疫工作,尽量留在工作地过年,非必要不离开。鼓励地方工会延长平安返闽交通费用报销时间,引导职工留闽过年。

同时,地方工会指导基层工会与用人单位通过集体协商等方式,妥善安排好职工工作和休息时间,根据实际生产生活情况,实行错峰休假、弹性休假、就地休假、灵活工作时间等方式,按时足额支付职工工资和加班费,切实帮助职工解决因留闽过节发生的实际困难。

各级工会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走访慰问活动,对春节期间坚守一线岗位的外省籍职工,特别是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造成生活相对困难的外省籍职工家庭,开展送年货、送礼包等系列慰问活动主动搭建平台,充分发动当地企业向留闽过年的外省籍职工提供便利服务,为当地农特产品、经销商、外省籍职工、物流公司等提供线上线下对接,对留闽过年的外省籍职工置办年货提供优惠服务。        

送年夜饭上一线 组周边游赏美景

鼓励各级工会采取送年夜饭物资进一线形式,由用人单位在职工食堂举办“共享年夜饭”活动。对除夕夜坚守岗位的环卫工人、医护工作者、公安民警、公交车司机等一线职工,及时送上暖心年夜盒饭。有条件的地方工会可组织春节期间坚守岗位的环卫工人、货车司机、快递员、护工护理员、家政服务员、商场服务员、网约送餐员、房产中介员、保安员等“九大群体”一线外省籍职工代表共享年夜饭。

各级工会积极协调当地有关部门,向职工公布本辖区的景区景点和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用人单位,组织留闽过年的外省籍职工及家属在务工地周边开展一日游、古城游、乡村游等当地游。各级工会通过工会心理健康服务热线,引导职工掌握心理调节的方式方法,增强自我调适和保健能力。主动为留闽过年的外省籍职工提供义诊、义检、义剪、职工医疗互助活动宣导等服务。鼓励用人单位为留闽过年的外省籍职工开放内部运动健身场所、赠送“健身大礼包”等。

另外,各级工会充分发挥职工服务中心、工人文化宫、职工学校等工会服务职工主阵地的作用,利用工会微信公众号、“职工云学堂”等“互联网+”普惠平台,以职工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式,鼓励开展小型、分散、多样、灵活的文艺演出,进一步丰富留闽过年的外省籍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  

福州

留在福州过年,可领“五个一”大礼包!

1月6日,福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福州市总工会、福州市企业与企业家联合会、福州市工商业联合会联合发出倡议书,号召100多万外来务工人员留在福州过春节,号召企业家关爱春节留榕员工。同时,工会组织将向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坚守岗位、留榕过年一线职工送去“五个一”大礼包。

倡议书向100多万外来务工人员发出号召:平日里,你们踏实努力、埋头奋斗,甚至无法从容欣赏通过自己的双手建设打造的“有福之州,幸福之城”。今年春节,留下来吧!我们一起逛逛三坊七巷、看一看福州古厝、游一游美丽闽江、走一走生态福道、品一品茉莉花茶,享受有福之州的蓝天碧水、如春景致。

倡议书还向企业家发出倡议:在福州你们就是所有务工人员的“娘家人”,请加强人文关怀,像对待家人一般用心、用情对待留榕务工人员,开展好关爱留榕员工和家属的各项活动,为务工人员家属来榕团聚提供支持,让留榕过年的员工真真切切感受到福州温度、感受到家的温暖。

倡议书表示,各级人社部门将切实保障春节期间坚持生产的务工人员合法权益,对连续生产的制造业企业予以稳岗补贴奖励,对春节期间企业间的共享用工予以补贴。

各级工会组织开展为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坚守岗位、留榕过年一线职工送“五个一”活动(一份新春礼包、一桌年夜饭物资、一场“新福州人看福州”活动、一场观影活动和一次心理健康体验活动)。

平潭综合实验区

平潭发布倡议书: 今年春节我们一起留平潭过年!

2021年春节临近,人员流动、聚集将迎来高峰期,疫情传播风险剧增。为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节日期间各项工作,切实保障职工权益,实验区社会事业局、党群工作部和总工会联合倡议如下:加强疫情防控工作;鼓励推行弹性休假;做好人文关怀;工作尽量选择就地过节;保持良好卫生习惯。

留岚过节职工权益保障相关政策

1、落实节日加班工资和补休政策

各用人单位应认真落实职工工资支付和休息休假的法律法规,对于法定节假日和休息日加班的职工,应按规定支付加班工资或者根据职工意愿安排补休,合理安排春节期间留岚职工休息休假。

实验区社保部门、劳动监察部门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畅通投诉举报渠道(投诉电话:0591-38916668),通过协商和调解方式及时化解劳资纠纷,保障职工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2、落实一线职工人文关怀

春节期间,区总工会为留岚过年和留守生产的职工营造温馨、浓郁的节日氛围,将推出“三个一”节日活动:一是举办一场公益集体婚礼,为外来建设者在岚结婚提供“一条龙”服务;二是为环卫工人送上一顿年夜饭、组织小型慰问演出,并向“十佳环卫工”发放奖励;三是组织一次慰问活动,安排专项资金约20万元走访慰问节日期间从事“脏乱差”工作的一线职工。

3、落实职业技能提升补助奖励

春节期间,鼓励企业积极组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对留岚的外地来岚务工人员,取得专项能力证书的,按每人500元给予补贴;

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根据证书等级按每人700-3000元给予补贴;

对初次通过职业技能鉴定并取得证书的,按每人150元(专项能力证书每人130元)再给予职业技能鉴定补贴。经费可从技能提升专项资金中列支。

漳州

漳州发出倡议:动员企业员工留漳过年,降低感染风险

一、动员企业员工留漳过年,降低感染风险

希望各工业企业动员、引导、鼓励企业员工就地过节、远程拜年,通过减少人员流动、减少人员聚集,降低感染风险,为全国、全省、全市的抗疫工作和工业经济的稳定运行贡献每一家企业和每一位员工的力量。

二、合理组织企业生产经营,促进增产增效

希望各工业企业统筹打好疫情防控和企业增产增效攻坚战,抢抓当前国内疫情有效防控、不少企业订单增加、各行业加快回暖等宝贵时间窗口,用好、用足各级各部门的支持鼓励政策,科学、有序、合理组织企业生产,促进增产增效、多做贡献,为漳州首季“开门红”和“十四五”开好局做出贡献。

三、弘扬企业家爱国爱乡情怀,让员工安身安心

广大企业员工是企业最为宝贵的财富。希望各企业家积极弘扬爱国爱乡情怀,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努力稳定就业岗位,关心关爱员工健康,加强个人防护指导督促,落实节日期间员工工资福利和权益保障,加强节日安全生产工作,用心用情让员工安身安心。

漳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1年1月6日

漳州高新区、南靖县、长泰县等地

也分别发布倡议书!其中——

漳州高新区鼓励企事业单位引导职工群众在春节期间尽量在工作地休假;

长泰县希望在长泰学习、经商、务工人员尽量选择就地过节,企业负责人、中层管理人员带好头;

南靖县希望返乡学生及时向居住地所在社区(村)委会报备返乡信息,非开学尽量不再离靖。

三明

三明市人社局最新通知:

鼓励弹性休假

倡导非必要不离明

留明过节

图片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三明市人社局发出《关于做好元旦春节期间职工合法权益保障工作的通知》,鼓励弹性休假,倡导非必要不离明,就地过节。

通知如下

关于做好元旦春节期间

职工合法权益保障工作的通知

一、压紧压实主体责任

各用人单位要增强责任意识,严格落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统筹安排“两节”期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生产经营和职工休息休假工作,严把人员入口关、个人防护关、生活保障关和现场管理关,坚决防止疫情反弹。各级人社部门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思想认识,落实落细“两节”期间公共就业服务、人力资源市场服务、社会保障、劳动关系、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农民工工资等工作,确保疫情防控期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二、鼓励推行弹性休假

倡导非必要不离明、非必要不出境。鼓励用人单位在保证生产、工作正常进行的前提下,根据职工意愿,灵活安排休息休假,引导职工群众尽量在明过节休假,减少“两节”期间不必要的出行和聚集;全市机关干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应带头在明过节。

三、做好人文关怀工作

各级人社部门要深入企业和基层慰问外来务工人员、做好“两节”期间慰问就业困难人员等走访慰问工作;协同各级工会和用人单位行政主管部门积极开展“送温暖”活动;对“两节”期间坚守岗位奋战一线的职工和春节期间连续生产的企业,积极协调保障职工节日物质生活,及时兑现落实我市连续生产企业的奖补政策。各用人单位要强化返乡和留明过年的职工生活保障,让留明过节职工感受到企业“家”的温馨。

四、强化职工权益保障

各用人单位要合理安排两节期间在岗工作职工休息休假,认真执行职工工资福利保障政策,落实节日期间劳动报酬规定(见附件1),通过协商和调解方式及时化解劳资纠纷,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各级人社部门要加大劳动保障执法监察力度,畅通投诉举报渠道(见附件2),保障职工合法权益。要加大节前巡查和专项检查力度及频次,狠抓工资拖欠源头预警,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确保“两节”期间工人工资及时足额支付,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 

三明市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受理欠薪举报电话

1.三明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

地址:三明市“两馆一宫”后区一楼

电话:12333、0598-7506743

2.梅列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

地址:三明市梅列区政府后门老年大学一楼

电话:12333、0598- 8957665

3.三元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

地址:三明市三元区青年路39-2

电话:12333、0598-8337144

4.永安市劳动保障监察大队

地址:永安市政府附属楼1号楼一楼

电话:12333、0598-365060

5.明溪县劳动保障监察大队

地址:明溪县东方军路166号一楼

电话:12333、0598-2861060

6.清流县劳动保障监察大队

地址:清流县龙津镇北大路229-24建材城一楼

电话:12333、0598-8703823

7.宁化县劳动保障监察大队

地址:宁化县高堑村东大路13号城市规划建设展览馆一楼

电话:12333、0598-6824339

8.将乐县劳动保障监察大队

地址:将乐县水南镇三华南路56号社保大厦四楼

电话:12333、0598-2267561

9.泰宁县劳动保障监察大队

地址:泰宁县杉城镇和平北街10号二楼

电话:12333、0598-7868807

10.建宁县劳动保障监察大队

地址:建宁县濉溪镇青山南路7号 劳动大楼一楼

电话:12333、0598-3959882

11.尤溪县劳动保障监察大队

地址:尤溪县城关镇解放路3号 劳动大楼三层

电话:12333、0598-6306656

12.沙县劳动保障监察大队

地址:沙县凤岗长泰南路18号公园一号3号楼二层

电话:12333、0598-5840656

13.大田县劳动保障监察大队

地址:大田县均溪镇赤岩路2号(福万通大厦八楼)

电话:12333、0598-7227799

泉州

记者获悉,泉州市人社局、财政局、工信局、文旅局、国资委和总工会六部门联合出台鼓励外地来泉务工人员留泉过年八条措施,支持企业稳岗稳工,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主动提供服务,帮助协调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让广大在泉务工人员“过好年”。

发放一次性稳就业奖补。对经当地有关经济部门认定,采取措施稳定职工队伍的重点企业,2021年“春节”当月保持连续生产的(2021年2月份用电量不低于2021年1月份的70%,含70%),给予一次性稳就业奖补。具体按企业2021年2月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每人1000元的标准进行奖补,每家企业奖补金额封顶30万元。

发放节日补贴。对春节期间(2021年2月11日至2月26日,下同)留泉过年的规上工业企业、限上商贸企业、在建市级及以上重点项目的省外来泉务工人员,可给予适当节日补贴,具体补贴标准、程序及费用由各县(市、区)制定落实。

发放新年红包。对2月11日至17日留泉过年的非泉州籍企业工会会员,凭个人身份证、“泉工惠”职工服务卡、闽政通“通信大数据行程卡”,经审核确认后按每人200元标准网上申领新年红包;对留泉过年的非泉州籍困难家庭的企业职工,每户给予一次性困难补助1000元。所需经费由市、县两级工会负责。

开展人文关怀送温暖活动。1月下旬至2月上旬举办留泉过年企业工会会员线上线下“年货节”活动,组织有意参与工会普惠活动的泉州本地厂家商家举办年货优惠展销活动,同时为留泉过年的非泉州籍企业工会会员现场免费邮寄年货;为除夕夜坚守岗位的环卫工等一线职工送除夕盒饭。所需经费由市、县两级工会负责。

发放技能培训补贴。春节期间,鼓励企业积极组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对留泉的外地来泉务工人员,取得专项能力证书的,按每人500元给予补贴;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根据证书等级按每人700-3000元给予补贴;对初次通过职业技能鉴定并取得证书的,按每人130元再给予职业技能鉴定补贴。经费可从技能提升专项资金列支。

免费游泉州。春节期间留泉的外地来泉就业企业职工凭个人身份证可免费乘坐公交车、免收国有A级旅游景区门票。

鼓励推行弹性休假。春节期间,企业应根据生产情况和职工意愿,灵活安排休息休假;落实主体责任,引导职工尽量在泉过节休假,减少不必要的出行和聚集,尽量不前往人员聚集场所尤其是密闭场所;督促落实好个人防护措施,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了解、核实和报告。

强化职工权益保障。各企业应认真执行职工工资支付和休息休假的政策法规,对于法定节假日和休息日加班的职工,应按规定支付加班工资或者根据职工意愿安排补休,合理安排春节期间留泉职工休息休假。人社部门应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畅通投诉举报渠道,通过协商和调解方式及时化解劳资纠纷,保障职工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泉州惠安

惠安出台就地就业十条措施,鼓励省外务工人员“在惠过好年”

2021年春节将至,日前惠安县出台“在惠过好年”十条鼓励措施,以充分保障省外务工人员“在惠过好年”,同时减轻人员流动所带来的疫情防控压力,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两节”期间企业稳定生产奖励

推动规上企业增产增效。鼓励规上工业企业“两节”期间晚放假、早开工,对2021年1-2月工业用电增量2万千瓦时及以上,且产值同比增长20%及以上的规上工业企业,按增量用电量每千瓦时奖励0.2元,单家企业奖励不超过10万元。

鼓励外贸企业和重点项目连续生产。对春节期间不停产的外贸生产企业,且第一季度出口实现正增长的,在各级补助基础上,按照本县外经贸相关政策给予支持。对正月初九前、正月十五前复工或不停工的亿元以下重点项目,慰问金标准分别为5000元、3000元;亿元以上重点项目慰问金标准分别为10000元、6000元。

促进外商投资企业增资扩规。对春节期间不停工的在产或在建外商投资企业,且在第一季度到资1000万元以上的,按资本金实际境外汇入的1%给予最高不超50万元奖励。

积极引导和鼓励外来务工人员留惠就业

发放在惠岗位年金。对2021年春节期间在惠(根据2、3月银行工资发放单、社保缴纳等历史凭证)的省外务工人员,按在本县工作累计年限给予发放在惠岗位年金一次性补贴,满1-3年的给予300元岗位补贴,第4年起每满一年给予100元岗位补贴,每人最高补贴不超过1000元。

发放持证补贴。春节期间留惠的省外务工人员,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按规定给予享受见证补贴政策。按初级工每人700元、中级工每人1000元、高级工每人1500元、技师每人2000元、高级技师每人3000元的标准给予补贴。

发放培训补贴。积极组织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对春节期间留惠并参加就业技能培训的省外务工人员,每人给予技能培训补贴500元。

开展外来工暖心关爱系列活动

情系员工送温暖。走访慰问春节期间坚守生产一线的重点企业外来员工200人,每人发放慰问金300元;同时留惠过年省外务工工会会员,可以网上申领每人200元新年红包;对1000名留惠过年的企业省外务工人员发放价值50元礼包;对留惠过年省外务工家庭困难对象给予一次性困难补助1000元;慰问贫困省外务工女员工代表,每人慰问金600元;慰问留惠困难省外员工子女,每人慰问金300元,并送上价值50元“青春梦想”礼包;联合企业慰问春节留惠骑手、快递小哥,送上价值100元暖冬礼包;充分发动本地企业开展面向留惠过年省外务工人员的品牌产品优惠让利、打折促销“让利暖员工”活动。

关心职工身心健康。对未参加职工医疗互助的留惠过年省外务工人员,参加2021年度职工医疗互助时给予每人48元互助金补助;关心关爱留惠过年省外务工人员心理健康,引导其掌握调节心态的方法心态,增强自我保健能力。

活跃文体生活。春节前组织书法家为留惠过年省外务工人员免费书写春联;组织开展“一支电影放映队进企业”慰问活动;引导企业组织开展篮球、乒乓球、游园等系列活动;免费提供一年宽带开通使用,并赠送2月份移动流量和300分钟通话时间;免费开展义剪、赠书、读书分享等活动;举办形体礼仪公益活动,提高礼仪素养;举办春节亲子手工公益课,构建温馨和谐的亲子关系;举办“缘起惠安,幸福之约”联谊活动,为省外务工单身青年拓宽交友渠道,弘扬传统文化,树立正确婚恋观。

免费游览深度了解惠安。春节期间,留惠省外务工人员凭身份证可免费乘坐公交车。免费开放惠安旅游景点、公共文化设施(电影院、博物馆等),充实省外务工人员节日期间业余娱乐生活。

莆田

莆田市人社局最新通知:

鼓励弹性休假,

倡导留莆过年!

为统筹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节日期间各项工作,根据上级有关文件通知精神和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的部署要求,结合莆田市实际,1月4日莆田市人社局发出《莆田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加强“元旦”“春节”两节期间职工合法权益保障工作的通知》:

《莆田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加强“元旦”“春节”两节期间职工合法权益保障工作的通知》

各县(区、管委会)人社局,各用人单位: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做好元旦春节期间各项工作十分重要。由于国内冬季疫情防控面临新态势,防控工作依然严峻复杂,同时元旦、春节期间是人员流动、聚集的高峰期,做好疫情防控是当务之急。为统筹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节日期间各项工作,根据上级有关文件通知精神和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的部署要求,结合我市实际,通知如下:

一、切实强化主体责任。各用人单位要进一步夯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严格落实常态化防控措施,统筹安排“两节”期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生产经营和职工休息休假工作,坚决守住疫情传播防线,进一步巩固我市疫情防控成果。各级人社部门要认真落实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要求,全力推进稳生产、稳就业工作,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为我市“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营造良好氛围;要及时有效排查和化解劳动纠纷矛盾,确保全市“两节”期间疫情防控和生产生活稳定。

二、鼓励推行弹性休假。“两节”期间,鼓励用人单位根据生产、工作情况和职工意愿,灵活安排休息休假,引导职工群众尽量在莆过节休假,减少“两节”期间不必要的出行和聚集;倡导非必要不离莆、非必要不出境;机关干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应带头在莆欢度新春佳节。

三、做好人文关怀工作。各级人社部门要协同各级工会和用人单位行政主管部门积极开展“送温暖”活动,对生活困难的职工家庭,特别是受疫情影响的困难对象,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做好“两节”期间的基本生活保障,对“两节”期间坚守岗位、奋战一线和春节期间连续生产的企业干部职工,切实予以人文关怀,兑现落实我市连续生产企业的奖补政策,提高企业和职工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各用人单位要强化返乡和留莆过年的职工生活保障,让留莆过节职工感受到企业“家”的温馨。各县(区)人社部门要协同工会组织,组织走访慰问重点工程、防疫物品生产、城市生活保障及各行各业坚守岗位的一线职工,把党和政府的关心关怀落实落细。

四、强化职工权益保障。各用人单位应认真执行职工工资支付和休息休假的政策法规(见附件),合理安排两节期间在岗工作职工休息休假,春节期间加班职工依法支付加班工资和调休。通过协商和调解方式及时化解劳资纠纷,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各级人社部门应加大劳动保障执法监察力度,畅通投诉举报渠道,保障职工合法权益,通过设立窗口、信件、开通12333人社热线、莆田人社官网网上(http://rsj.putian.gov.cn/)、莆田人社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全方位及时受理群众举报投诉和纠纷调解申请,充分发挥劳动保障监察和在建工程项目农民工工资支付监控预警系统作用,加大欠薪隐患排查力度,确保劳动者年底按时足额拿到工资,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莆田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1年1月4日

厦门

1月4日,厦门市人社局发出《关于加强“元旦”“春节”两节期间职工合法权益保障工作的通知》和两封倡议书,鼓励弹性休假,倡导非必要不离厦,就地过节,《通知》这样要求——

《通知》鼓励弹性休假、就地休假。鼓励用人单位结合工作需要和职工意愿,统筹安排休假,引导错峰出行,减少“两节”期间不必要的出行和聚集;倡导非必要不离厦,就地过节,做到非必要不出境。

厦门市人社局要求,各用人单位要切实保障职工权益。各用人单位应准确把握两节期间职工工资支付和休息休假法律标准,对于法定节假日和休息日加班的职工,应按照规定支付加班工资或者根据职工意愿安排补休,合理安排两节期间在岗工作职工休息休假,按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工资和加班费。

《通知》还指出,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各用人单位要加强人文关怀,为留厦过年的职工提供更为便利和周到的人文关怀服务,让员工春节期间与家人团聚不用愁,让留厦过节职工感受到企业“家”的温馨氛围。

同时,各级人社部门将加大劳资纠纷查处调解力度,引导劳动关系双方尽可能通过协商和调解的方式及时化解工资纠纷案件。人社部门也将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畅通投诉举报渠道,保障职工合法权益,通过窗口、信件、12333人社热线、厦门市人社局官网(http://hrss.xm.gov.cn/)、“厦门人社个人服务”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全方位及时受理群众举报投诉和纠纷行调解申请,充分发挥劳动保障监察和在建工程项目农民工工资支付监控预警系统的作用,加大欠薪隐患排查力度,主动创稳,维护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新闻多一点

“两节”放假与工资支付,

有哪些问题要注意?

一、2021年元旦、春节假期有关规定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21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国办发明电〔2020〕27号)规定,2021年元旦1月1日至3日放假,共3天。春节2月11日至17日放假调休,共7天。《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44号)规定,元旦法定节假日为1月1日;春节,放假3天(农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

根据上述规定,2021年元旦放假3天,其中法定节假日1天(1月1日),其余2天是周休息日(1月2日、3日)。春节放假7天,其中法定节假日3天(2月12日-14日),其余4天假期(2月11日、2月15日-17日)系休息日调休。

二、元旦、春节期间加班工资支付

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元旦、春节法定节假日(1月1日,2月12日-14日)工作的,按照不低于劳动者本人日工资或者小时工资的300%支付工资报酬。劳动者本人要求安排补休的,用人单位可以安排补休而不支付加班工资,补休时间不少于加班时间的三倍。

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元旦、春节法定节假日之外假期工作的(1月2日-3日,2月11日、2月15日-17日),应当安排补休,补休时间不少于加班时间;不能安排补休的,按照不低于职工本人日工资或者小时工资的200%支付工资报酬。

新福建综合福建日报记者卞军凯、黄琼芬、魏桂莲、王敏霞;闽南日报、莆田市人社局网站、厦门市人社局网站、三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