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标题图
厦门街头艺人 唱响烟火气的城市文化体验
2021-01-01 22:03 新福建 原创

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1月1日讯(记者 林泽贵 施辰静)“我和我亲爱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1日上午10点左右,在厦门鼓浪屿中华路小广场,当街头艺人代明沧桑的歌声与尤克里里(夏威夷小吉他)一同响起时,来往游客顿时都停下脚步,驻足聆听甚至同声歌唱起来。“新年第一天,在世界遗产地,用这样的方式一起祝福我们伟大的祖国,真的是一种非常奇妙的体验!”来自武汉的游客丁女士颇为激动地说,街头艺术让人感觉到一种浓厚的“市井味”、“烟火气”回来了

素有“钢琴之岛音乐之乡”美誉的鼓浪屿,长期以来活跃着不少街头音乐艺人。为了进一步规范和提升街头音乐艺人的表演行为和水准,鼓浪屿管委会自2004年起举办过数次考试与考核,合格者颁发《上岗证》。2020年8月14日新一轮考核后,鼓浪屿现有持证人数为10人,分布9个点位,分别为吉他弹唱、吉他+口哨、萨克斯吹奏、尤格里里+口琴、竹笛演奏、电吉他+电钢琴、中国鼓几个专业类别。除了管理上实行“三定规定”即“规定的表演时间、规定的表演地点、规定的音响音量”,还在“演出曲目”“行装”等方面给予一定的规范。

今年54岁的贵州人代明,堪称鼓浪屿最资深、“最有名”的街头艺人。5岁那年,代明父亲的战友给了他一把很古老的扬琴,成了他音乐之路的肇始。18岁那年,代明成为了一名战士,在中越边境驻守6年之久,军旅生活中,音乐成了他自我放松、自我陶醉的方式。

1999年,由于所在企业2个月未发工资,无奈之际,代明带着一把吉他、一把小提琴来到了鼓浪屿,正式开启了他的音乐之路。那时候,他在摊位旁立着一个血书”下岗流浪生存自立“等字样的招牌,内心却是心酸、难过、自卑,虽然每天得到游客2000多元的打赏。

2000年,代明被特批成为鼓浪屿景区音乐歌手。随后,十几年如一日,他每天上午不到8点便出现在鼓浪屿的街头,晚上他六点多回到岛内,还要去一个小酒吧驻唱,虽然很辛苦,但他乐在其中。甚至很多年,即便是除夕夜,很多街头艺人回家过年了,他都还坚守在鼓浪屿的街头。

如今,除了开设乐器培训班之外,代明依然大部分时间都会上岛表演,并售卖自己生产的乐器。”疫情冲击,收入不如以前,但我很享受乐在其中的那种感觉!“他说,如今政府规范街头文化的举措特别好,让像他这样的街头艺人得以有一个正式的身份,他希望能为世界文化遗产地的音乐文化生活品质添光彩,能通过自己的音乐打开游客、市民们的听觉密码。

也许是曲风比较年轻,也或许是地段比较好,驻点在鼓浪屿钢琴码头弹唱的街头艺人孙治平新年第一天的”营收“开局不错。十多分钟内,就有四五个游客点歌并刷微信二维码“打赏”,还收到不少现金打赏。”他唱的歌特别好听,让人仿佛回到大学校园的那个年代!“自驾游来厦门的广东游客黄宇结说,像这样的街头艺术表演很有气氛,很接地气,希望在厦门这座充满文艺情怀的城市,能看到越来越多精彩的街头文化艺术表演,“闽南本土艺术、西洋艺术、民间艺术,应该都能找到适合的舞台”。

与代明相比,来自东北的孙治平算是鼓浪屿街头艺人“新人了,今年国庆才开始持证上岗。他自称是“流浪歌手,2014年偶然来到鹭岛,便爱上了这个“很清新、很适合生活的地方”。此前,他大多在环岛路音乐广场唱歌,因为无证,经常被城管部门光顾。因此,看到鼓浪屿的招募信息,他立马报名。报了名,之后被录取、持证上岗,整个过程对我而言像做梦一样,我的一腔热情换来了梦寐以求的舞台。他说,他一定会更加努力,希望能带给大家更好的原创音乐作品。

事实上,除了鼓浪屿街头艺人外,在厦门的各个街头,景区、商圈,街头文化此起彼伏,艺术种类也越来越丰富。据厦门市文旅局提供的信息,仅元旦三天假期,在胡里山炮台景区、鹭江老剧场公园,厦门小白鹭艺术团、厦门金莲陞高甲剧团、厦门歌仔戏研习中心等专业团体,都陆续会有精彩的露天演出供市民游客欣赏。

值得一提的是,由音乐厦门组委会指导、厦门市文旅局主办、厦门文广影音承办的第十四届闽南语原创歌曲歌手大赛自12月中旬开赛以来,更是改以街头路演的形式,首次采用乐队在平地与路人、乐迷近距离互动的表演模式,助力营造街头音乐氛围,助理推广闽南文化的传播,让每个人都大声唱出闽南歌。12月31日晚7时,大赛乐团季第二场路演也实行露天开唱,12支乐队带来的原创闽南歌和现场观众的热情让厦门的冬夜更显温暖,电吉他、贝斯以及闽南传统乐器南琶、洞箫等,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呈现出丰富多样、更加多元的闽南歌。

”每一个人的才华和梦想都值得被尊重。文化如水,润物无声,一座富有文化底蕴和内涵的城市,可以包容接纳各种文化,既要有音乐厅里的恢宏旋律,也能听到街头巷尾的低吟浅唱。“厦门市文旅局公共文化服务处处长黄天福说,”街头艺术表演”让公共文化服务突破以往固有的服务模式,走进了大街小巷,不仅向市民和游人展示才艺,丰富文化生活,更体现了一座城市的幸福指数。他表示,厦门正在制定方案,发展街头文化艺术、丰富文化供给,组织文化志愿者开展惠民街头演出表演,鼓励引导民间艺人和文化艺术爱好者参与街头文化艺术表演,推动在繁华、时尚、有文化气息的历史文化街区、城市广场、步行街和景区景点常态化开展街头文化艺术表演活动,打造一批有温度的街头特色人文艺术景观,推动一批景点成为“旅游网红打卡地”,丰富城区居民和游客的文化需求,为城市公共文化注入新动能,提升城市美誉度。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