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标题图
藤牌操遇上文创设计 海岛文化擦出智慧火花
2021-01-01 10:57 平潭综合实验区融媒体中心

藤牌操遇上文创设计 海岛文化擦出智慧火花

当平潭藤牌操遇上文创设计,会擦出怎样的火花?不妨到2020 平潭国际旅游岛旅游文创产品大赛“大美平潭创意青春”获奖作品中寻找答案。

“藤牌操竹节玩偶”设计者唐刚认为,推动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应在提高产品文化附加值的基础上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新传承。

binary_middle (22).jpg

唐刚(采访对象供图)

以平潭元素为灵感

唐刚早已和文创结下不解之缘。从工业设计出身到2016年来到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任职为一名产品设计专业的老师。在福建,唐刚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并以福建省的优秀传统文化作为研究方向。

唐刚告诉记者,此次设计的灵感来自平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藤牌操。

binary_middle (21).jpg

藤牌操表演(资料图)

在查找相关资料的过程中,唐刚了解到藤牌操以独特的表现形式,再现着一段风云历史。在唐刚看来,藤牌操承载着海坛历史文化,弘扬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传递了保家卫国、英勇无畏的正能量。

《藤牌操传》作者林为梁老先生在很多场合发声,藤牌操的传承问题迫在眉睫,值得平潭人共同重视和思考,唐刚油然而生出一种使命感。

作为平潭优秀的文化名片,如何创新传承是设计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唐刚发现藤牌操的动作和竹节玩偶的舞动姿势较为相似,就以此为设计点采用形态的嫁接,将行为和造型融入竹节小人的创新设计中。

将文创进行到底

在设计的过程中,唐刚遇到了不少难题。

首先是资料的搜集。唐刚发现,无论是通过已有文献,还是通过网络等方式收集相关资料,结果都不尽人意。资料不足,就无法对海坛文化有精准深刻的了解,也影响后续创作的方向与灵感。

“这个问题间接地说明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并没有被太多人关注,亟须平潭儿女共同努力进行推广。”唐刚说。其次,在设计的过程中,不仅要体现出藤牌操的动作形态,还要将产品进行最大程度市场化的设计。

为此,唐刚采用一些竹节进行前期实验,并要保证各个部分能够进行顺利组装。“我们主要在尺寸、玩具兵器和头像更换方面,进行了大量的设计逻辑推敲。”唐刚的努力最终形成了以平潭代表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设计来源,符合现代设计理念和市场用户的需求,模块化功能创新整合的趣味化藤牌操竹节玩偶。

binary_middle (23).jpg

藤牌操竹节玩偶(采访对象供图)

“竹节玩偶动手性、互动性、参与性强,可以增加情感沟通。”唐刚说。

让文化价值日益发光

比赛结束,回归生活。

唐刚对文创设计继续着探索与思考。他说,设计作品本身就是在宣传平潭文化,通过文创作品来表达一种平潭文化力量,传承一种平潭文化理念,进而打造一张平潭名片,活化一段平潭优秀历史。

binary_middle (24).jpg

藤牌操竹节玩偶组装件(采访对象供图)

文创设计最主要是做到根植于民间优秀的传统文化,其次是平时积累的设计技能和创新的设计思维。

唐刚在工作之余也会做一些关于传统文化的设计作品。比如,从福建的茶文化出发,利用茶叶去进行染色,将不同种类茶叶染出的布料应用到不同的产品设计上,如香囊、茶席等,还利用茶叶染料染木头和竹子,做成书签等等。

“我特别喜欢琢磨一些设计想法,来拓展自己的设计思维,从上大学到工作,已经申请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30余项,其中一部分是和传统文化创新设计相关的。”唐刚告诉记者,这些坚持和努力都为自己的设计能力提升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唐刚说,文化创新创意产品是创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在设计的过程中,要厘清文化脉络,运用正确的设计思维和方法向消费者展示出文化创新创意产品的自我品质和文化价值,只有这样,优秀的传统文化在传承过程中才能够发挥其效用,不会被错误的解读,进而达到保护传统文化的目的。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