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标题图
集美区:发挥效能见行动 深入基层助发展
2020-12-31 20:44 厦门网

  港澳委员走访慰问结对帮扶的家庭。(本组资料图/集美区政协提供)

  委员牛建平深入村庄,为群众开展医疗服务。

  企业家委员向老人赠送眼镜。

  本报记者林桂桢

  通讯员罗春林

  昨日,集美区正式进入“两会时间”——集美区政协八届五次会议开幕。

  集美区政协“委员基层行”系列活动图片展在会场同步亮相,图文并茂地展示四年来委员们情系基层、履职为民的闪亮风采和丰硕成果,引发广泛热议。近年来,集美区政协充分发挥人民政协联系广泛、贴近群众的制度优势,推出“委员基层行”系列活动,将全部176名委员按镇街联络组下沉到基层一线,按特长优势安排到各类服务组,开展委员理论宣讲、委员社区大讲堂、委员医疗服务、父母成长课堂、委员企业服务、委员公益慈善活动、委员“爱心厦门”结对帮扶活动,取得良好成效。

  人民政协一头连着党委政府,一头连着人民群众。集美区政协把“委员基层行”作为参与社会治理的前沿阵地,坚持问计于民、服务为民,助推智慧小区建设、“雪亮”工程建设、基层医疗水平提升、食品安全等一系列民生工程落地见效,服务解决了疫情防控、医疗保健、子女就学、交通出行、法律援助、食品安全、垃圾分类等9类76项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助力化解社会治理的各类堵点难点,有效把人民政协的制度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的政协效能。

深入基层宣讲 传播新思想和正能量

  “正是这封‘家书’,在海内外重新掀起一股强劲的嘉庚风。”在集美街道浔江社区,一场政协“委员基层行”理论宣讲活动正火热进行,集美区政协委员、集美区电视台记者陈琳深情讲述习近平总书记给集美校友总会回信故事及其在海内外产生的巨大反响。

  作为政协委员,陈琳长期与群众打交道,深知老百姓最想听什么、看什么;作为媒体人,她尤其擅长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把高大上的理论讲得接地气。在宣讲中,陈琳向大家播放了自己采访过的陈嘉庚长孙陈立人、《集美校友》杂志副总编钟国平的新闻视频,展现海内外各界对总书记回信的反响,赢得了阵阵掌声。

  像陈琳一样,在集美区,有众多政协委员通过“委员基层行”的平台,相继走进社区、农村等基层一线,向百姓传播新思想和正能量。据了解,集美区政协专门组建委员理论宣讲队,深入各村居巡回宣讲,向群众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普及国家法律法规,引导群众忠党爱国、拥护政策。

  此外,“委员社区大讲堂”也如火如荼开展,通过“两月一主题”的模式,前后共22次组织委员到村居开展历史文化、嘉庚精神、法律释疑、摄影艺术、文明礼仪等方面的专题讲座和技能培训。

传经送宝纾困解难 服务企业健康发展

  “疫情发生后,一些与国外业务往来密切的企业受到较大冲击,如何帮助他们走出困境?”委员、集美区税务局副局长公贤碧专门到辖区企业走访,在了解生产经营情况的同时,也把国家的相关税收优惠政策送到工厂里,积极为企业纾困解难。

  在集美区政协“委员基层行”活动中,这样常态化为企业“传经送宝”、纾困解难的政协委员,一共有11位。他们有的是律师、财税人员,有的是金融、信息等方面的专业人士,均积极深入企业帮助解决各种发展问题,特别是在新冠疫情发生后多批次开展复工复产帮扶工作,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委员徐干远在走访企业中发现,一些企业因疫情而推迟上班,无法及时进行纳税申报,而逾期报税将被列入黑名单。他发挥高级会计师、注册税务师的专业特长,及时报送了《建议配合疫情防控尽快出台延期纳税申报通知》的社情民意信息,被全国政协采用。没过多久,国家就出台准许企业延期申报纳税的相关条款。

  “不少‘三高’企业反映,由于落户、子女就学等限制,招不到合适的人才。”前两年,委员、集美区工商联副主席郑伟强收集到这些企业心声后,集美区政协随即专门召集人社、行政审批等部门,邀请民营企业家现场建言献策。很快,集美区出台了优化营商环境、引进人才等相关政策,努力破解企业揽才难题。

发挥专业特长 贴心守护群众健康

  “我们是基层抗疫的‘守门人’。”在疫情初期,政协委员、杏滨街道卫生服务中心主任荀山英义无反顾穿上防护服,奔赴门诊、酒店等防疫一线,为抗疫工作提供各种医疗保障,有时候在门诊一待就是到凌晨。“只要疫情控制住了,天天都是过节。”荀山英回忆抗疫一线的点点滴滴。

  “加入政协后我才知道,做委员不是拍拍手、鼓鼓掌就行,而是要拿出看家本领、为百姓做实事。”荀山英说,“委员基层行”的大舞台给了她施展才华的机会。除了政协机关组织的社区医疗服务活动外,她也经常深入辖区企业、社区、农村为百姓传授健康知识,仅今年就宣讲了20多场,受宣人数达上万人。

  多年来,由集美区政协医卫界委员组成的医疗服务组,深入全区各个村居,常态化开展各类健康知识讲座和义务诊疗活动。特别是针对老年人群体,专门推出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脑卒中等疾病的健康“套餐”,服务群众预防和医治。

  卒中如果未能及时得到救治,将致死、致残。第二医院的神经内科主任牛建平秉持为民履职的委员情怀,经过广泛调研,提交了一份建立卒中急救网络的提案,被集美区政府采纳。去年,集美区卫健局牵头建立了卒中急救网络,将集美区所有基层医疗机构以及各村居的卫生网格员、乡医、安全网格员都纳入进来,进行急救知识培训,一旦有人发生卒中,就能就近到场急救。在牛建平的努力下,今年11月,第二医院被国家脑血管病防治委员会授予“高级卒中中心建设单位”称号。

成立海丝慈善基金会共建“爱心厦门”

  “感谢您的帮助,从此我们家小林又多了一位‘亲人’。”去年,委员连明富通过政协组织的“爱心厦门”结对帮扶活动,与一名患有眼疾的学生建立帮扶关系,从此积极利用往返两岸的机会,为这名学生协调眼角膜捐献和手术费筹措事宜,让家属感激不已。

  据了解,集美区政协积极对接市委“爱心厦门”行动,向全体委员发出《与爱同行以爱筑城、共建“爱心厦门”倡议》,19名委员与19户困难家庭建立帮扶关系,1名企业家委员向全区每名老人赠送“点亮光明”眼镜。广大委员主动下村居开展服务老人、走访慰问困难群众等活动,在党委政府和群众中搭建起温暖通道。

  集美区政协还鼓励委员参与社会慈善事业,9位港澳界别委员发起成立厦门市“海丝慈善基金会”,每年为贫困生提供助学金,结对帮扶16名大学生、17名中小学生。新冠疫情发生后,广大委员慷慨解囊,累计捐款62万多元,捐赠各类物资150余万元。

  “我2000年来厦门集美投资兴业,集美早已成了我的第二故乡,我乐于为这片土地奉献爱心与力量。”港澳界委员吕奋勇如是说。像吕奋勇一样,张弦、宋立武等港澳委员,每年从香港、澳门赴集参加“两会”,第一件事也都是去慰问结对帮扶的家庭。

展开阅读全文

责任编辑:吴雅娟,衷文珑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