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今日头条抓取
标题图
假扮这种身份 〉一男一女混进居民小区 他们想……
2020-12-26 18:44 南平广播电视台新武夷

■南平广播电视台:包剑武 胡宗榕 黄益平

通讯员:彭奇 张崇海

最近一段时间,延平区有多个居民小区,来了几个“”和“尼姑”,挨家挨户敲门化缘。对于这些人,大家可要多留心,因为他们很可能会利用您的善良,借化缘之名,行骗财之实。



家住延平区江南第一城小区的柳先生,前几天就遇到了尼姑上门化缘,当时他正在吃午饭,突然听到有人敲门。

延平市民 柳先生



听到有人敲门,看到是一个尼姑,挂了一个牌子。



随后,柳先生在小区业主群里,发现有不少业主都在谈论这件事。大家觉得这些人可能是骗子,要保持警惕。


延平市民 柳先生



好像不止在我家,8楼其它楼到处都有看到说她在上门敲门。估计年底了骗钱,我现在也交代家里人,以后开门注意看一下是谁,不是说谁来敲门都开。



不过居民们也纳闷,小区有门禁,这些人是怎么进来的?物业收到业主们的投诉后,立即组织保安进行了细致排查,最终发现了这些人混进小区的手段。


小区物业工作人员



我这下在调监控,他衣服有换衣服,还有换衣服,换帽子你看。



原来,这一男一女果真是假和尚、假尼姑,他们先是身着便装混入小区,随后在电梯内,乘四下无人时,换上和尚尼姑的服装,再开始挨家挨户敲门。所幸的是大家的警惕性都比较高,没有让骗子得逞。小区保安也立即出手,将他们驱离。



同样的事件也发生在延平区新城蓝郡小区。从小区监控视频中我们看到,也是一僧一尼装扮的两人,沿楼梯下楼,并在一户居民家的门前逗留观察,还摆弄门锁,并做出尝试开门的动作。记者了解到,目前,延平公安分局已接到多起群众举报的类似案件。

延平公安分局刑警大队反盗窃队民警 张崇海



我局于去年也曾打击过一个假扮和尚,在乡镇以捐建庙宇为由,实施诈骗的团伙,在此公安机关提醒广大群众,此类案件一般系多人结伙作案,犯罪嫌疑人在实施诈骗前会进行乔装打扮化妆成和尚、尼姑等宗教人士,以捐建庙宇、布道行善、化缘等名义,来取得被害人信任,从而达到诈骗的目的。



民警同时提醒市民,如有遇到类似事件,或发现假冒和尚、尼姑等可疑人员,请第一时间拨打110报警。



其实,像此类假冒和尚尼姑实施诈骗、盗窃等违法行为的案件,在全国各地都有发生。有市民问,对于这些随身携带有各类宗教证件的和尚和尼姑,我们该怎样辨别真假呢?



在武夷山天心永乐禅寺,武夷山佛教协会副会长释道航向记者介绍,前一段时间,他也接到了这样一个电话。


武夷山佛教协会副会长 释道航



前不久我有一个信徒,自己开茶叶店,一个穿着一身短褂的“出家人”到他店里去,开口跟他化缘,在什么地方搞建设寺庙怎么样,他说我问一下我师傅,然后打电话给我,那个出家人一看打电话,马上站起来就走了。



释道航说,修葺、建设寺院是假和尚、假尼姑惯用的骗取钱财的借口。根据我国《宗教事务条例》相关规定,僧人若要修葺寺院等,可在寺院内张贴布告进行募捐,不得私自向信徒勒捐。


武夷山佛教协会副会长 释道航



佛教界现在提倡化缘、募捐都是以寺庙张榜的方式,信徒主动到寺庙捐献的形式。



记者从南平市民族与宗教事务局了解到,佛教僧人生活来源为宗教活动收入或其他生产、服务等自养性收入。根据《宗教事务条例》规定,宗教活动只能在宗教活动场所内举行,没有在宗教事务部门登记备案的寺院,一律不准开展宗教活动。僧人化缘属于宗教活动,即使有部分四处云游的僧人,也只会化一顿饭,而不会要钱。如果是从外地寺院来的僧人,在本地寺院也是可以享受免费食宿的,不会到社会上化缘,在小区、大街上等公共场所化缘是违反国家政策法规的行为。


南平市民族与宗教事务局副局长 陆敏



在大街上向市民兜售平安符或者以消灾解难为借口要钱的,可以确定这都是假的僧人假的道士。社会上有不少假冒僧人道士拿着所谓开过光的平安符,这些都是假的,都是借教敛财行为,也是违法违规行为。


武夷山佛教协会副会长 释道航



这些现象对于佛道教来讲,对于传统宗教来讲有很大的危害。



做为普通市民,要识别假和尚假尼姑,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细节来判断。


南平市民族与宗教事务局副局长 陆敏



和尚都要剃除须发,出门都必须穿长衫、僧鞋、僧袜,首先不穿皮制用品,如皮鞋、皮帽等。作为我们识别还可以要求他们出示宗教教职人员资格证,或者叫他们背诵一段经文等等方式来区别真假出家人。


其实骗子的手段并不高明,只是利用了人们的“善心”而已。而令人欣慰的是随着防诈、防盗抢等普法宣传的深入开展,大家的防范意识有了明显的提高。已近年终岁末,又到了各类侵财案件多发的时候,再次提醒电视机前的各位,擦亮双眼,护好钱包,勿让你的“善心”助长了不法分子的“歪念”。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