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外科ICU病床上
在63岁的贾阿姨(化名)的心脏里,
人工瓣膜代替“肉体凡胎”
正在一张一合地奏响“心动”的旋律。
12月13日下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心外科
邱罕凡主任团队进行了
一台“特殊”的瓣膜置换手术。
据了解,这是全球首例TAVR+TTVR手术。
TAVR+TTVR手术术中
时隔十余年的“心病”
63岁的贾阿姨患心脏瓣膜病已十余年了。
十年前,贾阿姨因风湿性心脏病先后两次接受了二尖瓣机械瓣和三尖瓣生物瓣置换手术。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机能的退行性病变以及生物瓣的衰败,三年前,再次出现心脏功能衰退。
经检查,发现贾阿姨主动脉瓣狭窄合并关闭不全,三尖瓣生物瓣衰败引起狭窄和关闭不全。由于症状较轻,患者及家属并不重视,直至反复心衰采取药物维持治疗。
今年年初,贾阿姨胸闷、气喘等症状反复发作,严亮亮副主任医师问诊后发现药物治疗效果已不理想,瓣膜置换手术是最终的解决方法。
但一个个困难摆在邱罕凡主任团队面前:贾阿姨体重仅有43公斤,恶液质(营养状况很差、消瘦、反复心衰、胃肠道淤血影响了正常的消化功能)状态显著,肝功能极差、血常规三系低、肾功能不全、尿量少。心外科主治医师罗增荣介绍,这样的身体状况对于医生而言传统手术风险大、成功率低。
通过团队综合评估,患者已不能耐受常规的开胸手术。考虑到家属意愿强烈,团队决定采用微创的心脏不停跳的经导管TAVR(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TVR(经导管三尖瓣置换术)。
一台“继往开来”的手术
和熟悉的单一瓣膜置换手术不同,本次手术需同时进行主动脉瓣置换和三尖瓣生物瓣衰败瓣中瓣置换。因此,邱罕凡主任团队决定通过两个不同入路进行手术:主动脉瓣经左侧心尖路径;三尖瓣经右心房路径。手术顺利完成。
TAVR+TTVR手术术中
近些年,福建协和医院心外科邱罕凡主任带领的团队在大血管及介入领域不断攻克难题。除常规心脏手术以外,尤其擅长经导管瓣膜置换及大血管腔内介入修复手术。
“在以前,心、肝、肾功能差是患者无法手术的原因,像(贾阿姨)这么严重的情况,手术非常困难。”邱罕凡主任感慨:“现在介入手术的成熟,让很多高龄的、重度心衰的患者也有‘心’的希望,很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