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留村志》福安市首部村志正式发行,近代文坛泰斗乡贤张炯先生为其作序,纳入福安图书馆作为馆藏书,也将在新华书店陆续上架!
12月22日上午,伴随着激情洋溢的锣鼓声,罗江街道“一书一馆”(《大留村志》和乡村文化记忆馆)文化工程竣工仪式在大留村举行。记住乡愁,留住乡韵。“一书一馆”就如一部厚重的文史典籍,记载着该村千年沧桑巨变,散发着历久弥新的时代芬芳。市政协主席陈昌东等领导,以及相关单位部门、企业代表、乡贤代表等参加活动。
大留村人杰地灵是我省首批“千年古村落”,千年以来村中出了众多名人,历史文化、民风民俗底蕴深厚。宋代曾出现过张泳、张观等文化名人和抗金将领,有朱熹高足杨复、张泳两位理学门人继承弘扬朱子学说并创作了蜚声海内外的《仪礼·旁通图》《论郊祭》《正学论》等著作名篇,近代出现了张如翰这样的教育家。
上午9时许,大留乡村文化记忆馆正式揭牌。场馆中分为千年古村、文物古迹、地灵人杰、今日大留四个部分,从历史沿革、文化名人、红色文化、古建古迹等多个角度,向市民展示立体而丰富的古村文化。
“乡村记忆馆的建立让我们更加了解村庄千年的历史,使得大留村文化源远流长,我倍感自豪。”大留村志愿者、场馆讲解员张建韬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大留村人,谈起家乡,感触颇深。
“一书一馆是罗江街道乡村振兴工作的阶段性成果,不仅承担着弘扬传统、铭记根本的使命,更是一个继往开来、打造罗江特色文化品牌的新开端。”工程竣工仪式上,罗江街道党工委书记林霁说到,下一步,罗江街道将进一步挖掘辖区文化内涵,规划好罗江乡村文化旅游项目,用好大留乡村记忆馆,实施小留村池浴德廉政文化基地和大留村红色记忆馆项目建设,把党建引领文化振兴之路走宽走实,打造富有罗江特色的乡村文化振兴品牌。
此外,记者也从上午《大留村志》首发式座谈会了解到,该村村志是从去年9月开始,经历多方一年多的努力,今年11月正式在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目前是福安市第一本正式出版发行的村志,全书搜集文字37万字,涉及内容有基本村情、村域经济、社会事业、风土民情、古村风貌、艺文著述、乡村人物等七大内容,并邀请了原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兼少数民族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原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现任名誉主席张炯为该书作序(附后)。目前该书已经被福安图书馆作为馆藏书,也将在福安新华书店陆续上架。
福安市文体旅游局长叶哲滨表示,大留村志书中内容包括人文历史、乡土文化等,让村民更加对本村厚重历史有了深刻了解。大留村“一书一馆”是凝心聚力的文化工程建设,促进村民爱国爱乡的教育,意义重大值得其它村学习与借鉴。(郭杨贞 李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