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今日头条抓取
标题图
高朋满座 为“凌波仙子”而来——海峡两岸(漳州)水仙花文化论坛开幕
2020-12-19 10:29 漳州新闻网
  漳州新闻网讯(记者 邱丹燕 洪乐敏 通讯员 曾晓婕 文/供图)12月18日,海峡两岸(漳州)水仙花文化论坛在漳州开幕(如图)。省政协教科卫体委副主任、省闽南文化研究会会长林晓峰,市领导李珊珊、谢毅泰、陈跃鸿等180多位领导嘉宾相聚于此,聚焦多元视角下水仙花产业与文化的研究和发展。

  论坛期间,漳州市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福建省花卉协会水仙花分会名誉会长黄为平,台湾文化学者周芷茹,漳州市水仙花协会会长张文江,漳州科技职业学院文旅设计研究院院长林昆范分别作题为《致力保护传承、提升文化价值——漳州文化符号水仙花》《扑面花香、情系两岸——台南市文化协会推广水仙花技艺纪实》《漳州市水仙花生产现状》《花卉产业的文创思维与品牌构建——漳州水仙“农产、农创、农旅”三部曲》的主题发言。与此同时,专家学者还围绕水仙花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水仙花文化内涵挖掘和价值提升、助力水仙花产业转型升级的文旅融合路径、水仙花产业发展的业态创新与产业链延伸、水仙花的品牌价值提升与核心竞争力培育、海峡两岸水仙花主题交流合作活动等议题展开研讨。

  论坛由福建省闽南文化研究会提供指导,由漳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漳州市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漳州市台商投资企业协会、台南市文化协会主办。

发言摘要

省政协教科卫体委副主任、省闽南文化研究会会长林晓峰:成为两岸文化传播的“种子”

  水仙花承载了漳州厚重的历史文化和人文情怀。一段时间以来,漳州积极推动水仙花原产地保护,推广漳州水仙花文化品牌、拓展市场、推进产业开发运营等,取得良好成效。

  此次高峰论坛研究课题涉及面广,不仅有漳州水仙花政策性实施意见解读、生产销售调研报告、弘扬水仙花文化传承,还有关于水仙花栽植、雕刻、产业发展、文旅融合等方面的研究。期盼社会各界能够结合本职工作,共同推动漳州水仙花产业更好更快发展,共同打造漳州水仙花响亮文化品牌,让每一个想来漳州或者已来到漳州的朋友了解水仙花、爱上水仙花,让水仙花文化品牌进一步走出漳州、走出福建、走向海内外。

台湾文化学者周芷茹:让更多人爱上水仙花

  推动两岸的交流,闽南文化无疑是最好的载体。台湾与厦、漳、泉等地语言相通、血缘相近、民俗相同、信仰相传、情感相依,闽南文化承袭中原的传统文化,也吸收多元的海洋元素,深具独特而丰富的内涵与魅力,是台湾社会文化中最重要的部分。

  水仙花作为闽南文化认同的载体,影响是深远长久的。早在清代以前,台南府城的商人会从福建漳州购买水仙花,作为年节馈赠老顾客的礼物。而后水仙花渐渐深入台湾人民的生活,成为供奉神像、祖先及欢度春节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近年来,两岸关于水仙花的交流日益增多,自2006年起,台南市文化协会与漳州市水仙花协会合作,每年春节在台南举办水仙花展并现场教授雕刻技艺,台湾也曾多次组团到漳州交流学习水仙花的雕刻技艺。数百年来,漳州水仙花都是从厦门运送到台湾,成为传播闽南文化的“种子”,现在又有一批人从台湾回到原乡,以水仙花为媒,进行交流,真是非常有趣的历史缘分。

漳州市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黄为平:保护传承提升文化价值

  水仙花的“涅槃重生”已迫在眉睫,要跳出水仙花看水仙花,以生产为基,以文化为魂。

  首先,可以在“田园都市,生态之城”融入水仙花特色旅游,推进“水仙花+旅游观光+美丽乡村+文化传承”等多元业态发展。

  其次,可以将水仙花产业和旅游、文创、医药等产业进行融合。做足水仙花元素,结合当地特色产业,以全产业链的角度来研究水仙花的生产、销售、科研、展示、展销、文创及其衍生品,延长水仙花上下游产业链,做大水仙花产业。

  此外,推动水仙花产业项目,还可以打造以水仙花为主题的“水仙花特色小镇”,打造“花、艺、趣”特色水仙花产品系列,做好“花”文章,吸引厦漳泉及周边度假人群,致力于打造国内一个集观赏休闲体验于一体的精品旅游目的地。

漳州市水仙花协会会长张文江:政策发力产业复兴

  近年来,漳州十分重视水仙花原产地保护,致力于做强做大水仙花文化品牌。2019年1月,我市研究出台《关于推进水仙花原产地保护和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2019年2月,漳州圆山水仙花发展有限公司成立,负责管理运营水仙花原产地保护区,开展保护区规划和复垦复种等工作。

  为了提升水仙花种植面积,我市在圆山脚下设立了水仙花原产地保护区6000亩,其中核心保护区3000亩,确保核心区土地作为水仙花的永久种植基地。目前,已完成核心保护区一期1477亩土地征收(含原水仙花海),复垦复种工作顺利推进。

  为鼓励花农种植的积极性,今年水仙花公司实行土地租金优惠政策,将核心保护区的土地以一亩600元及1200元的标准租给花农。同时,还将发放种植补贴给承租的花农,每亩水仙花田补贴1000元,大大增强花农种植信心。

漳州科技职业学院文旅设计研究院院长林昆范:促进三产融合擦亮招牌

  漳州水仙花的品牌建设,可以以水仙产业链为核心,建立以农旅系统、故事展演、导视系统为主的漳州水仙园区系列产品;打造以系列产品、观光农场、农创基地为主的漳州水仙农产系列品牌共同构成的花样漳州水仙产业交流中心。

  此外,品牌建设还可以从“农业+旅游”着手,形成以研修研学康养族群、文创思维农旅品牌、手作体验闽南食养、特色农创主题商品、节庆演绎市集活动、康养休闲研学旅游为架构的漳州水仙农旅品牌,实现信息、参观、研学、研修、购物、互动、交流、餐饮等全流程体验,奏响“农产、农创、农旅”三部曲,促进三产融合,形成完整产业链,擦亮漳州水仙花招牌、带动更多人到漳州旅游。

  (邱丹燕 洪乐敏 曾晓婕 整理)

相关链接

推进水仙花产业复兴

  一直以来,漳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水仙花发展和保护,致力于做好“护花使者”。市政府先后出台《关于保护和扶持水仙花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推进水仙花原产地保护和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市人大、市政协多次调研,提出许多宝贵意见建议,漳州高新区、龙海市、市直有关部门、产业协会等共同携手,从划定原产地保护区、实施立法保护、健全完善体制机制、加强科研攻关和人才队伍建设、传承水仙花文化等方面加强水仙花保护。

  ●产地保护

  漳州水仙花3000亩原产地保护区面积正在有序恢复中,其中一期1477亩已完成征收,正在推进花田复垦复种,二期1600亩于今年10月24日启动征收,预计到本月月底完成涉征农用地签约。

  成功申报“水仙传说”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漳州水仙花”商标取得国家地理标志专用标志证书,进一步守护好水仙传统文化。

  ●IP打造

  以水仙花田园风光和圆山为背景,水仙花主题公园正提速建设。公园突出“仙女下凡圆山麓”等八大水仙花主题景观,全新升级水仙花海文旅休闲功能,打造漳州新的网红打卡地。目前,公园计划春节前向市民开放。

  ●科研攻关

  高新区区属国企漳州圆山水仙花发展公司一年内申请获得水仙花种植专利10项,校企合作设立“水仙花珍稀品种园与示范基地”“水仙花新品种展示和新应用模式示范”等多个科研项目,并成功研究推出夏季水仙花,让漳州水仙花四季飘香。

  ●市场营销

  今年3月底,签约引进京东花卉数字经济总部基地项目,计划总投资约15亿元,建设集花卉展示、交易、物流、研发、培训、旅游、主题居住为一体的花卉产业总部园区,将实现水仙花线上线下融合推广,盘活水仙花市场,带动花农增收致富。

  (邱丹燕 洪乐敏 曾晓婕)

责任编辑:林堃 陈慧慧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