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天,南方地区的“限定魔法”——湿冷攻击频频打卡上线,全省仍维持低温阴雨模式。
除了南平武夷山分水关的初雪,17日,福州闽侯大湖雪峰村、泉州德化九仙山、龙岩长汀天井山等不少地方也进入了雨凇、雾凇观赏期。放眼望去,漫山遍野一片银装素裹,在浓浓雾气的映衬下,美如仙境,犹如置身于童话中的“冰雪奇缘”世界。
雨凇景观在南方少见
受强冷空气的影响,17日凌晨,根据福州市气象局数据监测,福州闽侯大湖乡最低气温仅0℃左右,伴随着蒙蒙细雨,海拔约1300米的罗汉台出现了少见的雨凇景观,满枝满树的冰挂犹如珠帘长垂,就连地上的草也挂满了冰凌,山风拂荡,分外晶莹耀眼,美如仙境。
初雪过后,武夷山迎来绝美雨凇,美如仙境
泉州德化九仙山
雨凇是如何形成的?
福州市气象台专家介绍,雨凇是在特定的天气背景下产生的降水现象,也叫冰凌、树凝。形成雨凇的典型天气是微寒(0-3℃)且有雨,风力强、雾滴大,多在冷空气与暖空气交锋,存在逆温温层的情况下发生。形成雨凇的雨称为冻雨,当这些冻雨滴降至温度低于0℃的地面及树枝、电线等物体上时,便集聚起来布满物体表面,并立即冻结,使树枝或电线变成粗粗的冰棍。
专家表示,雨凇在南方地区较为少见,福州通常只有在个别高海拔地方,诸如闽侯北部、闽清西北和罗源西北部会短时间出现。未来三天,随着福州市的气温回升,雨凇产生的气象条件消失,出现雨凇的可能性很小,感兴趣的市民可要抓紧时间前去观赏。
雨凇还是雾凇?傻傻分不清
除了雨凇美景外,17日,泉州德化九仙山则出现了今年入冬以来首场雾凇,一夜之间九仙山戴玉披银,满山的草木变身琼枝玉树,美不胜收。
不过,很多市民分不清雨凇和雾凇,这两者又有何区别呢?气象专家介绍,雾淞俗称树挂,非冰非雪,是气温低于-1℃以下,有雾或湿度大于98%,持续二个小时以上,冷却的雾滴在物体迎风面冻结或空气的水汽凝华而成,雨淞则是雨滴直接在物体上冻结而成。和雾凇比起来,雨凇的冰晶更大,树枝会有明显结冰,晶莹剔透,而雾凇在树枝上主要呈雪花状,所以九仙山此次景观为雨雾凇混合。
专家告诉记者,16日晚,九仙山最低气温-2.0℃,雾气迷茫,风力6级具备雾凇形成的条件。17日清晨,雨雾凇慢慢开始形成。雾凇、雨雾凇是九仙山的常客,每年12月中旬到1月份中旬,雾凇都会如约而至。
赏景小贴士
专家介绍,雾凇是一种低温水汽较大的自然条件下形成的观赏景观,是天然“空气加湿器”,为越冬的农作物提供充足的水分。而雨凇则是冻雨的产物,形成的冰挂经常将电线、树木压弯,造成断电、树木倒伏等灾害,是一种灾害性天气。
雨凇、雾凇虽好看,但市民在前往观赏时也要注意安全。早晨是拍摄雾凇的绝佳时机,雾凇一般出现在日出后的2个小时左右。低温天气下,道路容易出现结冰、雾气,能见度不高,驱车前往需注意慢行。此外,市民观赏时应避免站在挂满冰柱的树底下,以防掉落时砸伤。雨凇、雾凇观赏环境十分寒冷,建议穿上羽绒服,帽子、手套、围巾,同时带上暖宝宝、保温杯等保暖神器。
欣赏完美丽“冻”人的雾凇,一起来看看近日天气
截至今天16时最低气温,我省西北部大部分地区在3~7℃,南部沿海大部分地区在7~14℃,其中12个县市最低气温低于5℃,建宁2.9℃为全省最低,如图↓
截至今天16时最高气温,西部北部的最高气温有4~7℃,其他大部分地区为7~21℃,其中诏安21.3℃为全省最高。
虽然较前两日气温有小幅回升,由于空气湿度大,部分地区有小雨,湿冷的感觉仍十分明显。
明天阴到多云,局部有小雨,夜里起降水范围缩小。闽东北地区有小雨天气,气温有所下降。西北部最低气温只有1~3℃,局部有结冰。近期气温持续低迷,感冒易发,及时增加衣物,避免着凉感冒。
提醒朋友们车辆外出时有途经南平、宁德等地的高海拔山区时,需注意局地道路结冰对车辆造成的不利影响,及时做好防滑和安全检查工作。
未来三天天气预报
今天夜里到19日白天,全省阴到多云,其中南平、三明、宁德、福州的部分有小雨。
19日夜里到20日白天,全省阴到多云,其中南平、宁德的部分和三明、福州的局部有小雨。
20日夜里到21日白天,全省阴到多云,局部有小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