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头条
标题图
环球聚焦:“嫦娥五号带回的月球样品将成为宝库!”
2020-12-17 22:42 央视新闻

“中国科技人员克服了众多技术挑战”

“嫦娥五号的发现可能改写月球的历史”

“这是中国航天计划的最新突破“

……

北京时间12月17日1时59分,探月工程嫦娥五号返回器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成功着陆,标志着中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任务圆满完成。

一些国际组织对嫦娥五号圆满完成任务表示祝贺。

国际电联:祝贺嫦娥五号回家

国际电信联盟秘书长赵厚麟第一时间向中国政府发贺电,祝贺嫦娥五号回家。

微信图片_20201217213028.png?x-oss-process=style/w10

△国际电信联盟秘书长赵厚麟(资料图)

赵厚麟指出,从月球采样返回地球,这是中国的第一次,也是全世界近半个世纪以来的第一次,意义非凡。“在过去的23天里,嫦娥五号在太空展示了超群的技艺和中国智慧,令人叹为观止。”

他随后表示,当前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但是处在如此严峻和特殊的形势下,中国一系列世界领先的高科技项目纷纷精彩亮相:北斗三号成功组网,天问一号奔向火星,长征五号不负众望,嫦娥五号载誉归来;奋斗者号深海探测器载人下潜超过万米;珠峰测量精确高程公布;5G在全国各地普遍布局,进展神速;量子计算机“九章”横空出世等等,实现了“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 的壮举,令人惊艳。

赵厚麟说:“嫦娥五号的凯旋归来是不平凡的2020年压岁大作,是中国送给全世界的珍贵礼品。我们衷心期待,中国的科技发展和经济建设在2021年再创辉煌,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带来更大福祉。”

赵厚麟重申:“国际电信联盟将一如既往加强与中国同行的合作,发展信息通信技术,造福全人类。”

ESA:嫦娥五号,欢迎回家!

欧洲航天局(ESA)在社交媒体上就嫦娥五号成功采样返回表示祝贺:“欢迎中国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从月球上带着珍贵的月球样品返回。”

微信图片_20201217213038.png?x-oss-process=style/w10

欧洲航天局指出,当嫦娥五号返回时,其正在为中国国家航天局协调部分网络和天线的追踪服务。欧洲航天局曾在社交媒体上公开表示,十分高兴能够助中国嫦娥五号一臂之力。

除了国际组织,多家外国媒体对于嫦娥五号采样返回也第一时间予以报道。

太空网:这些样品将成为宝库

全球知名天文学网站《太空网》(space.com)刊发了题为《中国嫦娥五号太空舱44年来首次携带月球样品着陆地球》的报道。报道评论称,嫦娥五号带回的样品能为了解月球的历史和演化提供一个新窗口。

微信图片_20201217213050.png?x-oss-process=style/w10

报道援引华盛顿大学行星科学家布拉德利·乔利夫的话称,“(美国)阿波罗探月项目收集的所有月球岩石都超过30亿年,而月球上年轻撞击坑通过分析确定的年龄都小于10亿年。” 乔利夫表示,嫦娥五号带回的样品将填补关键的空白,“这些样品将成为宝库!”

德国之声:这是中国航天计划的最新突破

德国之声报道称,中国的嫦娥五号携带了2公斤(4.4磅)的月球样品,这是44年来被带回地球的第一批月球样品。报道称,此次任务使中国成为继美国和苏联之后,第三个从月球上取回样品的国家。这也是中国航天计划的最新突破,中国未来还计划登陆火星和建立空间站。

微信图片_20201217213101.png?x-oss-process=style/w10

太空新闻:嫦娥五号收集的岩石样品为进一步探索太空打开了大门

太空新闻网(SPACE NEWS)报道称,在完成复杂的23天任务后,中国成功回收了嫦娥五号月球样品。

微信图片_20201217213109.png?x-oss-process=style/w10

报道指出,嫦娥五号收集的岩石样品比迄今为止美国和苏联所收集的要年轻数十亿年。这些样品将被送到北京的一个专门建造的实验室进行制备、分析和存储,为进一步探索太空打开了大门。

CNN: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成功从月球收集岩石的国家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称,嫦娥五号携带月球样品返回地球,这些样品是从一个之前从未到访过的月球区域取回的,也是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首次从月球带回的样品。

微信图片_20201217213118.png?x-oss-process=style/w10

报道援引中国航天局探月中心副主任裴照宇的话表示,中国会向其他国家的科学家提供一些样品。同时,中国希望与其他国家合作建立国际月球科考站,这可以为月球科学探索和技术实验提供一个共享平台。

南华早报:中国取回的月球样品“年轻”很多

《南华早报》在报道中回顾了中国探月工程的发展历程。

微信图片_20201217213126.png?x-oss-process=style/w10

报道指出,嫦娥五号计划是从2007年开始孵化的。嫦娥五号数周前在月球着陆后,通过钻孔机和机械手臂,从月球表面和地下2米回收了2公斤(4.4磅)的样品。报道指出,那里的地质情况比美国和苏联取样的地点要年轻得多。

世界报:中国科技人员克服了众多技术挑战

法国《世界报》在报道中指出,在嫦娥五号任务中,中国科技人员克服了众多技术挑战,成功实现月面起飞,上升器和轨道器顺利完成月球轨道交会对接。负责回收返回器的工作人员克服了夜间着陆、天气寒冷以及着陆区域面积广大等困难,迅速抵达回收现场。

微信图片_20201217213135.png?x-oss-process=style/w10

报道指出,这次任务还具有现实的科学意义。人类之前从未在嫦娥五号降落的风暴洋地区进行采样,这一地区年龄为12亿年,而之前美国阿波罗任务采样地点年龄为36亿年。

报道援引法国岩石地球化学研究中心科学家的话表示,嫦娥五号采样地区岩石的化学组成与阿波罗任务采样岩石的组成非常不同,阿波罗任务更重视古老的月海,当时进行的月球采样缺少代表性。而嫦娥五号带回的样本将有助于完善人类对月球的认识。

商业内幕:嫦娥五号的发现可能改写月球的历史

《商业内幕》新闻网站刊发报道指出,嫦娥五号带回的月球样品可以揭示月球是否曾在12亿年前出现过火山活动。迄今为止,科学家们只能研究30亿年以上月球区域的样品,所以他们对月球火山活动的了解也就到此为止了,而嫦娥五号带回的月球岩石可以帮助科学家更精确地估计这片月球区域的年龄。

微信图片_20201217213144.png?x-oss-process=style/w10

文章援引中国行星地质学家肖龙的话称,这样的发现可能“改写月球的历史”。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