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国家公园
上演现实版“熊出没”啦
有没有很意外?
有没有很期待呢?
↓↓↓
福建武夷山生物研究所工作人员在收取红外侦测相机视频资料后发现,11月4日15点31分时,在武夷山国家公园挂敦区域样线内惊现黑熊群,史无前例。
视频中,三只黑熊排成一列,一只接一只地走过镜头,它们毛发浓密,体格健壮,状态良好。
此前,在武夷山国家公园范围内,红外相机曾记录过单只黑熊路过,或两只黑熊打架,拍摄到成群的黑熊还是第一次。
据了解,黑熊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基本为独居状态,此次发现证明了武夷山国家公园内黑熊群体的存在,对掌握黑熊的分布、种群密度和规模极具意义,为武夷山生物多样性研究提供了详实的基础资料。该视频也印证了武夷山生态环境的优越,不负“动物王国”的美誉。
这不是红外相机第一次给我们带来惊喜
▲小鹿斑比?对了一个字,毛冠鹿
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近危
▲白鹇(xián),自带走红毯闪灯光效,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小麂(jǐ),国家三级保护动物
……
据统计,武夷山国家公园试点区内
共记录高等植物2799种、
藻类239种、真菌503种、地衣100种、
野生脊椎动物558种、昆虫6849种
是不是想为这里的生物多样性点个“赞”
正是由于武夷山保存了完整多样的生态系统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对它的保护尤为重要。2016年6月,武夷山国家公园列入全国首批10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之一。试点的建立意味着国家要确保重要自然生态系统、自然遗迹、自然景观和生物多样性得到系统性保护。▲武夷山国家公园核心区群山云雾缭绕 | 姜克红 摄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一是保护了自然生态系统原真性和完整性。试点区原生性森林植被和垂直带谱保存完整,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保持良好,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增加,自然植被覆盖率达94.92%,森林覆盖率达80.47%。二是探索了自然生态系统保护新模式。以《武夷山国家公园条例(试行)》立法为纲,优化整合各类自然保护地,合理划定功能分区,初步形成了生态保护补偿、社区发展扶持、社会参与共建等方面的生态保护管理新模式,较好地解决了集体土地人口密集区保护与利用的矛盾。三是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立社区协调发展机制,加大生态保护补偿力度,优化社区规划建设,完善社会参与机制,促进茶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壮大生态旅游和现代农业,初步实现了生态成果与旅游收益共享,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共赢,社区居民与自然环境共生。
(伊凡 苏月/文 视频由武夷山国家公园提供)、新华社、武夷山国家公园
![]()
:欢迎分享!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编辑:郭婷婷 投稿邮箱:mbrbwx@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