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今日头条抓取
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文章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闽南冬至习俗
2020-12-14 15:15 漳州新闻网
  冬至,俗称“冬节”,在古代是很隆重的节日。古人认为“冬至阳生,万物苏醒”。虽然还处于寒冷的季节,但是春天的信息已经临近。这时外出谋生的人都要回到家乡过冬节,表示年终有所临近。年终有所归宿。闽台民间谚语有“冬至大过年,呣返无祖宗”,意思是说,每年冬至是家人团聚的节日,比过年更重要,如果外出不回家,那是不认祖宗的人。因为这一天要祭拜祖先,由家长介绍祖家的根源,说明祖先来自某地,到现在已经传至几代人,排行在第几世,以帮助子孙后代寻根认祖。为了区别于后来的春节前夕的“辞岁”,冬至前一日也叫做“亚岁”或“添岁”。

  漳州一带,“冬至”前夕,家家户户都要春米“搓丸”。丸子颜色有红有白,并要“捏鸡母狗仔”。如做成带头、猪脚、花鱼“三牲”,还有荔枝、桃、梨、柑桔、香蕉“五果”……象征兴旺吉祥。“冬至”早晨,农家户户都要煮甜丸,粘贴在门户、谷仓、器物上,庆贺丰年,酬谢诸神底。除此之外,许多人家还要蒸糕粿,做寿龟,蒸年糕,象征年年高升(“高”和“糕”谐音),祈冀福寿延绵。(温欣 吴丰满)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