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健康
标题图
从疯狂凑单满减到蹲守直播购物,“买买买”上瘾可能是病
2020-12-11 13:43 福建卫生报 原创

好不容易熬过了双十一,清空了一年购物车。很快又迎来双十二,从以前的研究规则凑满减,拼单购物,到今年大热的直播带货。变化的是商家层出不穷的营销方式,不变的是熬夜党们的买买买。

“红包雨”“半价券”

不花出去太可惜

“打开手机看看,还有人讲解,不用出门逛街还便宜,真心不错。”说起“直播带货”,家住福州市鼓楼区的赵雪(化名),话匣子一下就打开了。经过半年的“尝鲜”,几次参与线上直播后,从直播间里挑选商品,就成了她的生活习惯。

打开赵雪的直播购物车,生鲜、服装、日用百货、美食、美妆、家电等商品五花八门。“特别是双十一期间,我抢了好多半价商品,当然也常常蹲守几个小时。加上各大平台的抢券、满减,我买了60多件商品,花了两万多块吧!”赵雪提到她的双十一战绩颇为得意。

但赵雪也坦言,部分商品买完才发现,有的明明家里有,或者根本用不上。“这种全民狂欢的时候,购物的欲望没办法停下来啊。‘红包雨’‘半价券’,不花出去太可惜了。特别碰到喜欢的卖家如果不淘点,总觉得少了点什么。有时也想戒掉,以免次月吃土,但就是忍不住啊!”赵雪表示。

忍不住买买买

可能是购物成瘾

像赵雪这样的人不在少数,有的症状轻一点,有的更严重,买买买停不下来。“如果你存在频繁购物或冲动购物,有不可抵抗、不能自控或无意识购物;购买的物品超过了实际所用数量,或实际上根本不需要,或为很久以后才能使用做准备的物品;甚至购物冲动或行为严重地影响了其社会活动和职业功能,如影响工作或刷爆信用卡。那么你可能购物成瘾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缪凤珠老师表示。

购物成瘾是一种慢性、难以阻止、反复性的购买行为,是行为成瘾的一种。渴求冲动是行为成瘾的核心特征。购物消费成瘾至少有两个目的:获得快感、减少痛苦。一般有“四步循环”:

(1)存在焦虑和自卑的性格,并在渴望购物前焦虑和自卑加重。

(2)强迫性购物冲动发作时,通常有“欣快”感或“陶醉”感。

(3)购物冲动发作后会出现内疚和后悔。

(4)购物冲动发作时,会在某种程度上加重自卑、焦虑和内疚感。

“从神经生物学角度来看,成瘾的特征是行为失控,所引起成瘾的东西都促进多巴胺分泌增多,让人沉迷上瘾。这种来自脑神经元释放的神经递质,在令人愉悦的事物作用下会增多,并为大脑提供‘奖赏’,这种‘奖赏’会在大脑中留下刺激,因此被视为让人疯狂购物不加节制的‘元凶’。在多巴胺作用之下,人们能感受到购物带来的幸福,这种幸福感给人一种错觉,以为可以永久狂热。不幸的是,我们的身体无法一直承受这种刺激,因为心跳过速的巅峰感无法永远持续,大脑会伴随时间推移让多巴胺在身体控制下自然新陈代谢。”缪凤珠老师提醒。

告别买买买

学会这几招

1.学会冲动的自我控制。在购买前,想清楚“这是不是我必须要买的”“我是否有经济能力去买它”等问题,分清楚购买时究竟是因为想要,还是真正需要很重要,你的决策将更加明智。

2.把那几个购物网站的APP删除或移动到某个目录下,而不是直接放在手机桌面上。关掉APP推送功能,这样你就不会整天接收到商家的那些引诱信息了。

3.不囤红包、优惠券,只有当我们真正需要买一件东西的时候,在下单前再去相关页面或者问店主有没有优惠券。这样才能避免你非理性消费。为需要而买,不是为了优惠而买!

4.觉察自己当下的状态,让生活变得充实。用其他活动,如健身、看书、社交代替看手机的时光,填补空虚。

5.给自己一个梦想清单。静下心来,好好想想,什么样的生活或精神才是你最想要的?比如一台心仪已久的电脑,一次旅行、报名参加昂贵的培训课程,甚至是一辆你中意的汽车、一套温馨的小房子……用纸与笔把它们记录下来,而且一定要详细具体。每天拿着这个梦想清单看一遍,以后你的焦点与目标都会在它们上面,你会为了实现近期的三个梦想而努力赚钱、存钱,从而不会浪费每一分钱。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