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价每平方米2.6万元的房源
售价仅1.6万元左右
单套价格降了近100万元
临近岁末,不少福州市民发现
自己的朋友圈里
中介、置业顾问们
发布了部分项目的“工抵房”信息
让不少购房者怦然心动
这些看似优惠的“工抵房”
是什么来源?能买吗?
岁末冒出大批“工抵房”
最大降幅近百万元
“总价立减92万,原价2.6万打折只卖1.6万。”
“地铁一号线旁,一手新房,免佣金,单价1.85万元。”
近期正在购房的市民陈先生
昨天在他的微信朋友圈
看到不少中介以及置业顾问
在推销这一类房子
价格明显低于市场行情
开发商为了回笼资金
支付施工队工程款
记者昨天以购房者身份
前往上述楼盘了解情况
发现确实存在这样的房源
“这个房子,之前的价格每平米23500元。我们售楼部也是这个价格。但是确实是有一些房源,以每平方米1.8万到1.9万元之间的价格销售。”在福州城北的一个品牌楼盘,售楼部销售人员在带记者看房时,确认了这批房源的真实性。
“这些是‘工抵房’,快到年底了开发商资金有限,将几十套商品房降到每平米19000元以下卖出,回笼资金支付施工队工程款。消息出去就很多人来看房了,现在也卖得差不多了。”
所谓“工抵房”
就是工程抵押房
置业顾问说的所谓“工抵房”
就是工程抵押房
一般来说
这是开发商给施工单位等乙方
抵付工程应付款的房子
通常情况下
施工方会委托开发商
以极低的价格出售这些工抵房
以便快速回款
“工抵房”并不是新鲜事,不过,像目前这样,楼市中大量出现各种“工抵房”,就是新鲜事了。
业内人士表示,以往,一个楼盘的“工抵房”顶多也就几套或者十几套,而且都是悄悄地通过私下关系出让,很少像现在这样,以近乎“打广告”的方式集中销售。
在他们看来,这其中有不少实际上并不是“工抵房”,而是开发商为了集中回款,以这一名义变相降价,安抚前期购房者。
买“工抵房”要擦亮眼
必须和开发商签合同
无论是真的“工抵房”
还是开发商变相降价
在价格真的优惠的前提下
“这些房子能不能买”
是购房者最关心的问题
福州多家
资深房产营销机构负责人
告诉记者
这可以分成三种情况来分析
如果是真正的“工抵房”,其办证和购买流程是通过开发商办理“更名”的方式或者直接购买方式进行交易。只要是通过开发商办理网签登记等手续,风险并不大。
在购买这种“工抵房”时,购房者必须注意三点:
第一,购房合同必须要跟开发商签;
第二,购房款项必须直接支付给开发商;
第三,所有的款项交易必须要有发票。
也就是说,购房者要购买“工抵房”,就必须确认是否能与开发商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若只与债权方签订《房产转让协议》则无效。
此外,《商品房买卖合同》和开具的发票金额,必须和原来开发商与工程方之间《抵房协议》的金额一致。
一般来说,建筑商、材料商转让工抵房的房价会比原来抵债的金额少,相当于是给购房者优惠;但购房者与开发商签订的《商品房买卖合同》和开具的发票金额必须和原《抵房协议》的金额必须一致,这样才能保证购房者全部的利益。
如果开发商只是打着“工抵房”的旗号变相降价,那购房者相对可以更放心些。
但是,如果价格下降太多,房源数量很大,购房者就要特别注意了解开发商的口碑和资金链情况,防止开发商是因为资金链问题而“甩货”,这样可能会有一定风险。
除此以外,购房者要担心的,就是“工抵房”背后的陷阱。
例如,近期“工抵房”概念大量出现,不排除有些开发商是为了促进销售,以“工抵房”的名义包装房源,虽然广告上的价格超低,其实只是为了把购房者骗去案场。
此外,也要提防部分中介将问题房源谎称为“工抵房”,从中赚取差价。在交易中,差价部分甚至被要求直接支付现金,这样的交易有巨大的风险,有些甚至无法办理产权证。
扩散!转发!
提醒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