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岁女童误吞纽扣电池5天、2岁男童误吞纽扣电池5小时……近期,福州儿童医院耳鼻咽喉科接连收治误吞纽扣电池的患儿,两名患儿的食道黏膜均遭腐蚀溃疡严重。该院医生提醒,误吞纽扣电池危害大,可能会烧伤消化道,甚至造成糜烂穿孔等后果,家长务必提高警惕!
“1岁女童目前已经治愈出院,2岁男童尚在治疗观察中。”该院耳鼻咽喉科陈德平医生介绍,给女童做取电池手术时,发现其食道黏膜已遭腐蚀溃疡严重,而电池已呈焦黑色。2岁男童虽然在误吞5小时后送来,但同样电池已经发黑,且造成了食道黏膜被严重腐蚀。
该科沈翎主任医师介绍,每年儿童误吞异物的病例很多,多数是误吞了玩具零件、果核、骨头、纽扣电池、硬币等,其中,危害最大的就是纽扣电池。
这是因为纽扣电池内含汞、镉和铅等重金属物质,具有强腐蚀性、强碱性、带电等特点。一旦进入食道,在人体体温、液体的浸泡作用下,电池的正负极会相连,并发生短路、放电产热,导致局部组织严重烫伤;其表面的氧化锌和银与食道黏膜的蛋白质发生化学反应,轻者会造成食道黏膜糜烂,重者会使食道壁穿孔、食管气管瘘、食道狭窄、纵膈感染等。进而出现高热、疼痛、呼吸困难等全身中毒症状,危及生命。
曾有人做实验,将纽扣电池放在鸡肉上,10分钟后,鸡肉开始有点损坏了,可以看到一圈被烧焦的痕迹;30分钟后,和电池接触的部分发黑更明显了,边缘的的烧焦痕迹也更明显了;4个小时后,鸡肉完全被电池烧坏了……
儿童是异物卡喉的高发人群
沈翎说,儿童是食管异物的高发人群,原因如下:
①儿童有口含小物品的不良习惯,如将笔帽含在口中,容易误吞;
②儿童进食时意力不集中、嬉戏或哭闹,易将带有骨、刺或核类等食物误吞;
③儿童磨牙发育不全,未经充分咀嚼的食物咽下,造成食管异物。
异物一般以鱼刺、硬币、骨碎片、枣核、小玩具、别针等常见。
异物易卡在食管生理性狭窄处,食管在解剖上有四个狭窄部位,第一狭窄为食道入口,第二狭窄为主动脉弓交界处,第三狭窄为左主支气管交界处,第四狭窄为横膈交界处。食管异物在这些部位嵌顿几率由上到下依次减少。
异物卡喉的误区
当不慎发生食管异物时,常常会听到:“快,喝醋”、“赶紧吞一大口白米饭,不要嚼直接吞下去”、“吃韭菜”等。
“这些做法都是错误的,往往会造成更大的危害。”沈翎主任说,由于异物往往质地坚硬且锐利,强行吞下很可能会刺破食管,导致严重并发症,如食管穿孔、纵隔感染、食管气管瘘等,甚至刺破食管周围的大血管,导致致命性大出血;对于纽扣电池,其内含汞、镉、铅等重金属物质,电池的外壳受损破裂,碱性渗出物可腐蚀黏膜,轻者食管黏膜糜烂,重者食管穿孔,危及生命。因此,如果发生食管内异物应第一时间到医院就诊,不能拖延,以免出现严重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