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今日头条抓取
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文章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文屏路“怪坡”再次引关注 成网红打卡点后该如何“保鲜”?
2020-12-02 23:44 厦门网
  -本报十多年前率先报道的文屏路“怪坡”现象再次引发游客广泛关注

  -“怪坡”成网红打卡点后如何“保鲜”,本报今起推出“再探怪坡”特别报道

  厦门网讯(厦门晚报记者 王绍亮 陈鹏程 见习记者 马啸凌 兰云丝)“我是从外地来厦门旅游的,在网上听说了厦门的‘怪坡’,今天特地去现场体验了一番,真的很神奇!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奇特的现象?我看网上的说法很多,不知道哪个是权威解释。”近日,江西游客廖先生致电本报市民热线5589999,提出了心中的疑惑。

  其实,早在2003年,本报就率先报道了文屏路的“怪坡”。这两天,本报记者再次探访“怪坡”发现,这里已悄然成为我市知名的网红打卡点,许多外地游客慕名到此探秘体验。“怪坡”为何这么怪?专家解释,其实这是一个美丽的错觉,是人们因周边参照物的原因而出现的视觉偏差。大家看到的上坡路,其实是一段下坡路。

  【现场】

  外地游客慕名前来体验 水倒在地上竟“往高处流”

  11月30日上午8点30分,记者来到“怪坡”,由于天气较为阴冷,现场仅有数名男子正在游玩体验。

  记者把车子挡位挂到空挡,然后松开刹车,车辆便自行“爬坡”,滑行了数十米远。现场一名男子好奇地凑过来问:“你是挂挡行驶,还是空挡呀?”记者告诉他是空挡,他又探过头来看了看挡位。记者与他攀谈,得知男子姓崔,是从东北来厦门旅游的,听说“怪坡”有趣,所以吃完早饭就来到现场体验。崔先生和同伴拿出随身携带的矿泉水瓶和手机,现场拍摄矿泉水瓶自行“爬坡”的视频,一边拍一边说:“真是太神奇了!”崔先生的同伴还把矿泉水瓶里的水倒在地上,发现水竟“往高处流”。

  同样慕名而来的还有来自四川的伍先生和他的妻子,他们住在曾厝垵的一家民宿,听说“怪坡”后就特意过来打卡。伍先生说,他们是来厦门拍婚纱照的,利用选片的空隙到“怪坡”来体验。“挺有趣的,下次我们要带父母一起来看。”伍先生说。

  特地开着货车上“怪坡” 还租来自行车骑了好几趟

  昨天上午,记者再次来到“怪坡”,发现仍有不少游客来此打卡。来自湖北恩施的张先生与弟弟一起做生意,此次开车到泉州进货,听说厦门的“怪坡”后就拐过来体验。

  昨天上午,张先生驾着车,和妻子、弟弟一起前往文屏路。刚开始由于车子开得太快,他们开过了头,绕了一圈才绕回到“怪坡”。到了现场后,张先生让妻子和弟弟先下车,自己开车挂了空挡,车子果真自行“往上”开了,妻子连忙用手机拍了一段视频。随后,张先生停好车,还拿出矿泉水瓶,根据网上热传的诸多视频做了实验,发现还真如网上拍的那样。现场有人出租自行车,一趟5元,他们三人又租了一辆,轮流上下骑了四五趟,玩得不亦乐乎。

  “这个坡是地势造成的,还是其他什么原因导致的?”张先生说,他走南闯北快十年了,这么有意思的地方还是第一次见到。

  昨天上午,记者发现“怪坡”入口处停着一辆标注某搬家公司、重约4吨的中型货车。该货车司机先是上下往返了几次,随后自坡底开始挂空挡向上行驶。途中,司机扭头望向路边的行人,并比出胜利“V”手势。

  【释疑】

  因参照物导致视觉偏差 上坡路实际是下坡路

  “怪坡”为何这么怪?市公路中心计划工程处高级工程师宋进作介绍,在文屏路建设之前,“怪坡”那条路就已经存在了,是一条普通的石板路。他们在文屏路建完之后,也给“怪坡”那条路铺了沥青,后来就有市民发现这个“怪坡”很奇特。为此,他们专门安排了测量人员到现场查看,测量人员每隔5米一测,发现“怪坡”总长70米,并证实所谓的“坡底”实际比“坡顶”高出了1.395米,坡度为2%。因此从科学角度分析,“怪坡”其实不怪,是人们因周边参照物的原因而出现的一种视觉偏差,也就是说,眼睛看到的上坡路段其实是下坡路。

  宋进作进一步解释,“怪坡”在御屏山的垭口,站在此处看,主路往文屏是一个陡坡,坡度9.5%,而“怪坡”右边的绿化带是从小到大的倒三角形,“怪坡”路面左边则是从大到小,以致造成视觉偏差,下坡看起来变成了上坡。

  【回顾】

  本报率先报道“怪坡” 奇特现象引全城关注

  2003年2月,一些细心的市民在新建的文屏路附近发现一段“怪坡”,明明看上去是上坡,可车子挂空挡却能自行顺坡而上;骑自行车爬坡时,不用蹬,速度也越来越快。本报率先报道了这一奇特现象并引发全城关注,短短数日就有数千名市民驱车前往体验。

  【延伸阅读】

  “怪坡”并非厦门独有 外地也有不少“怪坡”

  台湾“怪坡”:在台东东河乡名为都兰的旅游胜地,也有一处“怪坡”。“怪坡”旁有一股小山溪,溪水流到山脚下,而靠近山脚旁的另一股溪水不往“下”流,偏偏向“坡上”流。

  沈阳“怪坡”:位于沈阳帽山西麓,面对旷野,背依群山。这段路长80余米、宽约25米,是呈西高东低走势的斜坡。在这里,骑自行车“上坡”只要扶住车把,不用蹬车就能飞快地向坡上滑行,而“下坡”却要用力蹬,不蹬不走。

  西安“怪坡”:在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东南方,有一段近120米长的盘山公路,看上去是上坡,但汽车挂空挡也能自动地慢慢爬上去。

  乌拉圭“怪坡”:在南美乌拉圭巴纳角地区,汽车只要一开到这里,便“怪事丛生”。甚至,汽车一旦抛锚,一股不知从何而来的力量,就会把汽车推出几十米远。

  韩国“怪坡”:韩国济州岛天马牧场附近有一段“怪坡”,汽车熄火并置于空挡,能“向上”滑行。

  美国“怪坡”:美国犹他州有一个被人们称为“重力之山”的奇特山坡,这条直线距离为500米左右、坡度很大的斜坡道,也是闻名全球的“怪坡”。

  【征集令】

  您与“怪坡”有何趣事 欢迎致电本报说一说

  您与“怪坡”有哪些有趣的故事?欢迎拨打本报市民热线5589999说一说。针对这个网红打卡点,应该如何保护开发,如何进一步提升市民游客的体验感,欢迎致电本报说说您的意见建议。

展开阅读全文

责任编辑:

廖文焱,赖旭华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