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今日头条抓取
标题图
山水清音,武夷回响!我在“武夷山水”等你
2020-11-30 12:11 闽北日报

庚子年初冬,茶香弥漫着武夷山的每个角落。

一只“青蛙”蹚水而来。11月19日,南平实业集团武夷山水品牌运营管理有限公司与青蛙王子福建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并在武夷山举行新品发布会。这是“武夷山水”首次以品牌联名的方式与区外知名企业合作进行市场化的运作与推广,旨在共同打造联名产品,助力品牌效应提升。

近期,南平品牌建设之路可谓“顺风顺水”。

9月21日,2020阿里巴巴丰收购物节发布会暨中国农产品地域品牌价值授牌仪式在山西运城举行。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与阿里巴巴联合发布中国农产品地域品牌价值,首批发布的9个农产品地域品牌价值累计高达3000亿元,其中,南平的武夷岩茶、武夷红茶2个地理标志产品入选中国农产品地域品牌价值2020年标杆品牌。


▲“武夷山水”品牌延平区马坑路旗舰店内,岚谷熏鹅、百年蔗、坡田大米等近百家品牌产品琳琅满目。(资料图片)


勇于试水
战略性创新推动青山变金山
南平是福建重要的生态屏障,被誉为地球同纬度自然生态和生物多样性最好的地区之一。这里千山尽翠,良田万顷。作为农业、林业大市,农林业产业种类多而全,尤其在茶叶、果蔬、食用菌、畜牧水产、花卉、苗木、中药材等方面具有输出优势,形成了武夷山茶业、光泽鸡业、延平乳业、顺昌菇业等特色优势产业。多年来,南平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增速始终位居全省第一。2017年,南平市还成为首批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

南平十个县(市、区)均有拿得出手的好产品,正如那句广告语“南平有味,原汁原味”。但叫得响的好产品却凤毛麟角,特别是达绿色食品级的农产品,卖不出好价钱。

大美武夷,山水画卷。 (陈美中 摄)

生态赋能。从建设“绿、旅、新”的旅游生态经济区,到打造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腹地,再到建设全国绿色发展示范区,南平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一条“绿道”走到底,厚植生态优势,推动绿色发展。各县(市、区)、市直有关部门认真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围绕生态责任书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大力推进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问题及信访件整改,加快解决一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同时,开展乡村万人保洁行动、延平畜禽污染整治攻坚战、水美城市建设……武夷山市、光泽县、松溪县、顺昌县、邵武市先后斩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荣誉称号,命名数量和比例位列全省首位。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全市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省前列。大气环境质量总体保持良好,全市平均达标天数比例为100%,在全省设区市中排名第一;境内闽江、富屯溪、建溪3条主要水系水质状况优,Ⅰ—Ⅲ类水质比例为100%;16个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3个100% 让这里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大地万物纤尘不染。

面对有品质无品牌、有货源无价格的尴尬,从2017开始,南平市从战略性创新入手,把生态资源优势与武夷山“双世遗”品牌优势有机结合,实施“武夷品牌”建设工程,着力打好绿色牌、念响山水经,以大武夷绿色生态为闽北优质产品赋能,以政府为武夷品牌诚信背书,全力打造覆盖全区域、全品类、全产业链的“武夷山水”区域公用品牌,使其代言南平绿色优质农产品,在打品牌中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加快推动青山变金山,探索走出一条品牌带动,经济生态互融共生、互促共进的绿色发展新路子。

2018年7月26日,南平市发布首批授权使用“武夷山水”区域公用品牌重要营销企业并授牌(资料图片)

武夷山水品牌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挂牌,武夷山水品牌检验检测中心成立,“区块链”一品一码全程溯源系统启动,武夷山水品牌展示馆加盟店开张……

各县(市、区)纷纷“拾柴”,生火升温。松溪县将品牌建设资金列入县财政预算,每年不少于300万元,对到上海、广州等重点城市开“武夷山水”品牌店(面积不低于30平方米)的,单店奖励10万元。延平区对积极参与打造“武夷山水”富有特色和潜力的企业给予融资支持,对被授权使用“武夷山水”品牌的企业一次性奖励2万元,通过市以上主流媒体开展“武夷山水”品牌宣传的企业给予直接广告费对半奖励。浦城县规定,每年工会节日慰问经费总额至少安排40%以上用于购买本县“武夷山水”公用品牌产品。


跋山涉水
让品牌成为拉动产业发展新“引擎”
南平的品牌建设刚开始可谓跋山涉水。

首先是借智借力,高位谋划。邀请国家有关部委和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厦门大学、南开大学等部门机构领导专家开展专题调研、“会诊开方”,精心编制《“武夷品牌”发展战略规划》《优质农产品品牌发展规划》,绘制了武夷品牌建设线路图、施工图,明确按照“统一公用品牌、统一质量标准、统一产品检测、统一宣传运营”要求,构建政府“背书”、市场化运作、高质量品质管控的总体框架体系。

让干部“涉水”,学会“吆喝”品牌,亦是一项创新。南平市组织70多名领导干部到浙江大学参加武夷品牌建设专题研修班学习,组织近千人听品牌专家讲课。“语言钉”“视觉锤”“播传锚”,这些从未听说过的品牌运营专业术语很快被大家所熟记,并有了品牌建设的新知识。

闽北好山好水,沃土千顷,“插根扁担都会发芽”。如何以高品质铸就靓品牌。一方面,结合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建设,大力推行绿色生态种养,建立农药化肥长效管控机制,积极推广生物防控和有机肥,全面降肥降药,切断污染物进入山场农田的链条。另一方面,严把入口关、落实否决制,制定了《“武夷山水”公用商标使用管理办法》,加强对入围“武夷品牌”企业的管理和监督检查,确保每季度对入围用标产品抽检全覆盖,督促品牌使用主体强化自律、诚信经营,防止“劣币驱逐良币”,启动退出机制,目前已有三家入围企业止步授牌授标,确保了“武夷山水”品牌的含金量和信誉度。

产业赋能,让“武夷山水”成为拉动产业发展的“引擎”。

浦城,林茂粮丰,这里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全县粮食种植面积近50万亩,自古有“浦城收一收,有米下福州”之说。2018年,“浦城大米”入选“武夷山水”品牌,该县借助这一公用品牌,趁势而上做强做大浦城大米产业。随着“北有五常米,南有浦城粮”这“语言钉”的传播,浦城的城市形象和美誉度不断提升。目前全县共有绿色大米品牌标志6个,无公害大米品牌标志4个,无公害稻谷品牌标志2个,有机大米(稻谷)标志2个。为进一步打响“浦城大米”品牌,该县线上线下齐发力,同时与美团、饿了么、百度外卖等配送平台联手,实现优质粮油产品的快速配送,还在福州、厦门、广州、义乌等地建立“浦城大米”实体专卖店,与永辉商超、中石油加油站等合作销售。浦城大米品牌带动12000多户农户增产增收,成为助力乡村振兴和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张名片。

▲浦城县山桥村的连片彩绘稻田。(资料图片)


政和与福安都盛产白茶,但政和白茶原先藏在深山人未识。随着“政和白茶”品牌的大力度推介,政和白茶在市场上声名鹊起,不仅从省内卖到了省外,还走出了国门。“我的闽峰白茶成为武夷山水品牌后得到客户认可,订单量明显增加,营业额增加了50%。”政和闽峰茶业负责人张鑫欣喜地介绍。入围企业产品的畅销,带来的是原料的价值提升,政和白茶茶青每公斤单价逐年上涨30%,带动了一批贫困户增收脱贫。

“有政府主导,企业主营,部门参与,南平市试水品牌建设工程呈现吹糠见米之成效。”南平实业集团总经理郭绯红说,“通过品牌引导小农户对接大市场,从分散无序生产转向有组织有规模生产,推动供给和需求结构升级,以市场配置资源促进生产要素流向品牌企业,以品牌建设倒逼企业提供更多适销对路、品质上乘的农产品,从而做大做强产业。”

建阳桔柚知名度大幅提高,销售渠道不断扩宽,价格增长80%。(资料图片)


文化赋能、科技赋能、资本赋能让品牌经营主体迈上快车道,众多企业通过品牌路径实现了一、二、三产业的融合。浦城是中国剪纸之乡,又是“香飘云天外、红似少女羞”的中国丹桂之乡。生产丹桂系列食品的浦城木樨园公司将剪纸艺术设计到产品包装盒上,把地方独特的文化故事呈现给客户,产品成为了超市、高速服务区的热销伴手礼。退伍军人黄向东创办的小密酒业从一把米、到一壶酒、再到一个4A工业旅游包酒文化博览园,将三产融合的故事演绎得风生水起,吸引闽浙赣游客纷至沓来。


一池春水
品牌推介重锤响鼓带动绿色蝶变
历经三年的“跋山涉水”,如今,“武夷山水”品牌建设恰似万里春风吹皱一池春水。截至今年9月,已有306家市级农业、林业龙头企业,地理标志产品企业,非遗产品企业入围“武夷山水”品牌。

我市品牌推介一直是重锤响鼓。

2018年4月,南平竹笋、政和白茶、浦城大米、建阳桔柚4种农副产品列入央视“国家品牌计划——广告精准扶贫”项目。同年5月,南平竹笋、政和白茶宣传片在央视亮相,一经播出,闽北山货成了市场上的“香饽饽”。

▲“南平竹笋”品牌带动竹农收入大幅增长。(魏剑生 摄)


2019年7月17日,“武夷山水”品牌宣介活动在北京举行。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副理事长马林聪代表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对南平武夷品牌进京表示赞赏,他认为,南平市实施品牌战略,培育农林产品区域公用品牌,通过创建“武夷山水”公用品牌,建立统一标准、统一检测、统一宣传、统一营销模式,引领现代农业、旅游、健康养生等绿色产业发展,促进了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相信在南平市委、市政府的积极推动下,“武夷山水”区域公用品牌一定会走向全国、享誉世界。

▲我市在北京举办“武夷山水”品牌宣介活动(资料图)

北京市民在“武夷山水”品牌产品展示品鉴活动现场,现场品鉴和感受闽北的绿色、安全、优质生态产品后赞不绝口。北京东城区委书记夏林茂告诉记者,此次“武夷山水”品牌宣介活动在东城区开展是双方合作的良好开端,东城区将借助非首都功能疏解的有利契机,把与南平的区域合作作为难得的发展机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与南平市开展广泛深入的交流合作,特别是以拓宽农产品进京渠道为突破口,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做好绿色发展的文章。

▲廖俊波精神及“武夷山水”品牌和大武夷文旅宣传图片展在北京王府井步行街开展,吸引了众多北京市民和游客驻足观看。(资料图片)

同时,线上线下品牌旗舰店,微信商城似繁花点点。

2020年8月22日,南平市“武夷山水”·天猫正宗原产地活动在建阳建发悦城中心南广场举行启动仪式。此次活动是一次展示“武夷山水”品牌建设成果的盛会,旨在加快健全完善“武夷山水”品控体系,进一步培育打造本土优势品牌,持续拓宽线上产品销售渠道,提升品牌影响力,真正让闽北的好产品赢取好口碑、卖出好价钱。出席活动的阿里巴巴·天猫茶行业总监童婴认为,生态是闽北最大的发展优势,南平市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思想,打造覆盖全区域、全品类、全产业链的“武夷山水”区域公用品牌,真正把生态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发展优势。

通过一品一码溯源系统实现手机扫一扫,放心吃得好。(资料图片)

光泽生态食品城的武夷纯然系列农产品已入驻盒马鲜生门店,售价比普通同类农产品贵了一倍,真正让好产品卖出了好价钱。武夷星茶业和享通蔬菜2家企业入围福建名牌农产品,596家农产品生产主体纳入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平台,已有“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618个。“武夷山水”品牌连续两年在中国区域品牌联盟评选中位列前三,15个品牌迈入2019年中国品牌价值评价5亿元榜单。

在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理事长刘平均看来,南平利用当地最负盛名的“武夷”做标识,推动品牌建设,这一方法在全国亦是创新之举。政府又能发挥“搭台”作用,统一监管,将有效提升全市企业品牌水平,走上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道路。

玉女峰、大王峰、一叶轻舟。水墨白描勾勒的“武夷山水”品牌Logo标识简洁流畅,这一“视觉锤”已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青睐,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知与辨识。

山水清音,武夷回响。红土地上的闽北人,正在演绎品牌之路的绿色蝶变。


(杨 鸿)


南平首个!我市一绿色建筑获二星级运行标识
注意!武夷新区南林核心区禁止这类车通行
赞!南平这项做法列入国家推广清单
好消息,南平扩大失业保险保障范围啦!
:欢迎分享!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编辑:郭婷婷 投稿邮箱:mbrbwx@163.com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