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客户端·新福建11月27日讯(记者 邓婕 )“什么,别说吃你几个烂西瓜,老子在城里吃馆子也不问价……”经典抗日电影《小兵张嘎》影响了几代人。第3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前夕,修复版《小兵张嘎》在厦门大学展映,激发了更多当代年轻人的爱国情怀。
更利好的消息还在持续。27日,厦门大学与爱奇艺成立电影修复联合实验室,并在厦门大学揭牌。这意味着,今后将有更多上世纪经典老电影重现银屏。
或许有很多人对此并不理解,为什么老电影需要修复?厦门大学音像文献中心负责人、人文学院副教授张艾弓对此给予了解答,他说,过去储存电影的介质主要是胶片,而早期胶片都采用硝酸片基,这是一种比纸更易燃的物质,虽然在1960年之后基本被醋酸片基、涤纶片基取代,但不管是哪种片基,只要放得久了,都会存在着灰尘、污垢、霉斑、掉色、图像抖动、划痕、闪烁、噪声、变色、模糊等种种问题。“这些年我们也一直努力让老电影焕发生机,比如通过人工一帧一帧修复,但这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及人工成本。”张艾弓说。
机会在去年金鸡百花电影节上出现。当时,修复后的经典老电影《小蝌蚪找妈妈》《牧笛》《地道战》在厦门大学科学艺术中心专场展播,其背后的技术支持来源于向爱奇艺自主研发的ZoomAI视频增强技术,该技术可以增强画面的清晰度和流畅度,影片处理效率也高达人工的百倍。“一拍即合,我们决定彼此合作。”张艾弓说。
此次《小兵张嘎》就是合作的产物。据介绍,爱奇艺方把原先损伤的影片基本修复后,再交由厦门大学人文学院进行人工精修,“我们组建了一个17人的团队,在不影响课业的情况下进行。”张艾弓说,“学生在修复过程中对电影的认知和理解也有了质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