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福安
标题图
游走福安的“天涯海角”
2020-11-19 17:07 今日福安

初冬时节,驱车福安市南部下白石半岛。沿海石壁下、塘楼下、秦坎、马栏等众多村落,一种历史的厚重与神秘感扑面而来。

自古这一带坐拥中国东南沿海 “黄金水道”, “俯瞰江濑,近控海门”是闽东海上交通的咽喉。据史载,唐时在三江口(官井洋)设立税场,宋熙宁年间(公元1071-1074)移驻黄崎镇,东管长溪口的温麻(盐田)港,西管宁德县的铜境(八都)港,中管黄崎 (下白石镇)港。明弘治末年(公元1500年),上白石巡检司移设此地,始称白石司,明嘉庆年建立盐运司,为与上白石区别而称之下白石。至1661年清政府实行截界之前,福建沿海仍处于郑成功(奉南明永历为正朔)和清朝两面政权的统治之中。

清廷为断绝沿海人民与郑成功联系,不准本地商船运货出海,又下诏沿海地区内迁三十里。后来虽允复界,但又实行闭关政策,沿海一带仍然恢复缓慢。时至上世纪的80年代,这里耸立于海面的山崖,阻断了与外界的陆路交通。苍茫水天白马岸,却是一个被人们遗忘的“海角天涯”。那个时候,人均耕地只有半亩多的下白石公社,村民们生活甚为艰难。“粮食靠回销,生产靠贷款,生活靠救济”。特别是遭遇大旱之年,人均口粮仅有200余斤,成为远近闻名的贫困区。半岛岬角有一个名叫藟尾(又叫“尾村”)的村庄,由五个自然村组成,主村就在“佛头角”南端的山岩之上,总共才有二百多亩地,人均不足三分;而且这些地都是在山坡上,缺水缺肥缺土层。种不了水稻,只能种些番薯,是一个出了名的连“鸡都不懂啄米”的穷村。

海扑向山,山贴着海。山不转水转,到了白马门灯塔,福安母亲河止于此处。奔腾的交溪水从这里汇入官井洋,出东冲口就是东海。前方的白匏山岛,是福安、霞浦、蕉城三县区交接点。在灯塔边右转,继续前行,大约三公里后,公路已到尽头。眼前出现一座倚山面海的村落,这里就是福安的“南极村”藟尾。一下车,就看到村头一棵古榕树,奇特如华盖,向我们这些外乡客炫耀着昔日的沧桑。据说,藟尾人的祖籍在莆田的涵江,迁此定居、建村距今300多年。

村头这棵大榕树,就是其祖先当初从莆田老家带来的小树苗栽下的,现在都这么大了!当年移居藟尾的先民出于对祖宗的尊重,“一般家里的老人会教育孩子,不能忘了老祖宗,所以藟尾莆田话保留得非常完整。”加之,当时的藟尾地处偏僻,来自莆田的拓荒者和外界交流较少,所以在福安方言区形成了一个独特的“莆田方言岛”。至今,藟尾人除了会说本村人世世代代口耳相传的莆田话和普通话外,村里大部分人还会讲福安话(县城话)、霞浦话,宁德话甚至福州话。从小就会四五种方言,真是羡慕他们呀!

背山面海的藟尾村,一座座小巧玲珑的渔家小舍错落有致地镶嵌在山腰上。作为一个濒海的渔村,藟尾地处台风带,是台风经常光顾的地方。于是,台风成为村民们必须面对的挑战。村民们就地取材、因地制宜,把家安在岬岙里,两侧山体可减缓风力,也可得地利之便。相对风平浪静的岬岙,依山就势而筑的民房院落,面向大海构成了独特的格局与风貌。古村落内文物古迹丰富,传统民俗、传统工艺积淀丰厚,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拍照打卡。沧海雄风吹度梦几回,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发展,“海上牧场”顺利完成“三级跳”: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依托当时县办海带养殖场设在村里的优势,藟尾村走出了海上“淘金”的第一步;上世纪九十年代,村里开始发展黄瓜鱼网箱养殖时,瞄准市场,特色养殖,这是藟尾渔村“变脸”的又一成功所在;2009年12月底,5.5公里、总投资700多万元藟尾公路全线贯通了。村里通了路,运输销售方便了,海货收购价涨出两成多。村民发展海带、龙须菜、挂蛎、大黄鱼等水产养殖,一步步甩掉了贫困的帽子。近几年,村里的海带种植面积从最初的几十亩扩展到现在的1060亩,年产值330多万元。

如今,藟尾村90%的养殖户养殖龙须菜。从下苗、养殖到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每家每户都游刃有余。2016年福安市喜长丰养殖专业合作社成立后共接收村扶贫户9户,合作社从养殖生产资金、养殖技术等各方面给予帮助扶持养殖龙须莱。到2018年底,9户人均收入已从原来人均不足二千元增加到近二万元,实现了脱贫。

机缘巧合,在藟尾遇见阔别四十余年的老战友陈绍为。他虽然还是满口操着“地瓜腔”普通话,但已是当地出色的养殖户。我们饶有兴趣地聊了藟尾的变化:“靠海吃海”的藟尾居民,得益于海塘里虾跃鱼欢,从下白石最差的村跃居到了中上水平。一穷二白的小渔村富起来了,村民多方争取筹措资金24.7万元,翻山越岭引来了自来水;村里投资24.6万元建起了学校、投资11.3万元修建了码头、投资12万元建起了村委楼、投资16万元修建了村水泥路……自家的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见证藟尾沧桑巨变的陈绍为感慨道:现在村容村貌变漂亮了,很多城里人都羡慕我们的 “天涯海角”呢。

福安“天涯海角”,海浪拍打着脚下的岩石,溅起了白色的浪花。波澜不惊,海鸥展翅,陈绍为驾驶自家的“发动机船”,带我们穿行在“牧海耕渔”的海域。只见碧海的小渔村,星罗棋布的养殖渔排从山脚蔓延向波光粼粼的海面。这里4000多亩的蓝色藻类养殖浮球随波跳动,“美观,环保,耐用!”陈绍为盘点着新设施的诸多好处,让他最为满意的是,塑胶浮球浮力好,吊养的龙须菜不易下沉,生长过程又光照充足,经过前一段时间的试用,他估计产量将比以往的养殖方式增加两成以上。村前海域的连片崭新塑胶渔排,养殖户在给网箱里的黄瓜鱼苗投放饲料。“空气清新、海面干净、渔排规整有序,我在海上养殖这么多年了,这样的景象真是今非昔比。”陈绍为如是说。

眺望海天一色的渔港,渔船点点,千帆竞立,海水共长天一色,一派海岬美景。藟尾的幸福可望可及,不负“诗与远方”。(郑望)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