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APP-新福建11月19日讯(通讯员 黄水林 丘汉森)“今年又是丰收的一年!”日前,在龙岩连城县北团镇蕉坑村,金黄的稻田与蓝天白云相互映衬,收割机来回穿梭,农户忙着给丰收的水稻装袋,现场一派喜人的秋粮丰收景象。
今年以来,连城县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聚焦“六稳”“六保”,绷紧粮食“安全弦”,深入一线做实做细监督工作,围绕粮食生产能力、储备能力、流通能力等方面开展监督检查,切实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督促职能部门强化政策执行,确保全县粮食13万吨产能稳定,促进农民增收。
护航“春种一粒粟” 保障“秋收万颗子”
在今年春耕关键时期,连城县纪委监委在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深入农资仓库、农资经营场所和田间地头了解春耕用种子、农药、化肥等的储备情况,督促有关部门因地制宜开展春耕备耕、物资供应等工作,护航农业生产平稳有序。
“太感谢你们了,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帮助我联系调拨这批地膜,解决了我的燃眉之急,我的6亩草莓田丰收有盼头啦!”在连城县新泉镇官庄村,种植户老杨听说纪委的干部们来了,忙放下手中的农活,笑着迎了上来,连声表示感谢。
原来,连城县新泉镇纪委在一周前走访官庄村了解春耕生产情况时,老杨满脸忧愁地告诉镇纪委干部,“之前网购地膜就是图个便宜实惠,可预报说后天气温将直降14度,快递却迟迟未到货,现在疫情防控路也封了,上哪里去找那么多地膜?”
立春过后,乍暖还寒。“疫情防控不容松懈,农时农事也不容耽搁。有困难,就要共同想办法解决!”新泉镇纪委干部及时向镇党委政府反馈情况,积极协调联系就近库存情况,最终协助调拨一批地膜,镇农技站站长还及时帮助提供技术指导,老杨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又是一年丰收时 聚焦“颗粒归仓”
最近正值秋粮的丰收储备,连城县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立足监督职能,聚焦“颗粒归仓”,在粮食收割机械化、储存流通、市场供应等具体环节开展一线监督,督促职能部门守好“责任田”,扎牢群众的“粮袋子”。
“当前我县的储备粮有多少?你们是如何做好储备管理工作的?相关台账是否规范 ?”
近日,连城县纪委监委驻发改局纪检组采取不打招呼、不定路线、直奔现场的方式,先后对县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粮食储备仓库、食用油代储企业及种植大户,全方位了解全县粮油及物资储备管理、秋粮丰收情况和相关政策落实等工作情况。通过监督检查针对安全储量制度体系不够健全、责任体系不够完善、监督体系不够到位等问题提出3条建议,并要求立行立改,整改到位。
“犁田到插秧还有收割都是全部都机械化的,比以前的人工就更省事多了,像我们割水稻,一亩地的话有十几二十分钟就割掉了。”北团恒桂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江恒桂深有感触地说,农业机械化为传统的粮食生产带来了便捷和高效,全自动收割机谷粒稻草有序分离,收割、脱粒、稻秆粉碎一气呵成,留下一排排整齐的稻茬,高达96%的机收率让早稻从“丰收在望”变成“颗粒归仓”。今年新增9台收割机,补贴27.24万元。今年下达任务收粮3486吨,截止9月已胜利完成。
紧盯关键场所 杜绝“舌尖上的浪费”
“通过向全县党员干部发出“光盘行动”倡议后,各饭店、酒店、单位食堂,厨余垃圾回收量明显减少了。”日前,连城县纪委监委督导组走访环卫局向环卫工人了解厨余垃圾回收情况。
为提倡厉行节约,杜绝舌尖上的浪费,连城县纪委监委把监督延伸到各机关食堂和餐桌上,不断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找问题,促整改,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发生,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良好氛围。
“通过采取自查自纠、明察暗访、抽查检查、边督边改等形式深入开展监督检查。”县纪委监委党风政风室主任黄建攀介绍,连城县纪委督导组根据共性及个性问题,督促相关单位立行立改,强化教育引导力度,营造反对浪费、厉行节约的良好氛围。同时,将督查行动与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结合起来,对涉嫌违规公款吃喝、超标准接待、转嫁处理吃喝账目等乱象一并整治,对违纪违法问题严肃执纪问责。
“粮食储备是粮食安全守底线、稳预期、保安全的‘压舱石’,是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物质基础,要时刻绷紧粮食‘安全弦’。”连城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坚持问题导向,畅通信访举报渠道,紧盯关键环节,对督查中发现的违规违纪问题一律从严、从实查处,为我县粮食市场稳定和粮食生产安全提供坚强的纪律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