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
停牌两年之久的天喔国际
被香港联交所取消上市地位。
在不少消费者记忆中
“健康美丽喝啥呦,蜂蜜柚子茶”
这句广告语非常经典
2013年
天喔蜂蜜柚子茶在众多饮料中脱颖而出
多位知名艺人曾为其代言
11月13日起被取消上市地位
记者据Wind查询发现,在港股市场上,天喔国际已被标上“退市”。
图源 Wind
在11月12日的公告中,天喔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简称“天喔国际”或“公司”)称,11月3日,香港联交所发出函件,告知天喔国际最后上市日期为11月12日。
香港联交所通告也显示,由 2020年11月13日上午9时起,天喔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的上市地位将根据《上市规则》第6.01A条予以取消。该公司的股份自 2018年8月13日起已暂停买卖。根据《上市规则》第 6.01A条,若该公司未能于2020年2月12日或之前复牌,联交所可将该公司除牌。
该公司未能于2020年2月12日或之前履行联交所订下的所有复牌指引而复牌。于2020年5月8日,上市委员会决定根据《上市规则》第 6.01A条取消该公司股份在联交所的上市地位。
该公司于2020年5月15日向上市复核委员会申请复核上市委员会的决定。上市复核委员会于 2020年11月2日决定维持上市委员会取消该公司上市地位的决定。按此,联交所将于2020年11月13日上午 9时起取消该公司的上市地位。
据公告,天喔国际称,公司已决定对上市复核委员会的决定寻求申请司法复核。公司已聘请律师团队,以就该申请给出意见,准备申请及预期于2020年11月20日之前提交申请。
图源 天喔国际官网截图
据天喔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官网,天喔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是一家具领先地位的包装食品饮料生产商和包装食品饮料分销商。公司生产及分销主要为“天喔”品牌的自有品牌产品,同时也分销具互补作用的知名第三方品牌产品。在官网的图片中,天喔茶庄的蜂蜜柚子茶依然很抢眼。
11月16日,记者查询发现,在线下一些超市卖场,天喔茶庄的蜂蜜柚子茶依然有销售。在电商平台,也有大量销售。
莆田人独闯上海创业
天喔的创始人为林建华,是个莆田人,曾在莆田市华南副食品有限公司积累了第一桶金和包装食品行业的经验。经过多年打拼,他不仅手握雀巢、惠氏、马爹利、轩尼诗、芝华士等一线国际品牌的地区或全国代理权,与此同时,林建华还参股、控股多个国内品牌,例如皇轩、早早麦、谷和等。
凭借20多年的休闲食品、酒水经营管理经验,已经构成产品力、渠道力、品牌力三力互为犄角的食品、饮料生产经销王国,被业界称为快消品领域的超级航母。在2016年,天喔国际配股筹逾3亿,与复星产业建战略合作,获得了郭广昌的投资。
涉资21亿爆雷
然而,好景不长。
2018年5月8日,天喔国际的创始人,时任执行董事兼前任董事会主席林建华失联,协助有关主管部门进行调查。其后,该公司声称旗下存在多个董事会和成员并不了解的信贷和贷款,涉“异常交易”款项数十亿元。受此影响,天喔国际的股价大跌,至2018年8月13日停牌之时,其股价已经下跌到0.38元。
2018年6月,林建华儿子林奇接班,成为天喔国际的董事会主席,但是未能恢复市场信心。
2018年8月13日,天喔国际再次停牌。
2018年8月17日,天喔国际发布公告,声称旗下存在三笔董事会不知情的信贷和贷款,涉“异常交易”款项超过21亿元。此后未在复牌,至今已近两年。Wind数据显示,目前,天喔国际股价仍停留在停牌前的0.38港元/股,较发行价跌去87.94%,市值仅8.38亿元。
实际上,自停牌以来,天喔国际一直在寻求自救的办法。天喔国际多次公告,正在就重组进行磋商,并未公布集团重组的最新进展,这期间,天喔国际也试图申请复牌,但一直未达到港交所要求,申请复牌失败。
曾年销售超50亿
天喔的崛起可以说是中国饮料市场发展的一个缩影。中国的饮料市场非常庞大,品类实在是多,只要能抢占一个细分类别,就能创造百亿的销售额。
2013年,天喔国际推出天喔蜂蜜柚子茶,“健康美丽喝啥呦,天喔蜂蜜柚子茶”的广告语更是街头巷尾广为流传,天喔蜂蜜柚子茶一炮而红。还曾砸巨资冠名湖南卫视《百变大咖秀》,请过范冰冰、李敏镐、李宇春等艺人代言,一时风头无两。
2013年到2017年是天喔国际的高光时刻,2013年至2017年,天喔国际分别营收47.25亿元、50.84亿元、49.08亿元、52.19亿元、50.18亿元,净利润为2.74亿元、3.44亿元、3.52亿元、2.05亿元、1.60亿元。
2018年遭遇业绩滑铁卢,实现营收15.48亿元,全年巨亏约人民币41.74亿元。
2019年,天喔国际营收依旧未见好转。3月31日,天喔国际发布2019年未经审计财务数据,2019年全年,该公司实现收入9.92亿元,年内亏损1.38亿元。
受公共卫生事件影响,天喔国际表示2020年第一季度的收益同比下跌约30%。
(海峡网综合来源:扬子晚报、紫牛新闻、广州日报、中国网财经、闽商杂志、环球闽商等公开报道)